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整合名人故居資源 博物館實現城鄉全覆蓋

文化

導讀 (記者 劉冕)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歷代名人多彙聚於此。曾經,這些散落在大街小巷裡的民居,很難吸引行人的關注。今後,本市將整合這些宅院資源,深入挖掘北京地區魯迅、郭沫若、宋慶齡、梅蘭芳、紀曉嵐、徐悲鴻、齊白石、老舍等中外知名的文化名人資源,著力打造“名人文化品牌”。 “目前,已經有十余家名人故居加入‘聯盟’。”昨日,在2011博物館發展論壇� ...

(記者 劉冕)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歷代名人多彙聚於此。曾經,這些散落在大街小巷裡的民居,很難吸引行人的關注。今後,本市將整合這些宅院資源,深入挖掘北京地區魯迅、郭沫若、宋慶齡、梅蘭芳、紀曉嵐、徐悲鴻、齊白石、老舍等中外知名的文化名人資源,著力打造“名人文化品牌”。

“目前,已經有十余家名人故居加入‘聯盟’。”昨日,在2011博物館發展論壇上,北京市文物局新聞發言人於平透露,每年聯盟將確定一個主題,以一個故居為主打,彙聚各故居所藏相關文獻和文物等,進行綜合展示,擴大影響力。“不僅在北京進行展示,聯盟還計劃沿著名人足跡,將展覽送到國內外。”

除了名人故居。本市159座在冊博物館都將化零為整,分門別類整體包裝利用,展示北京古都文化和現代風采。

在北京城市核心區內,彙集著60座博物館,占全市注冊博物館總量的38.5%。今後,這裡將以故宮、恭王府、雍和宮、孔廟國子監、白塔寺等為整體,形成集中反映古都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群體,亮出“古都文化特色品牌”。

“國”字號的博物館將攜手,國家博物館、中國科技館、中國美術館、首都博物館等大型現代化設施完備的大館,將集中舉辦高端文化展覽、大型文物精品展覽,積極利用新技術創新展示手段,著力打造“精品文物展覽品牌”。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工業遺址也將被再利用,發展不同模式的文化創意產業。目前,紅橋附近的一處公交老廠房就將有新變化。“由於緊鄰紅橋市場,今後有望利用現有建築,發展成古玩藝術品會展中心。”於平透露,其他的工業遺址也將會物盡其用。

“以前,這些博物館隸屬關系復雜,可按照中央、市、區、行業或民辦等分類。”於平說,今後這種條框將被打破,現代化博物館的發展必須從傳統的以“物”為中心,向關注社會及公眾需求轉變。本市將整體包裝利用這些文化資源,最終形成融高等院校、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文化商店、劇院等於一身的綜合文化實體。

另外,本市有望進一步研究完善支持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相關經濟、稅收、投融資政策,吸引和鼓勵相關行業、企業、金融、文化基金會、私人等社會資本投入籌建博物館文化建設,使本市博物館城鄉覆蓋率達到100%。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