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土皮質甲胄價值或超金縷玉衣

考古

導讀■甲胄出土。CFP供圖精美的寶劍,劍鞘完整,劍柄清晰可見包裹物。出土的巨大的陶鑑,足有二三十斤重。青銅六山鏡。一方巨大的陶鼎,蓋子上有回身探望的小鹿狀裝飾,鼎足也有精美的飾紋。4月13日,安徽六安戰國墓發掘再現驚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寶劍,一套完整的戰國皮質甲胄,歷經2000多年後重見天日。經過初步分析,考古專家14日向記者表示,在目前兩座� ...


■甲胄出土。CFP供圖

精美的寶劍,劍鞘完整,劍柄清晰可見包裹物。

出土的巨大的陶鑑,足有二三十斤重。

青銅六山鏡。

一方巨大的陶鼎,蓋子上有回身探望的小鹿狀裝飾,鼎足也有精美的飾紋。

4月13日,安徽六安戰國墓發掘再現驚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寶劍,一套完整的戰國皮質甲胄,歷經2000多年後重見天日。經過初步分析,考古專家14日向記者表示,在目前兩座戰國墓葬已經清理出土的200余件隨葬品中,這件甲胄是文物價值最高的文物,文物意義甚至超過了廣為人知的“金縷玉衣”。

近日,施工人員在安徽省六安市皋城東路一建築工地發現了兩座大型古墓。這兩座古墓呈南北向並列排放,相距約為二十多米。位於南邊的墓槨稍大於北邊墓槨。考古人員介紹,這兩座墓為木槨墓,埋藏較深,保存完整。

古墓“一槨三重關”比較罕見

自4月1日起,安徽省考古隊首先對北墓進行了發掘,發現整個墓為罕見的“一槨三重關”結構,也就是最外面有一層木槨,裡面為三層棺木。專家說,一槨三重關的墓比較罕見,初步可以斷定墓主人非富即貴。

戰國晚期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前,楚國曾在六安地區的壽縣定過都城,考古人員根據此次發掘的文物,初步判斷這兩座古墓就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古墓葬。

從墓葬的規格來看,南墓明顯大於北墓,專家推斷南墓陪葬品可能會多於北墓。待考古隊將南墓外藏室中的陪葬品清理完畢後,將會把南北兩座墓的內棺調走,選擇合適開棺地點,同時開棺。兩位墓主人的真實身份以及他們之間是否有關系等謎底,屆時有望揭開。

甲胄皮質完好擬花巨資復原

13日下午的清理發掘工作,難度最大的要數對南大墓東外藏室一側的一副戰國皮質甲胄整體取出,從軟化、到支撐、再到整體取出包裹,整整耗時近兩個小時。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甲胄呈折疊好的狀態擺放在外藏室內,根據甲胄鱗片的大小和形狀依稀可以分辨出護肩、護胸、護裙等部位。雖然已經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但是仍然可以感覺到這件甲胄的威武和光鮮感。

如果不是考古工作人員的介紹,光從外觀和目視的質感判斷,很難相信這

是一件全皮質的甲胄。更令人驚訝的是,不僅整體皮質完好,甚至部分部位穿連這些鱗片的線繩仍然沒有完全腐朽。

經過大約兩個小時的艱苦努力,一套皮質甲胄從南墓外藏室中清理出土。當晚,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關工作人員對甲胄進行了初步檢查,發現這套甲胄堪稱完美,包括肩甲、胸甲、腹甲、甚至腰以下部位的裙甲各部分全部齊全,即使有損壞缺失,估計也不會太大。其中最令人稱奇的是甲胄內似乎附有一層織物,研究人員初步猜想可能是為了在穿著甲胄時起到舒適作用的麻胎。

安徽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員李德文向記者表示,“這套甲胄非常罕見,文物價值比目前已發掘的任何文物價值都高。”在中國漢代皇帝和貴族的墓葬中常發現玉質殮服,特別是王所能使用的“金縷玉衣”規格最高,系用金線穿連一片片玉片制作而成。我國目前已經出土金縷銀縷等多種材質的玉衣十多件,並且有多件被成功復原。“但是現在沒有出土過這樣皮質的甲胄,如果能夠成功復原,其文物價值甚至會超過‘金縷玉衣’。”

有關考古專家告訴記者,“金縷玉衣”是作為殮服使用的,也就是專給逝者穿的。而此次戰國墓葬中出土的甲胄是作為隨葬品陪葬的,很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珍愛的實用品。因此這件甲胄的考古價值更大,甚至能提供不少有價值的信息。“一般墓葬陪葬兵器很正常,而陪葬甲胄的確罕見,說明墓主人不僅是武將,還有可能是‘職業軍人’;如果這套甲胄是墓主人身前實用品,可以推測墓主人的高矮、胖瘦。”

李德文告訴記者,對這套甲胄最重要的工作是進行合理的保護,然後再嘗試進行復原。這件甲胄采用皮質,是有機質材料,又經歷了2000多年的埋藏和積水的浸泡,如何保護不讓其在空氣中被氧化、防止發生霉變等工作,非常困難。“如果要進行復原工作,將會比復原‘金縷玉衣’更加困難。”

“復原甲胄將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不僅要對每一片甲胄鱗片進行編號、定位,還要對它們進行定型,防腐處理,然後才能談得上重新復原成甲胄。”面對這套甲胄至少一千多片鱗片,李德文研究員說,“一兩個人,沒有年把時間恐怕難以完成。”

此外,復原工作還需要解決一個棘手問題:沒有可以參考的技術方法。“估計會分為分解、繪圖、貼片、再組裝

的工作流程。”李德文說,最難解決的是如何對每一片鱗片進行固定、定型,他現在初步設想用模具制作成有一定弧形的玻璃夾板,“具體能否行得通,還要到時候再驗證。”由於技術上的困難,這套皮質甲胄的復原花費也將是一筆巨款。

“即使最後每一片鱗片都保護得很好,想再把它們重新組合成完整的甲胄,也是非常困難的。”李德文告訴記者,他們准備學習借鑒“金縷玉衣”復原的一些經驗,並且准備從外地聘請一些有經驗的專家加強他們的技術力量。

寶劍精美無損或可吹毛斷發

13日16時許,此前在南墓外藏室北側發現疑似寶劍匣的東西被取出,打開一看:一把品相精美、保存完好的戰國寶劍赫然出現。整個考古發掘現場也因此沸騰。

讓現場所有人驚嘆的是,在經歷2000多年後,存放寶劍的木質劍匣僅有少許破碎,輕拂去上面污泥,精美的花紋依稀可見。匣內的寶劍大約有40釐米長,有著完整的劍鞘,因此無法打開看見劍身,但是劍柄的飾紋非常清晰,不知什麼材質的東西纏繞著劍柄,起到輔助拿握的作用。

“戰國時期的鑄件工藝非常發達,不僅歷史上有很多名劍的傳說,此前的考古發掘中也發現了歷經千年依然鋒利無比的戰國寶劍。從現在這把劍的保存程度看,我覺得等清理結束後,這把寶劍一定能做到吹毛斷發。”李德文告訴記者。

目前在文物市場上,一把品相完好的普通戰國青銅劍價值過百萬,如果此次戰國墓考古發掘最終能夠確定墓主人身份,而且又是歷史上重要人物的話,這把寶劍將又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國寶。

六山鏡堪稱國寶級文物

截至13日下午,六安市文物局已經完成北墓外藏室全部文物的清理工作、南墓外藏室部分文物也被清理取出,等待運回室內進一步整理。

經過統計,北墓外藏室出土了銅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其中最為貴重的應該是一件直徑達到27釐米的青銅六山鏡,該鏡因其背面有連貫式的六個“山”字形菱紋,而被稱為六山鏡,是戰國時期青銅鏡中少見的名品。考古專家表示,該鏡在安徽省內是首次發現,全國也罕有匹敵,算得上國寶級文物。

六安市文物局現場指揮汪欣隊長告訴記者,北墓的發掘整理到此將暫告一段落,整個棺槨將會整體吊運到室內再進行開棺等發掘整理工作,“這也是為了在室內可控和無干擾的條件下對文物進行更好的保護。”

最大願望是開棺找到官印

結束外藏室的文物清理後,此次考古發掘也將轉向更讓人期待的開棺階段。李德文告訴記者,一般逝者的棺內還會有一些陪葬品,而且更為貴重。“比如說我們已經在外藏室發現了珍品青銅六山鏡,一般來說墓主人的棺內仍然會對稱放置銅鏡,不知道會不會更精美。”

不過,李德文說,他最關心的還是能不能在棺內找到文字性的東西,特別是官印,這將直接確定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同時也決定了這座大墓的考古價值。“很遺憾,我連夜清洗整理了一些已經出土的文物,但是還沒有發現一個字的銘文,我們現在寄希望於棺內發掘。”

《安徽商報》記者 孫超文並圖

分析

南墓主人:戍邊大將?

考古人員說,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墓主人可能是仿效商周時期的葬制,采用了一些高規格的配置禮器,或許由於自身等級尚不是很夠的原因,陪葬中用來代表身份的鼎有不少是陶質的。但六安市文物局負責現場指揮的汪欣認為,包括鼎、豆等在內的這些陶質冥器燒制水平也相當高,說明墓主人至少有一定地位和經濟實力,“按照現在這個墓葬的規格和等級,(南墓)墓主人的官職可能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吧1

不過,如果墓主人真是“省部級”高官,又出現一個新矛盾,“在戰國中期,六安所在地大致上是楚國的六縣,是較低級別的建制。這座墓明顯超越了這個級別官員的墓葬等級。”安徽省考古所研究員李德文認為,根據墓主人尚武的特點,墓主人也有可能是當時駐軍或者戍邊的大將。

北墓主人:將軍夫人?

在這次考古中,另外一個懸疑是,南北兩墓是不是夫妻墓。從現在的出土文物判斷,北邊略小一點的墓多是鏡子類的隨葬品,應該是女性墓,南邊應該是男性墓。

而根據以前的考古資料,早在西周時就已經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為夫妻分別葬在兩個互相緊靠的墓坑中。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這種異穴合葬的制度更為普遍,特別是在山西省長治分水嶺的晉、韓墓地中,凡屬大、中型的貴族墓,都是兩兩成對,並列在一起,一葬男性,一葬女性。但是這座屬於當時楚地的墓葬會是夫妻墓嗎?相關考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可能性很大,但是還有待進一步發掘。

墓主人是否違制?

據了解,六安在戰國時期,是楚國的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雖然楚國有著屬於自己的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有著區別,但是據專家介紹,隨著當時的交流,楚國已經尊周禮。

根據周禮,天子墓9鼎。然而,在南墓中,記者細細數了一下,已經看見有四尊銅鼎,四尊陶鼎。而據汪欣介紹,兩個大陶鼎旁至少還有兩尊小鼎。而且,在北墓中包括陶鼎在內有11件,那麼南墓中至少有10多件鼎,這些是否和周禮相違背。

對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秦讓平笑稱“不能從那方面套”。秦讓平介紹,雖然楚人也尊周禮,但是在戰國時期,由於戰亂不斷,當時人們對於周禮已經不能嚴格遵守。“都用仿銅陶制禮器了,可見對周禮也不是嚴格遵守。”秦讓平笑著指著外藏室西側內的陶器說。

花絮

其他隨葬品也很精彩

14日下午,六安戰國墓南墓最後一批外藏室可見文物被全部清理完畢,僅剩下少數被外藏室塌陷泥土掩埋的文物不易取出,包括數把戈在內的兵器等。雖然沒有出現前一天發現青銅寶劍這樣讓人心潮澎湃的寶貝,但是現場的一些隨葬品仍然大有說道。

陶器高仿酷似青銅器

14日下午結束南墓外藏室清理後,南墓共出土文物81件,其中共有鼎15件,11件陶質、4件銅質,余下的主要是豆、鈁、鑑等不同用途的盛器。

在發掘現場,一件件隨葬品被陸續取出,也引發了人們對這些精美器皿的由衷贊嘆。特別是一些體型巨大的器皿,做工非常精美,不僅有著美麗的飾紋,還有著小鹿和其他獸形的各種造型。特別是陶鼎鼎足上一些古樸的、類似人臉譜花紋的裝飾造型,不知道采用的是什麼工藝燒制,使得整個陶鼎看上去非常像青銅鼎,以至於現場的考古人員也對這種“高仿”水平稱奇。

傘或是車馬隊出行的華蓋

此前已經分析認為是傘的隨葬品被清理出土,整個看似竹子狀的傘柱主體應該是木質的,不知道采用的是什麼工藝,讓傘柱看起來如竹子外皮般光滑而有光澤。部分沒有損壞的傘骨和傘蒙皮等部件也被取出,考古工作者表示將回去進一步分析傘蒙皮是什麼材質的。六安市文物局現場指揮汪欣隊長初步分析判斷,這次出土的傘應該是實用具而非冥具,根據傘的大小來看,可能是用於車馬隊出行使用的、有著類似華蓋這樣的用途。

一把小鏟質地很神秘

此外,在外藏室大型器皿快要清理完畢時,考古人員在外藏室積水裡探摸出一件不大的金屬鏟引起了他們的格外關注。

由於這把金屬小鏟沒有出現特征狀的鏽跡,現場幾位考古工作者幾經辨認,一時也無法確定小鏟到底是青銅器還是鐵器,甚至還形成了針鋒相對的兩派意見。“我希望是鐵器1安徽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員李德文對記者說,因為戰國時期雖然已經出現了鐵器,但是比較少、也比較稀罕,“那時候是鐵比銅貴啊,如果這件鏟是鐵器,意義更重大些。”

墓主人喜歡“組合家具”

在13日的考古中也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在南墓外藏室南側出土的一些戰國俑,頭是陶質的,身子卻是木質的,整個俑用一個小扣巧妙地連接在一起。

而在西側出土的一些體積較大的陶方豆、陶圓豆等冥器竟然也都不是整體燒制的,而是分部件燒制好,擺放時再組合在一起的。現場的一位考古工作人員笑著說:“看來墓主人喜歡組合家具1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