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舞獅彩扎傳人:我為“黃飛鴻”扎獅頭

民俗

導讀 本報記者 賀林平攝 制圖:蔡華偉 18年前,一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風靡一時,而影片中舞動的獅頭更是一道奪目風景,不僅威武、華麗,更有噴火、暗箭等利器,掩藏在顧盼的眼輝中。 南派舞獅一炮而紅,但獅頭制作者卻一直鮮為人知。日前,記者走訪彩扎(佛山獅頭)唯一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帶您體味,在時光流轉之後,彩獅風采是否依然? ——編 者 ...

本報記者 賀林平攝

制圖:蔡華偉

18年前,一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風靡一時,而影片中舞動的獅頭更是一道奪目風景,不僅威武、華麗,更有噴火、暗箭等利器,掩藏在顧盼的眼輝中。

南派舞獅一炮而紅,但獅頭制作者卻一直鮮為人知。日前,記者走訪彩扎(佛山獅頭)唯一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帶您體味,在時光流轉之後,彩獅風采是否依然?

——編 者

初冬時分,廣東佛山市禪城區福祿路,一棟20多年的老樓裡的一戶普通人家。進門迎面,一座落地玻璃櫥窗,陳列著大大小小的工藝品,陶瓷的、塑料的、木制的,很多都是獅頭的造型;兩邊不大的牆面上,貼滿了彩扎獅頭的照片,客廳正中的大茶幾上擺著兩個三尺見方、威武霸氣的大獅頭,襯得周圍四個用來擺玩的小獅頭精致可愛。

主人黎偉,典型的廣東人,一口粵語,普通話講不出三句整話。矮矮瘦瘦的身材,套著老款的灰色外套和黑褲子,一大串鑰匙掛在腰間,走起路來叮當作響。

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老頭,卻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彩扎(佛山獅頭)唯一的“代表性傳承人”。

“黎家獅”制作分四大工序,能承重100多斤不變形

據傳明初,佛山就視獅頭有驅邪鎮妖之功,預報吉祥之意。舞獅逐漸興盛,獅頭扎作也成為一個專門行當。黎偉家是佛山唯一的五代扎獅、從未間斷的家族。“歷史悠久,款色最優,用戶滿意,買過回頭”,是老顧客對黎家獅頭的評價。

黎偉16歲初中畢業,就進廠隨父學藝,直到2005年退休,一干就是43年。黎家7個孩子,只有黎偉和小妹黎婉珍接過了父親的班。提及“黎家獅”,黎偉不無自豪。

傳統獅頭的花紋,按京劇中劉、關、張的臉譜勾畫,色彩鮮艷的是劉備,以紅為主的是關羽,黑色為主的是張飛。黎偉家擺放的四個小獅頭,有一個是紅黑相間的紋路。“這是小妹融合劉、關、張三個臉譜的特點和廣東石獅造型,創新的紅黑關公面,很受歡迎。她也是佛山獅頭扎作的省級傳承人。”

佛山獅頭的制作,分為扎、樸、寫、裝四大工序。先用竹篾、紗紙為主料扎出獅胚;再用紗紙、紗綢為原料樸獅,一般裡外蓋三層紗紙,中間夾以紗綢把獅胚糊起來;寫即用油彩上色,勾畫花紋;最後組裝時,要用可活動的連接裝置把下巴、睫毛和耳朵裝上,以便這些部位能自由開合。

這其中,屬扎和寫最難。扎作時完全靠藝人的眼力、手藝熟練和實踐經驗。扎獅胚,選料嚴格,講究用廣西的竹子,獅頭方能輕盈、靈活,舞動自如。而牢固的獅頭,可承受100多斤的重量而不會損壞或者變形。

說著,黎偉拿下一個大獅頭放在地上,接著在弟弟的攙扶下,雙腳站了上去,許久才下來;而那個細竹篾扎成的獅頭卻紋絲不動。黎偉說,“黎家獅”有1300多個扎點,跟其他彩扎獅頭相比是最多的,所以才這麼牢固。

1993年,《獅王爭霸》上映,片中那些威風凜凜、多姿多彩的醒獅,均出自“黎家獅”。當時,小獅頭在佛山做好後直接拉到北京片場,大獅頭則在佛山做個大概,再拉到北京去由黎偉和黎婉珍組裝。

黎偉的街坊張國軍在一家數碼衝印店做攝影師,平時他會幫黎偉拍幾張用於宣傳的照片,有時也跟著黎師傅學著扎兩手。在他看來,“黃飛鴻和黎叔都是‘獅王’,只不過一個是‘舞獅王’,一個是‘扎獅王’。”

政府重視、政策優惠、市場興旺,扎獅行業漸有起色

退休後,黎偉並沒有閑下來,慕名上門者多,他時不時還要扎幾個獅頭供應客商。更多的時候,他潛心搜集舞獅、扎獅方面的資料,研究、整理其歷史、文化、技藝等。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獅頭扎作最興旺。因為有市場,佛山同時有二三十個師傅在做。”黎偉說,特別是在珠三角、港澳一帶和東南亞華人聚居區,企業開張、宗族祭祀、村社慶典等場合,都是舞獅大展身手的舞台,更有國際性的專門比賽,養活了不少舞獅隊,也給日漸萎縮的扎獅行業帶來了春天。

今年5月,非遺首次亮相深圳文博會,“黎家獅”就在佛山市文化部門的支持下獲得一個展位,他現場展示獅頭扎作的技藝,配以“徐克電影御用”的金字招牌,賺足了眼球。前不久,黎師傅還完成一個“鰲魚角福到家門特制獅”,准備參加佛山市長獎評眩與普通獅頭不同,這個獅頭頂一只活靈活現的鰲魚,更添幾分威武吉祥。

更讓黎偉激動的是,不僅民間歡迎,政府也意識到了保護民間傳統工藝的重要性。2006年6月,佛山市非遺保護中心邀請黎偉開會商討彩扎獅頭申遺一事。因為在行內最知名、最權威,黎偉扛起了申遺的主要准備工作。他花了3個月時間,幫助彩扎獅頭進入了廣東省非遺行列,繼而是國家級非遺;他本人也於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這是我為協助申遺而搜集的資料。”說著,他拿出了幾個厚厚的檔案袋,一一拆開,裡面裝滿了他手寫的文字資料和他手繪的獅頭上的不同花紋,以及錄像帶、黑白照片等。

今年6月,一則更好的消息傳來:政府計劃在汾寧古道開設一條非遺街,本地主要的非遺項目傳承人,都能免費獲得一個檔口,享受包裝修、5年不收租金的優惠政策。“有這樣一個地方就太好了。商業旺地往來客商多,會有更多的人知道‘黎家獅’。”老師傅高興地說。

最希望有想學扎獅頭的年輕人,“我一定會好好教他”

政策雖好,黎偉肩頭的壓力卻也不校

10月25日,黎偉從佛山市非遺保護中心領到1萬元,這是當地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項目資助經費。不過,傳承人還有承擔的責任:按傳承項目開展傳承工作;以收徒辦學等方式,培養後繼人才;配合政府開展相關公益性展示、教育、研討工作,並定期接受評估……

其中最讓黎偉頭疼的,是收徒的問題。

他說,經濟發展了,“也好也不好”。好的是,有錢人多了,扎獅的市場有了。不好的是,賺錢的門路多,後生仔大多不願學扎獅頭;即便是有些人做這個營生,也多是引進了工廠流水線作業,生產效率提升了,但能夠從頭到尾完整扎作獅頭的人越來越少。

過去,這一行都被叫做“手作仔”,辛苦,還不掙錢。黎偉到臨退休那年,月工資才400多元。“如果自己開檔口,一個獅頭快的一兩個星期,慢的要一個月才能扎好,也就賣一兩千元。平時大部分時間都閑著,到了年尾就通宵加班加點趕工。”

學扎獅頭不需要什麼天分,男女不限,關鍵是要有耐性、能吃苦。黎偉說,“這一行門檻低,但精通難,非得一天8個小時坐下來慢慢學、慢慢練,學夠五六年才能出師。”

黎偉只有一個女兒。女兒嫁人後,一邊做全職主婦,一邊跟父親學手藝。但黎偉清楚,她的興趣不在這,“很多家務活要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學,不可能學到我這個程度。”

老師傅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艱難地表達著,恨不得把心裡話一下子全倒出來:“這幾年政府對民間手工藝,特別是非遺保護越來越重視,我們民間藝人既有喜,也有憂。喜的是有很多好政策來保護它;憂的是傳承人肩上的擔子重,我今年66歲了,這門手藝又沒什麼年輕人願意學,要傳下去,真不容易。”他現在最希望有認真想要學扎獅頭的年輕人出現,“如果他真心想學,我一定會好好教他。”本報記者 賀林平


精選文章: 民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