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生黃蜂和巫毒瓢蟲
6月24日消息,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有很多瓢蟲都會淪為寄生蜂——瓢蟲繭蜂的受害者。目前已經發現瓢蟲繭蜂為什麼會把瓢蟲當作孵卵器,巫毒瓢蟲(zombie ladybugs)會對黃蜂易受攻擊的幼蟲起到保護作用,令食肉動物遠離它們,增加它們幸存下來的可能性。
該研究成果6月21日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這一研究發現,這種保護是要付出代價的:在仍活著的瓢蟲(而非死瓢蟲或者沒有瓢蟲的情況下)身上結繭的黃蜂幼蟲在蛻變成成年黃蜂後,它們產的卵會更少。這表明黃蜂卵用來發育的相同資源,也被用來控制巫毒瓢蟲。
瓢蟲的悲劇
黃蜂的寄生方式早就受到科學家關注,它們並不是昆蟲界唯一一種采用這種方式的昆蟲。例如,寄生蜂Hymenoepimecis argyraphaga會在Plesiometa argyra蜘蛛的體內產卵。然後幼蟲會咬破寄主的身體鑽出來。寄主的心智也會被寄生蟲牢牢控制祝被感染的P. argyra蜘蛛在死亡前,會在合適地點為黃蜂幼蟲織出一張蛛網。被特定菌類感染的巫毒螞蟻會在森林裡四處游蕩,直到正午它們才會停下來,用嘴死死咬住葉脈,把自己固定祝
日落時螞蟻會死去,菌柄會從螞蟻的腦袋上長出來。但是蒙特利爾大學的研究生範妮-穆勒及其同事注意到,即使瓢蟲繭蜂(D. coccinellae)幼蟲從瓢蟲的腹部鑽出來,它的寄主仍不會死,這時瓢蟲處於半癱瘓狀態,偶爾會抽搐一下。這些科學家猜測,活瓢蟲或許能保護黃蜂幼蟲不被食肉動物侵擾。為了驗證這一理論是否正確,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養了4000多只瓢蟲,並讓黃蜂在不幸的瓢蟲體內產卵。然後他們耐心等待黃蜂幼蟲從寄主腹部鑽出來,開始結繭。
瓢蟲保鏢
黃蜂幼蟲從寄主體內鑽出來以後,研究人員把這些巫毒瓢蟲和黃蜂幼蟲分成三組。他們把第一組的瓢蟲從繭上取下來,只留下正在發育的幼蟲。他們讓第二組的幼蟲繼續與瓢蟲呆在一起,不過他們會把瓢蟲的腦袋碾碎,殺死它。第三組一切照舊,讓黃蜂幼蟲的繭繼續留在活著的瓢蟲身上。然後他們把這三個組合放到草蛉(一種食肉昆蟲,喜歡吃黃蜂幼蟲)周圍。每只草蛉可以單獨與一個繭呆15分鐘,研究人員記下它們成功偷取黃蜂幼蟲的次數。他們發現,由活瓢蟲保護的繭被吃掉的可能性僅為大約35%。當黃蜂幼蟲繭沒有外物保護,或者與死瓢蟲呆在一起時,它們被吃掉的可能性在85%到100%之間。
該研究還發現,與繭縛在一起的瓢蟲活得時間越久,新生黃蜂的生育能力可能就越弱,這表明正在發育的黃蜂與它的寄主共享資源。有意思的是,幼蟲從瓢蟲腹部孵化出來前,瓢蟲的儲備越豐富,它存活和保護幼蟲的時間就越長。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確定黃蜂稍後是否會形成更多卵,以便彌補它們與巫毒寄主分享的資源。不過該研究還發現巫毒瓢蟲存在的另一項令人感到好奇的事情:大約有25%的瓢蟲會在寄生過程中存活下來,等到黃蜂幼蟲離開後,它們會重新開始新生活。(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