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臭味的寶貝:史前糞便化石

考古

導讀沒有臭味的寶貝:揭秘史前糞便化石 8月13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各地都有糞化石出土,算不上什麼新鮮事兒,但考慮到糞便較短的存在時間,能夠最終變成化石卻也令人驚訝。雖然礦化過程讓糞便變硬同時 又讓它們不再散發出臭味,但我們仍可以從糞化石身上了解到很久以前那些制造糞便的已滅絕動物的大量信息。 古生物學家以及更為專業的古糞便學家並不是 ...


沒有臭味的寶貝:揭秘史前糞便化石

8月13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各地都有糞化石出土,算不上什麼新鮮事兒,但考慮到糞便較短的存在時間,能夠最終變成化石卻也令人驚訝。雖然礦化過程讓糞便變硬同時 又讓它們不再散發出臭味,但我們仍可以從糞化石身上了解到很久以前那些制造糞便的已滅絕動物的大量信息。



古生物學家以及更為專業的古糞便學家並不是粗心的觀察者,他們能夠分辨出糞化石

迄今為止發現的糞化石數量並沒有達到驚人的程度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有數十億年歷史,在如此漫長的歲月變遷中,曾在地上行走,在水中游泳以及在空中飛翔的動物數量絕對是一個驚人數字,但迄今為止發現的糞化石數量並沒有達到驚人的程度。

造成這種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在於:即使糞化石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會視而不見。糞便變成化石時,礦物質會取代有機物,粗心的觀察者很難將 這種化石與普通石頭區分開來。所幸的是,古生物學家以及更為專業的古糞便學家並不是粗心的觀察者,他們能夠分辨出糞化石,有時還會發現重要的糞化石,如獲 至寶。

卡倫·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糞便學家之一。由於每天都跟糞便打交道,估計很多人不願意與她握手。卡倫是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波爾得分校博物館古生 物館館長,其對恐龍糞便的研究讓我們得以了解有關恐龍習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信息。卡倫指出,糞便中存在寄生蟲留下的痕跡說明這些身軀龐大的動物曾飽受腸道 寄生蟲折磨。在雷克斯暴龍糞化石中,卡倫也發現了骨頭,有些較為完整,有些則已破碎,說明這種手指“優美”的恐龍在狼吞虎咽地享用美餐時並不只是盯著肉, 而是連骨頭也不放過。



最令古糞便學家感興趣和著迷的恐怕還要屬恐龍糞化石

看到它們的糞便,古糞便學家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曾經那些身軀巨大並且令人恐怖的恐龍

與食草動物的糞化石相比,食肉動物的糞化石更容易保存

迄今為止,人們已發現來自於所有類型動物的糞化石,這些動物的體型或大或小,或為魚類,又或為禽類,但相比之下,最令古糞便學家感興趣和著迷的 恐怕還要屬恐龍糞化石。看到它們的糞便,古糞便學家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曾經那些身軀巨大並且令人恐怖的恐龍,同時還它們以本來面目。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 說,糞便不過是排泄物罷了,恐龍糞便也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在古糞便學家眼裡,恐龍糞便卻保留了很多信息,能夠幫助他們描繪出數千萬年前的景像。

古糞便學家表示,與食草動物的糞化石相比,食肉動物的糞化石更容易保存。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有些吃驚的事實,畢竟一些食草動物是曾經行走於地球之上的體型最大的動物。實際上,白堊紀食肉動物也並非輕量級動物,它們的糞便也同樣如此。

古糞便學家發現了據信是來自一頭生活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雷克斯暴龍的糞便。這個暴龍糞化石是1995年由皇家薩斯喀徹溫省博物館的溫迪·索 羅伯達發現的,尺寸為17.6英寸×6.4英寸×5.2英寸(約合44釐米×16釐米×13釐米),重量超過15.5磅(約合7公斤)。



猛犸糞便

猛犸糞便

猛犸和乳齒像體型巨大,大部分時間都在邊走邊吃東西中度過,胃口也大得驚人。正如老話所說,有進必有出,這些已經滅絕的毛發粗而濃的厚皮類動物對它們所處環境產生重要影響。第一組圖片呈現的便是它們產生的已變成化石的“影響”,也就是巨大的糞便。

按照地質學的標准,糞便變成化石通常並不需要太長時間,某些情況下,這一過程只需短短數百年便可完成。但在地球的冰凍苔原,情況卻並非如此。一 代又一代長毛猛犸曾在這裡生存了數十萬年,它們的糞便變成化石也需要數十萬年時間。據一些科學家推測,隨著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地區溫度升高,在糞便中沉睡的 微生物可能蘇醒過來並“回到工作崗位”,在此過程中,糞便將向外噴出大量甲烷。這種現像與狗狗冬季時在院子裡隨地大便,待到明年春季雪化時發生的情況類 似。



嘔吐石(使礦化嘔吐物)與糞化石較為接近。

箭石目是烏賊的古代近親,擁有堅硬鈣化骨骼結構。它們的殼在魚龍胃內堆積,而後又被魚龍吐出

嘔吐石(使礦化嘔吐物)與糞化石較為接近。如果你覺得“嘔吐石”這個詞還不夠直截了當,那不妨將其理解為“變成化石的嘔吐物”。2002年,人 們發現了最令人興奮的嘔吐石。當時,格林威治大學的彼得·道爾將其描述為聚成一團的箭石目骨骼,據信由大約1.6億年前一種被稱之為“魚龍”的海洋爬行動 物吐出。

箭石目是烏賊的古代近親,擁有堅硬鈣化骨骼結構。它們的殼在魚龍胃內堆積,而後又被魚龍吐出,就像貓頭鷹吐出無法消化的老鼠骨頭一樣。在提到這塊於英國發現的嘔吐石時,道爾表示:“我們認為這是第一次證明存在大規模嘔吐物化石,對此我們不應有任何懷疑。”



冒牌糞化石

有時候,一些外表看似與糞化石無異的東西實際上就是普普通通的石頭。各種各樣的地質過程均與這些所謂的冒牌糞化石形成有關,最主要的因素當屬水 以及大量化學反應。通過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測以及使用化學劑測試,古生物學家和古糞便學家能夠對糞化石的真偽進行鑒定。具體到食肉動物糞化石身上,由於骨頭 數量較多,這種糞化石的磷酸鈣含量也較高。



巨型地懶糞化石

由於滅絕時間不長,巨型地懶的糞便還沒有完全變成化石

巨型地懶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一度較為普遍,是巨型動物家族的“海報男孩”。一些巨型地懶種群的體重最高可達到5噸,站高可達到20英尺(約合6 米)。雖然絕大多數巨型地懶在數千年前就已滅絕,但也有一些巨型地懶可能在古巴以及一些加勒比海島嶼上一直生存到16世紀中期。這些大塊頭喜歡生活在干旱 或者沙漠地區受保護的洞穴內,它們的糞便也因此被很好地保存下來。

由於滅絕時間不長,巨型地懶的糞便還沒有完全變成化石,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糞化石。這種易碎糞便被稱之為“古糞”。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洞穴內發現的古糞保存非常完整。在智利的一個洞穴內,人們不僅發現了古糞,同時也驚奇地發現一些看上去很新的地懶皮和毛發。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個最為著名的地懶洞內部,成堆的糞便散落在地面上。最近之所以沒有這個洞穴的彩色照片完全與一個粗心大意的家伙有關。這個家伙在洞內抽煙並引發火災,絕大多數易燃糞便被付之一炬。



人類糞化石

人類糞化石?在我的銀行?任何人也沒有料到1972年工人們在為英國約克的勞埃德銀行挖一個新金庫過程中居然發現了人類糞化石,但結果就是這樣 出人意料。這塊化石長9英寸(約合23釐米),最初被認為是一塊有年頭的精煉爐渣,但經過進一步分析,它的真實身份最終浮出水面,竟是一塊有著1000多 年歷史的礦化人類糞便。古糞便學家安德魯·瓊斯說:“這是我曾經見過的最令人興奮的糞便。它的價值相當於王冠上的寶石,這絕不是在開玩笑。”

10世紀,包括約克在內的英國東北部地區在維京海盜統治之下。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挖金庫挖出的千年人糞就來自於維京海盜。面對勞埃德銀行糞化 石令人印像深刻的長度和周長,身為保管員的學生吉爾·斯納普評論道:“不管出自何人,這個家伙可能幾天內一直都沒有大便。”如此觀點顯然有一定道理,當時 的海盜畢竟整日忙於奸殺搶掠。這塊糞化石目前在約克的喬維克海盜中心展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到約克一游,與海盜的糞便緊密接觸。



糞化石內發現最古老人類毛發

隨著在南美洲約翰內斯堡附近的格拉戴斯瓦勒洞上演重大發現,最古老人類毛發的紀錄從9000年前變成20多萬年前,這可要感謝古代穴居人的仇敵 土狼。古人毛發是在對史前褐色土狼糞化石進行溶解分析時發現的,數量大約在40根左右。20萬年前生活在這裡的人類(確切地說應該是原始人類)就只有海德 爾堡人,他們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這些毛發極有可能是一只土狼在殺死一名海德爾堡人後撕咬屍體時吞下的。除了被土狼所殺這種可能性外,這名海德爾堡人在被 土狼發現前可能就已死亡,屍體淪為土狼的食物。



糞化石大街

糞化石大街

COPROLITE STREET(糞化石大街)並不是英國最享有盛名的地方,但在英國歷史上,此處也書寫了一個令人好奇的篇章——1849年糞化石熱。19世紀40年代初, 人們在英格蘭薩福克郡的小山上發現大量糞化石。糞化石經過硫酸處理產生大量磷酸鹽,後者被充當肥料。絕大多數精煉工作在伊普斯維奇市進行,也就是糞化石大 街的所在地。

待到19世紀80年代,其他更低廉的磷酸鹽生產方式浮出水面,糞化石產業也因此走向衰落,但伊普斯維奇這個曾經的糞化石產業中心的名氣還是不減當年。不幸的是,它保留的只有“臭名”,興盛之時很多人將這座城市稱之為一個垃圾常



糞便打磨變身“寶石”

手表與糞便之間本是風馬牛不相及,但瑞士表商Artya卻將二者結合在一起

是誰說我們不能對糞便進行打磨拋光?一些人對用打磨拋光過的恐龍骨制成的珠寶首飾可能非常熟悉,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生產恐龍骨首飾的制造商同樣打造糞化石首飾。糞化石首飾往往非常漂亮,絕對可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糞化石經打磨後能夠變身“寶石”可要感謝自然礦化過程,這一過程賦予糞化石豐富多彩的對比色和互補色。此外,我們也要感謝恐龍。如果不是它們花時間“生產”這些“原材料”,制造商又用什麼來制造糞化石首飾呢?

手表與糞便之間本是風馬牛不相及,但瑞士表商Artya卻將二者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存在爭議的恐龍糞表。這款手表的表面采用打磨拋光過的糞化 石,糞化石來自於生活在1億年前的一只食草恐龍。手表的銅制外殼與恐龍糞的“溫暖而無與倫比的色彩”相得益彰,表帶則由美洲蔗蟾皮制成,售價為11900 美元。

閱讀與糞便有關的文章可能刺激人的生理反應,抵抗力差的人甚至會有衝向洗手間的衝動。雖然糞便令人心生厭惡,但糞化石卻也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 貴財富。它們提供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允許我們在了解古代日常生活諸多細節的同時又不必與真正的糞便打交道,以免滿手沾上臭氣。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截稿日期將近,立即上傳您的作品!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