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台舊電視被送上拆解流水線
工人拆解一台電視不超過六十秒
拆解顯像管
舊電器上拆解下來的銅
華西都市報記者劉鵬 攝影譚曦 實習生張霽
疑問
商場提醒顧客,如果用舊電視參加以舊換新,商場會返還400元現金。顧客不解:“商場要舊電視干什麼?”
挖礦
電子廢棄物具有較高的潛在價值,從中可以拆解和提取大量可用資源,如銅、鐵、鋁等金屬,變廢為寶
重生
廢舊家電上的塑料,它們被打成顆粒物後,再從中抽絲,制造成紡線,然後再被紡織成各種各樣的紡織品——
近日,家住成都市金牛區的黃先生准備給自己的新家購置一台新的平板電視,為此他來到紅星路一家大型電器賣場,相中一台售價為7999的某品牌LED電視。此 時,商場的導購員提醒他說,如果他用14英寸以上的舊電視參加以舊換新的活動,商場還會返還他400元的現金。
“商場要舊電視有什麼用?”黃先生感到有些費解。
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彭州市仁新電子廢棄物資源再生利用公司,在這裡見證了這些廢舊電視從廢品到城市礦產資源的角色轉變:廢舊電視的原材料,如鐵、銅、鋁、鋅、塑料、玻璃等原料,在這裡被一一拆解下來,然後將被重新送進熔爐,獲得新生,成為其他產品的原料。
如此一來,廢舊電器的回收讓原料得到再利用,它們就像隱藏在城市中的礦山。於是,廢舊電器擁有了一個新名字:“城市礦產”。
緣由
【家電回收干什麼?】
最高補貼400元拆解回收
為了解開黃先生的疑問,前日,記者來到某電器賣場,以消費者的名義,咨詢了某品牌電視專櫃導購員小邱。
“如果現在購買這台電視,就可以參加國家‘以舊換新’的活動,還可以返現400元。”小邱說,按國家的政策,家電”以舊換新“,將給予10%的購機補貼,但最高不超過400元。
這些廢舊電器,是特指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和電腦這5類產品,其中電視要求必須在14英寸以上,如果是黑白電視,還要求帶羊角天線。
“由於國家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於12月31日終止,所以現在參加,也是最好的時機。”小邱說,至於這些廢舊電器,商場將統一送至有拆解資質的企業,將裡面的可回收物質進行拆解回收。
見證
【哪些材料還有用?】
塑料後蓋金屬部件都回收
第一步收集塑料後蓋
為了解廢舊家電的拆解過程,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彭州仁新電子廢棄物資源再生利用公司,見證了一台台電視從廢品到礦產的重生過程。
在拆解車間,一台廈華牌25英寸的彩電背後,赫然印著自己的出生日期:2008年9月25日。而現在,它將終結自己的使命,獲得重生。
工人用電動工具飛快地拆去電視的螺絲,然後熟練地取下它的塑料後蓋,順手扔進了身後的收集池。塑料,是電視機最重要的回收材料之一。
第二步拆除銅線圈
接著,這台廈華電視被剪去電路板。因為電路板是危險廢物,所以它們將被統一收集起來單獨處理。
然後,電視的偏轉CRT被工人麻利的拆除下來。這個部件內含大量的銅線圈,也是非常重要的回收材料。
接下來,這台電視順著流水線,依次被工人們剪下喇叭、調節器、變壓器、音箱筒燈部件,分類堆放好,因為這些部件都是富含金屬和塑料的原料,可以回收利用。
至於音箱上面的濾網,由於是全金屬制造,所以還會被工人單獨用鐵錘敲打下來,統一收集。
第三步顯示器被拆解
經過前段的流水線拆解,記者眼前的廈華電視,僅剩一個單獨的顯示器。
由於顯示器的切割需要專門的儀器,並且顯示器內部的熒光劑屬於危險廢物,所以需要送至另一個房間單獨處理收集。
工人用儀器割下顯示器尾巴上的管頸,然後手持電鋸,在火花四濺的過程中,割下圍繞顯示器四周的金屬防爆帶,再將它送至下一個流程。
最後,這台顯示器被機器割開,分成錐形玻璃和平板玻璃兩個部分。據公司廢舊家電采購部負責人靳瑞峰介紹,這兩種玻璃,都含有不同的有害物質。其中,平板玻璃含有熒光劑,工人將用類似吸塵機的工具,將它們收集起來,送至有資質的危廢公司處理;而至於錐形玻璃,則含有大量的鉛,需要經過清洗後才能回收利用。
重生
【回收材料怎麼用?】
塑料被抽絲制成環保毛毯 廢舊家電變身紡織品
至於剩下的電路板,靳瑞峰介紹,它們最終將被粉碎分離,再將其中的銅、鋅、鋁、聚氨酯分類收集。
這些被分類收集起來的塑料、銅、鐵、玻璃等原料,將在無害化處理後,作為生產廠家基礎原料進行再次循環使用。靳瑞峰說,其中,塑料還可以直接使用的,粉碎之後可以再造利用,變成塑料顆粒,生產塑料的廠家可以直接利用。
而在什邡的大愛感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內,華西都市報記者還見到了廢舊家電被重新制造成的衣服、毛毯、圍巾等物品。
該公司的總經理林仲箎介紹,這些紡織品的原料來源於廢舊家電上的塑料,它們被打成顆粒物後,再從中抽絲,制造成紡線,然後再被紡織成各種各樣的紡織品。
拆解電器近140萬余台
由於我國已成為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這些產品每年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台,並呈復合式增長的趨勢,到了2020年,電子產品報廢數量將達到1.37億台。
據省環保廳固體廢物管理中心提供的數據,從去年9月到上月27日,我省4家定點拆解企業共拆解廢舊電器近140萬余台,近3萬噸,從中回收拆解處理率達88.9%,從中回收了2萬余噸的資源。
“這些電子廢棄物中含有重金屬等有害元素,處理不當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電子廢棄物具有較高的潛在價值,從中可以拆解和提取大量可用資源, 如銅、鐵、鋁等金屬,變廢為寶。”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介紹說,因此加強對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可以節約更多的資源。“我們居住的城市有如此之多的廢舊電器,這樣看來,它就是一個隱藏在我們身邊的巨大礦產寶庫。“
根據規定,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於今年底結束,這也意味著,本月底,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即將結束。
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期,我省家電以舊換新又一次迎來新的高峰。根據省固廢中心的提供的數據,今年4月3至5月1日期間,我省4家定點拆解企業共接收 46415台廢舊電器;7月31日至9月4日期間,共接收47467台;而11月6日至11月27日期間,這一數據就增加至155586台。
調查
【補貼政策結束咋辦?】新的基金補助家電的回收
本月底,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就將正式劃上句號。這也意味著,消費者購買新家電,不再享受最高400元的補貼。而拆解企業,也不再享受國家現行的運輸、拆解等補助資金。省環保廳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的有關負責人也證實此事。
“雖然沒有補貼,但屆時拆解企業和消費者還是會得到專門的基金進行補助。”該負責人透露。
原來,根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國務院第551號令)規定,“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
這也就說明,以後廠商每生產一台電器,就會提前繳納這台電器廢棄之時的處理經費。這筆錢,最終會用於廢舊電器拆解企業的補貼之中,確保它們的正常運行發展。
拆解企業需降低管理成本
“我們回收1台25英寸彩電的價格是15元,拆解後,能買到21元錢左右,其中人工費就會花費3至5元,再加上設備、廠房的折舊費用,算上國家補貼在內,也只能收支持平。”靳瑞峰說。
沒有利潤,就要被市場淘汰,難道拆解企業只能通過國家補助資金來維持?他們的出路又在哪裡?
作為省內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的代表,靳瑞峰表示,在國家補貼的情況、企業利潤依然微薄的現狀下,廢舊電器拆解企業如何降低管理運行成本,才是企業未來的發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