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茂陵兩百年後首次大修收尾

歷史

導讀明樓大修前很多木結構已損毀塌落。 明茂陵今年10月就要大修完工,這裡埋著明朝最厚道的皇帝朱見深,是少有的“一帝三後”的合葬陵寢,也是傳統相聲裡劉墉指責乾隆爺“偷墳掘墓” 的“案發地”。茂陵已經整整封閉了18年,從乾隆之後就沒大修過,而這次大修結束之後,將依舊謝絕參觀。長期封閉的陵寢,讓人備感神秘,從2009年7月 開始,攝影師陸崗開始全程跟拍十� ...


明樓大修前很多木結構已損毀塌落。

明茂陵今年10月就要大修完工,這裡埋著明朝最厚道的皇帝朱見深,是少有的“一帝三後”的合葬陵寢,也是傳統相聲裡劉墉指責乾隆爺“偷墳掘墓” 的“案發地”。茂陵已經整整封閉了18年,從乾隆之後就沒大修過,而這次大修結束之後,將依舊謝絕參觀。長期封閉的陵寢,讓人備感神秘,從2009年7月 開始,攝影師陸崗開始全程跟拍十三陵茂陵大修,至今已拍攝照片兩萬多張。通過這些珍貴的照片,通過陸崗與專家以及記者的勘察,本報今天為您揭示這座被塵封 的帝王之墓。

搶修200年首次大修

遍地是琉璃瓦的碎片,明樓上半部分的木結構損毀塌落,上邊的朽木與琉璃瓦隨時可能掉下來,這是一年前的茂陵。受風侵雨蝕已破敗不堪,不及時搶修,將有坍塌之險。這是攝影師陸崗走入茂陵的第一印像。


據十三陵特區辦工作人員介紹,去年7月中旬,茂陵保護性修繕在雨中啟動。修繕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原有材料能用的均不更換。其中,明樓 和寶城修繕工作量最大。明樓上半部分的木結構損毀塌落比較嚴重,需要進行落架大修,工作人員會對所有構件進行拍照、標號,以求修復後的明樓最大可能地保持 原貌。這是繼清乾隆年間重修後,時隔200多年第一次大規模修繕。

此次茂陵搶修項目包括按清式復建 恩門、整修現存台基,整修 恩殿殘存台基、規整月台、補砌殘存牆體、對現存殘牆做遺址保護。古建修復人員還將大修明樓、三座門,規整方城台面和馬道,修復寶城牆,疏通寶頂、寶城兩 側排水系統等。修繕工程已持續一年,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

探秘乾隆惦記金絲楠

穿過殘破的恩門,踏著長有青苔的神道,仰望前面的明樓和寶頂。荒草、斷瓦、朽木,讓人不禁感慨,曾經的一代君王,金碧輝煌的陵寢,已幾成一抔朽土。

昔日威嚴的恩殿已僅剩基座。這裡本是後代祭祀君王的地方。穿過 恩殿,可以仰望明樓。明樓的楠木鬥拱雖然將要朽斷,但仍可見當年巧奪天工般的高超技藝。鬥拱以榫相扣,緊密結實,端口還有精美的雕刻。

野史裡說,乾隆皇帝視察十三陵,看到茂陵恩殿裡金絲楠木殿柱,便覬覦不已,想以拆舊建新為由占為己用,結果被大臣劉墉參了一本“偷墳掘墓”。在 清朝,這可是“斬立決”的大罪。不能真把皇帝殺了呀,於是乾隆給自己定了個“發配江南”,這就有了他的第一次江南之行。這個傳說,已被編成單口相聲流傳。

對於乾擄惦記”明陵楠木的說法,200多年來一直在民間傳說,“乾隆爺,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但眾說紛紜,卻莫衷一是。據史料記載,乾隆修繕十三陵采用“拆大改斜的方案是存在的,確實剩余了一些木料,並被運出明陵。但這些木料被做何使用卻已無從查證了。


破碎的琉璃瓦

地宮秘密或永遠埋藏

穿過明樓就是寶山,也就是咱老百姓所說的墳塋。寶山由城牆圍在裡面,形成寶城。現在,寶山上長滿了各種樹木,如果沒有前面的殿宇和城牆,和一座普通的小土山無異。寶山的下面,就是神秘的地下宮殿。

據十三陵研究館員胡漢生介紹,科研部門曾對茂陵地下陵墓進行過無創勘測。勘測結果顯示,茂陵地宮形式與已發掘的定陵地宮基本一致,分為前中後殿以及左右配殿。面積小於定陵地宮。一帝三後的棺槨就放在後殿之中,擺放順序應該是皇帝居中,三個皇後分列兩側。

胡漢生說,從明代至今,十三陵一直得到較好的保護,除了自然損壞和戰爭等原因損毀外,茂陵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茂陵地宮中的秘密也一直保存至 今。“關於地宮中的具體情形,隨葬物品,史籍中都沒有記載。”胡漢生表示,這個秘密恐怕要一直保守下去了。從茂陵建完,到嘉靖皇帝將邵氏葬入茂陵,歷經幾 十年,這期間屬於明中期,國力還比較強大,珍貴的隨葬品自然少不了。然而對那些珍貴文物的保護,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不去打擾它們。


寶城內設兩個方向的踏垛,可上登寶山,這與十三陵其他各陵均不相同。憲宗晚年尋求成仙之道,留有兩條踏垛,是否有意打造登天之路?胡漢生認為,其實修兩條登山之路也並無特殊含義,只是方便向寶山上運土罷了。


護陵大蛇

護陵金蛇出沒閑人勿近

陸崗在十三陵拍攝茂陵大修期間,曾在附近永陵的一條排水溝裡遇到一條金黃色“蟒蛇”。永陵就是那位把祖母強行葬入茂陵的嘉靖皇帝的陵寢。

據陸崗介紹,大蛇在寶頂的排水洞中盤曲著,粗細仿佛小孩胳膊一般。大蛇蛇頭扁平,蛇身黃黑相間,鱗甲閃閃發光,約有兩米長,淡然地吐著信子盯著鏡頭,冰冷的眼神讓人不寒而栗。陸崗說,他當時使用近焦拍攝,鏡頭都快碰到蛇頭了,可大蛇卻若無其事。

據動物學家初步鑒定,該蛇為赤峰錦蛇,生活於山區近水的樹叢或多石的石縫中,性較凶猛,平時捕食鼠類、小鳥和鳥卵,但無毒。據護陵員介紹,他們巡邏時經常可以碰到蛇,但是像這樣的大蛇卻很少見,而護陵員不會干擾大蛇在陵墓附近安家落戶。


一名護陵員回憶,就在幾年前,也是在一座皇陵的排水溝裡,他們也曾看到了一條兩三米長的金黃大蛇,至於是否跟陸崗看到的為同一條蛇,他們也說不准。

陸崗拍攝的十三陵大蛇照片,被一些人稱是大蛇護陵,震懾閑雜人等不要靠近。這也給茂陵、永陵等未開放的帝王陵寢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但對於大蛇護陵的傳說,胡漢生表示都是一些訛傳,“山中有蛇很正常,它們就是在這裡生活,不要把守陵的任務強加在人家身上。”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截稿日期將近,立即上傳您的作品!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