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龍亭:六朝古都的完美殿堂

景點

導讀龍亭 龍亭,其實,這不是亭,而是建築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台基之上的殿堂。南接宋都御街,目前,以它為中心已經形成了開封最大的風景區。 進入龍亭大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寬闊的大道,大道兩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橋叫玉帶橋。玉帶橋是 用漢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長40米,寬18米,高17米。下有五個涵洞, ...


龍亭

龍亭,其實,這不是亭,而是建築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台基之上的殿堂。南接宋都御街,目前,以它為中心已經形成了開封最大的風景區。

進入龍亭大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寬闊的大道,大道兩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橋叫玉帶橋。玉帶橋是 用漢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長40米,寬18米,高17米。下有五個涵洞,把潘、楊兩湖連成一體,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占地面積83.13公頃。


龍亭前的大路

站在龍亭大殿平台上往南望,兩湖碧水猶如二面鏡子,優美嫻靜,一條御道把你引入七朝古都開封的悠悠歷史之中。今日的開封盡收眼底。西南方是著名 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中國開封翰園碑林和天波楊府。往北,古城牆仿佛如一條綠色的長龍,中國歷代更迭的歷史仿佛就在眼前,遠方開封鐵塔,雄偉挺 拔,仿佛在告訴您開封過去和今天的說不完的故事。再往遠方望去,那便是我們母親河----黃河了。大殿下左右兩組建築,從前是朝拜皇帝牌位時官員們等候的 朝房。


龍亭

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這座金碧輝煌、高大雄偉的宮殿就是龍亭大殿,它是國內罕見的高台 式建築,突兀的台基把宮殿高高托起,猶如天上宮闕,巍巍壯觀。殿前朱柱懸掛對聯一幅“話七朝事、尚濁兩湖水,登百尺台、徒嘆盛衰萬壽宮。”

.blkContainerSblkCon img {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193, 217, 244); }


波光粼粼的湖面

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宅院裡的湖,水是渾的;西湖為宋朝名將楊業的府第,他舍身救國,是個忠臣。

遠遠望去,波光粼粼的潘楊二湖,映襯著金碧輝煌的龍亭大殿。艷陽下,氣勢恢宏;在這座皇宮裡、發生了多少載入史冊的國家大事,流傳民間的宮圍秘聞,誕生了多少歷代文人墨客的野史筆記。


風水寶地

開封龍亭自古以來就是一塊風水寶地,1200多年輝煌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龍亭大殿和潘楊二湖的地下,深深的埋藏著唐宣武軍衙署,五代 後梁的建昌宮,後晉、後漢、後周的大寧宮、北宋皇宮、金皇宮、明周王府等幾個朝代的宮殿遺址。一幅層層疊疊壓在一起,宮落宮的歷史畫卷,形成了世上獨一無 二的湖底宮殿。

雕刻著龍造型優美的青石、名叫龍墩,傳說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之後,感覺龍椅座著不舒服,於是就命人千辛萬苦的從泰山挖來這塊泰山之石,精工雕琢而 成,勸穩坐泰山”之意。這塊龍墩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能夠分辨官員是清官還是昏官,意思就是清官座上去四平八穩,昏官座上去則會搖搖欲墜,來到龍亭、 您也一定要試一試埃看,這座金碧輝煌、高大雄偉的宮殿就是龍亭大殿,它是國內罕見的高台式建築,突兀的台基把宮殿高高托起,猶如天上宮闕,巍巍壯觀。殿 前朱柱懸掛對聯一幅“話七朝事、尚評清濁兩湖水,登百尺台、徒嘆盛衰萬壽宮。”


龍亭遠景

大殿內正上演著宋代著名的政治事件“杯酒釋兵權”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真人表演令人跨越時空,夢回千年。宋太祖趙匡胤大宴文官武將的蠟像。講述 的是公元961年,剛剛當上北宋開國皇帝的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正中的宋太祖端起了一杯酒,宴請為趙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將領們。宋太祖借著酒意發一番感慨,說做個天子太艱難,整夜連覺都睡不安 穩。他的言談讓石守信等將軍不明其意,就追問原由,宋太祖很是真誠地說,一旦有人把黃袍也加到你們身上,不干能行嗎?石守信等人一下子嚇得變了臉色,忙跪 地涕泣磕頭,宋太祖勸他們不如交出兵權,多買些良田美女以終天年,這樣君臣無猜,大家都可以平安相處了。第二天,這些人都稱病辭職。趙果然不費力地如願以 償,而北宋王朝從此也便進入了文人主政的時代。

歷史上曾有七個朝代在開封建都,特別是北宋王朝,定都開封長達168年。當年的皇宮所再地就是如今龍亭一帶。金朝末年,龍亭一帶成為皇宮禁苑,到了 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在此建周王府,後因黃河泛濫,漸成廢止。清雍正十二年,河南總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廢棄的煤山上建了一座“萬壽宮”,內設皇帝牌 位,文武官員定期到此朝賀遙拜。封建朝代,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因此這個地方就成為“龍亭”了。


漂亮的橋

今天的龍亭仍然保持著清代“萬壽宮”的建築風格,在南北5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午門、玉帶橋、嵩呼、朝門和龍亭大殿,既有北方建築的宏偉氣魄,又兼有南方建築秀麗的建築風格。午門是龍亭景區的大門,作北朝南,雄偉壯觀,仿佛引導我們進入了歷史。

走過玉帶橋,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奇特,裝飾華麗的建築叫“嵩呼”,其意為“山呼”、“嵩呼”。這座建築是清代開封地方官員在重大節慶之際到“萬壽宮”給皇帝祝壽是三呼萬歲的地方,所以建築規格采用了最高級別的廡殿頂的形式,取其意,名“嵩呼”。

宋朝是我國經濟、科學、文化高度發達的朝代,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發明中指南針、活刷和火藥等都是在宋代發明和完善的。唐詩宋詞並列於中國古代文 壇,書畫藝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然而令趙匡胤始料不及的是,一杯酒盡管巧妙地收回了兵權,坐穩了自己的寶座,卻由此傾斜了整個宋代。杯酒釋兵權之後,北宋 王朝又采取多項措施防範武將,這大大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使北宋王朝比之我國歷史上的其它統一王朝表現的都要軟弱,只存在了168年。但北宋的建立,使開 封成了當時世界上超一流的大都市。當時,俄羅斯的最大城市基輔才幾萬人,而開封的人口卻已逾百萬。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開封的真實寫照。


傳統的建築風格

宋宮遺石,向人們展示了龍亭昔日的輝煌與燦爛。1923年4月28日,開封龍亭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歷史人物,他就是康有為。戊戌變法失敗後,孤獨 憂郁的康有為在登臨龍亭時,心情十分復雜,面對皇家舊院,聯想到自己曇花一現,坎坷的命運,以及空有滿腹才學,卻無用武之地的凄涼境地,觸景生情、寫下了 一首詩、一幅對聯、落款寫下了孔子二千四百七十四年,這一珍貴的紀年刻石,在全國是十分罕見的。

朝門,是文武百官上朝參拜皇帝時,為了表示自己的效忠,他們都是徒步登殿,所以在午門與朝門這條馳道上、有文官落轎、武將下馬之說。中間的大門 是專供皇帝出入的,兩邊的小門是供文武大臣和皇親國戚出入的,最旁邊的掖門是供內監和守衛將士出入的,等級分明、不得逾越。到開封必游龍亭,作為開封標志 性的建築,開封龍亭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游客。

文章來源:俠客游四方 博主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