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七成魚種遭遇生存危機 部分珍稀魚類已滅絕

生態

導讀本月起,千年珠江首次禁漁正式啟動。從4月1日至6月1日,珠江水域將禁止一切捕撈作業,兩岸有超過2萬艘漁船停業,禁漁期內,漁民將獲得當地政府發送的生活補貼。從農業部漁業局獲悉,為保護珠江流域魚類資源,珠江禁漁制度將實行常態化,以後每年4月1日12時至6月1日12時均為禁漁時間段,禁漁期內禁漁水域禁止一切捕撈作業。雜魚成珠江主角“再不禁漁,珠江將無魚可� ...

本月起,千年珠江首次禁漁正式啟動。從4月1日至6月1日,珠江水域將禁止一切捕撈作業,兩岸有超過2萬艘漁船停業,禁漁期內,漁民將獲得當地政府發送的生活補貼。

從農業部漁業局獲悉,為保護珠江流域魚類資源,珠江禁漁制度將實行常態化,以後每年4月1日12時至6月1日12時均為禁漁時間段,禁漁期內禁漁水域禁止一切捕撈作業。

雜魚成珠江主角

“再不禁漁,珠江將無魚可打。”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新輝表示,長期過度捕撈,水體污染,以及珠江上林立的大壩,嚴重破壞了珠江流域的魚類資源。研究顯示,目前珠江中有近七成的魚種正遭遇生存危機,一些珍貴物種已在珠江消失了多年。“以往珠江是四大家魚唱主角,現在卻是雜魚當家。”李新輝表示,環境的改變也使珠江流域水生生物的種群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以前珠江中,青、草、鰱、鳙四大家魚占據主要地位,另外還有鱸、嘉、魽、鱖“四大名魚”。如今,對生態環境要求不高的雜魚成了珠江的主角。如在廣州,雀鱔、巴西龜、清道夫、食蚊魚等外來入侵物種經常被發現。“這些物種來者不善,它們往往會把本地物種‘趕盡殺絕’。”

此外,一些在珠江生存的珍惜魚類如今已經消失了多年。比如被譽為“水生物活化石”的中華鱘,已經消失了長達八年之久。據漁民反映,最近一次在珠江見到如小船一樣大小的魚在水中游動是在2003年的梧州水域。李新輝判斷那就是中華鱘,因為其他魚沒有那麼大的個頭。還有鰣魚,這種魚肉質鮮美,是老一輩廣東人耳熟能詳的魚類,但現在已經有30年沒有捕撈記錄。

人工放養增進修復

保護珠江魚類資源,除了實行禁漁制度外,珠江流域還將人工放養魚苗,以增進珠江流域魚類資源的自我修復。

目前,漁政部門已經放流青、草、鰱、鳙等主要經濟魚類320萬尾。今後,漁政部門還將投放更多的苗種,增加魚類種群數量,增加漁業效益。同時將努力幫助漁民開拓就業渠道。

另外,專家建議,水利部門在水壩建設過程中,還要考慮生態問題。從生態布局角度出發,珠江在桂平魚類產卵場上游100公裡起,至珠江出海口江段上,不應該規劃水壩工程。

精選文章: 生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