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舟曲泥石流已致1117人遇難

自然地理

導讀巨大的石塊堆在泥石流源頭。新華社 邢廣利/攝8月11日,救援人員在月圓村掘坑搜救被埋壓人員。新華社 聶建江/攝防疫人員抬走一具遇難者遺體。新華社 王翮/攝受災地區居民仍在廢墟旁守望。新華社 王鵬/攝 【傷亡人數】 截至11日17時20分,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特大山洪地質災害共造成1117人遇難。已解救人員1243人,失蹤627人。 【救災物資】 截至11日15時,甘肅省 ...


巨大的石塊堆在泥石流源頭。新華社 邢廣利/攝

8月11日,救援人員在月圓村掘坑搜救被埋壓人員。新華社 聶建江/攝

防疫人員抬走一具遇難者遺體。新華社 王翮/攝

受災地區居民仍在廢墟旁守望。新華社 王鵬/攝

【傷亡人數】

截至11日17時20分,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特大山洪地質災害共造成1117人遇難。

已解救人員1243人,失蹤627人。

【救災物資】

截至11日15時,甘肅省紅十字會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合計人民幣1318.3512萬元。

全國婦聯緊急募集的100萬元資金送達舟曲災區救助點。

本報訊 (記者郭少峰)在昨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鳳峻表示,地質災害的發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到目前為止,經過專家認真研究和現場調查工作,舟曲泥石流特大災害是特殊的地情地貌遭遇強降雨導致的一場自然災害。

對於“有專家稱大規模的工程活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造成這次特大地質災害的一個原因”的提問,關鳳峻表示,對於人類活動對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影響,前方的專家工作組將繼續關注,並做進一步深入調查,在最後提供的報告中,對此會有一個比較科學的結論。

關鳳峻解釋說,舟曲是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地區,客觀條件是山高、谷深、坡陡,而且地表主要是泥岩、頁岩、砂岩,這次發生災害也是由於強降雨。而 這次局地強降雨並不主要發生在縣城上方,而是發生在離縣城約11公裡左右的25平方公裡的回水區裡,在回水區裡發生的強降雨量達90毫米之多,該縣城以前 沒有這樣的記錄。而舟曲縣縣城大體上坐落在山間衝擊徑的平台上,這是過去的泥石流衝下來形成的地方,平地非常少,空間非常狹校在山洪爆發傾泄而下時,由 於該地方地質松軟,瞬間轉變成泥石流。

關鳳峻表示,舟曲縣城原來人數很少,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逐漸擴大,人口越來越多。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白龍江沿江兩岸樓房建築,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容易造成較大人員傷亡。自然地質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度的,要尊重規律,認識自然,努力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另據當地通報,截至11日17時20分,災害共造成1117人遇難627人失蹤。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截稿日期將近,立即上傳您的作品!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