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馮潔 發自北京
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非法像牙消費市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調查認為,中國市場是非法像牙貿易劇增的最重要因素。
國內一半以上的合法像牙加工銷售企業牽涉非法貿易,將走私像牙“洗白”,是行內公開的“秘方”。
中國像牙行業以“保護與利用”為由說服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解禁國際像牙貿易,這被認為是對已經危急的大像生存狀況的一次冒險。

過去十年查獲的全球大宗像牙走私案中,一半以上發生在香港、菲律賓、新加坡、越南和台灣等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而中國正是目前最大的非法像牙消費市常
像牙障眼法
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非法像牙消費市常
玻璃櫃台裡擺著手鐲、筷子、掛墜,以及幾尊佛像、筆筒。大件表面被故意做舊,顯得牙皮厚重,色澤發黃。但掃了一眼牙紋,鄭義(化名)知道,這些只是障眼法。
“只有長毛嗎?短毛有沒有?”按像牙市場的行話,長毛指滅絕的猛犸像,短毛則是國際公約禁貿的非洲像和亞洲像。牙紋——就像人的指紋——顯示,以猛犸牙之名公開售賣的,正是來路不明的像牙。而店鋪外的立柱上還貼著一張海報:“本市場內嚴禁進行像牙、犀牛角及其制品的交易買賣”。
鄭義是合法像牙加工廠老板。從入行第一天起,他就知道,像牙生意還有另一種存在。但是2011年11月中旬在北京程田古玩市場五層看到的景像,還是讓他大吃一驚,“電梯周圍那一圈的二十多家店鋪,都在賣非法像牙!如果去查,能查出好幾噸來1
和鄭義一樣被震撼的,還有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簡稱IFAW)。IFAW從2005年開始監測中國像牙市場,經4次監測之後,他們發現黑市繁榮而猖獗。
2009年,廣州華林國際珠寶玉器城。IFAW工作人員孫曉(化名)以送禮為名,成功說服了一名非法販賣者。離開華林國際,穿過了幾條街道又走了十幾分鐘後,孫曉被帶到了一個居民區。販賣者打開門後,在屋內,臥室的木櫃裡面是碼得整整齊齊的素牙和制成品。
“他們都很謹慎,”一位像牙業內人士坦承,“如果你表現得像個真心的買主,就能看到想要的。”
2011年,IFAW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廣州。他們發現情況更糟糕:在一家剛取得合法身份的像牙加工廠裡,合法與非法變得模糊。工作人員索要像牙收藏證,被廠長直接回絕:“全國都是這樣做的。”
2011年11月底,IFAW歷時一個月的最新像牙市場調查報告出爐。對北京、上海、廣州、福州以及福建省莆田縣的158家像牙加工和銷售點的抽樣監測顯示,在這次中國像牙市場監測中,非法企業的數量是合法企業的近2倍。
中國像牙黑市亂像背後是日益猖獗的走私案件。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大像交易信息系統(ETIS)的監控數據,全球非法像牙貿易案件在過去14年間劇增——從1997年時來自40個國家的約4000個記錄,增加到目前77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個案子。這其中,中國海關每年查出的像牙走私案件多達八九百件。
事實上,早在2005年,CITES秘書處發布的《中國國內像牙貿易監控核查》就得出結論,認為中國是對非法像牙貿易劇增最具影響力的國家。ETIS文件顯示,過去十年間被查獲的全球大宗像牙走私案中,有一半發生在香港、菲律賓、新加坡、台灣和越南,這些國家和地區被認為是全球非法像牙貿易中的重要中轉站,而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非法像牙消費市常
DNA分析技術表明,全球90%以上的走私像牙來自非洲。一根血跡未干的非洲像牙,會先由盜獵者通過南非、津巴布韋等國的非法像牙集散地,賣給非法像牙經銷商。
藏在普通集裝箱甚至是行李夾帶,或者郵遞的非法像牙,經非洲各國黑市輾轉,最終流向亞洲和歐洲。作為亞洲最繁榮的黑市,廣東和福建可能是非法像牙在中國最主要的入境口岸。也有部分非法像牙從越南、緬甸經由雲南、廣西入境。
據IFAW統計,2011年4月至9月間,在全球各地查繳的整根像牙數量達4759根,這就意味著兩千多頭大像遭獵殺。
從東南沿海登陸的走私像牙,有近一半在廣東、福建和浙江三省加工,再流向北京、天津、山東、江蘇等全國各主要地區。中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瀕管辦”)一位負責人表示,非法像牙的加工、銷售,主要集中在中國的發達地區和大城市,但偏遠地區也有零星發現。
像牙及其制品價格一路走高。近三年內,像牙原料的價格翻了3至4倍。IFAW走訪中的多個商販稱,2011年每公斤原料價格已從年初的1萬元人民幣上漲至目前的1.5至2萬元人民幣。廣州一家合法像牙加工廠的廠長稱,因原料價格暴漲,一件去年售價1.5萬元的牙雕龍舟,2011年已飆升到4萬元高價。
然而,市場卻依然供不應求。IFAW等國際組織對此憂心忡忡。
“這是合法像牙市場掩護下的違法售賣泛濫。”IFAW亞洲地區總代表葛芮女士表示,“中國2008年獲准從南部非洲四國進口的像牙,非但未能使國內非法像牙買賣趨緩,反而刺激了新的消費。”

非洲乍得,扎扎庫馬國家公園,被獵殺取牙的大像。中國像牙行業游說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解禁像牙貿易,被認為可能加劇大像生存狀況的危急程度。 (CFP/圖)
62噸“金礦”,無人問津
幾家合法企業均有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勸捐的經歷。
2008年11月6日,南非比勒陀利亞。當拍賣槌最終落下,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工美”)和另三家中國合法像牙公司的赴非競拍者,終於松了口氣。自當年10月底起,中國像牙商人連續在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和南非四國,拍得一次性庫存像牙62噸。
這是自1989年CITES公約禁止全球像牙貿易以來,被允許的第二次合法拍賣,也是中國第一次獲得合法像牙進口配額。屬於中國的62噸合法像牙入境後,以雕刻技藝著稱的北京像牙雕刻廠因20年來首次進料,登上了北京幾家報紙版面。
1990年中國加入“禁牙令”後,曾登記當年庫存約為80噸,分散在各像牙企業。經過20年的庫存消耗,到了2005年前後,大批像牙雕刻企業難為無米之炊,生存異常困難,這才有了對外游說並最終在2008年獲得進口權一事。
CITES規定,庫存像牙買賣雙方在完成一次交易後十年內,都不得再次提出申請。這意味著,直至2017年,這62噸像牙可能是中國市場的唯一合法進口來源。
有悖常理的是,久旱逢甘露的場面並沒有出現。2009年時,包括北京像牙雕刻廠在內,經國家林業局和工商總局認證的合法像牙加工企業已有三十多家。2009年初至今,62噸進口像牙只有一次配額式出售,原本計劃第一次賣出27噸,實際只賣出了17.5噸,沒賣出去的9.5噸和計劃在未來幾年分批出售的35噸還躺在中工美的倉庫裡。
2011年11月29日,福建、浙江等地的幾家合法像牙加工廠老板對南方周末記者抱怨說,這批庫存像牙“質量不好,加價加得太厲害”,只好少買。
CITES網站上記錄,當時這批像牙的拍賣均價為每公斤157美元,按當年平均彙率6.9計算,折合人民幣1083元。回到國內後,二次貿易的價格按像牙質量分級,漲到了每公斤2000到8000元不等。幾家購買了配額庫存的像牙企業都表示,2000元/公斤的原料質量很差,他們拿料的價格在8000到9000元/公斤,“1000元的進價賣八九千,是不是暴利?”當年,像牙原料黑市價,品相最好的走私像牙約為7000到7500元/公斤。
矛頭首先指向了中工美。成立於1970年代的中工美是國有獨資企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工藝美術公司。它同時也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的理事長單位。
2008年中工美赴非洲競拍,是代表中國所有的合法像牙加工企業,前者與未能參與拍賣的企業簽署了承諾書,承諾要“分期、分批”出售配額。
但兩年過去了,放料僅一次。知情人士透露,在一次非正式場合上,國家林業局保護司主管野生動物貿易的一位處長曾敦促中工美放料,迄今未果。
不過,一位接近中工美的人士解釋說,配額發放需要經過專家評審、推薦,並由林業部門審核每個企業的額度,“行政審批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