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在剛剛過去的5月又拍攝了很多圖片,其中既有“深海地平線”泄漏的原油照片,也有浮游植物潮和塵埃雲團照片。
1.大西洋北部的藍綠色漩渦

2010年5月底,大西洋北部形成藍色和綠色漩渦。這些彩虹色水體形成的弧線,直徑可達數百公裡,它們從愛爾蘭西部一直延伸到比斯開灣。這些鮮 艷的顏色是由春季和夏季北大西洋(從冰島到法國海岸)快速生長的微生物、微小浮游植物引起的。
2.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上的浮油

2010年5月24日,陽光照在滯留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浮油上。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漂浮在洋面上的浮油,令反射陽光的一些地方變得更亮,並減弱了一些地方的陽光散射。由於這些原因,浮油顯得比周圍一些地方(圖片中間)的水面更明亮,但卻比其他一些地方(右下方)的顏色更暗。被泥漿包圍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部分呈米色。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油看起來像亮白色的帶狀物。距離“深海地平線”鑽井平台不遠的浮油邊緣的黑色羽狀物,表明墨西哥灣泄漏的原油可能正在控制下燃燒。
3.冰島艾雅法拉火山新噴出火山灰

冰島艾雅法拉火山新噴出的火山灰,在大西洋上空形成一個寬1600公裡的雲團。從2010年5月6日拍到的這張環境衛星圖上可以看到,向東和向南擴散的褐色煙霧與這些白色雲團形成鮮明對比。
4.南美大陸全景圖

在國際空間站幾乎從智利太平洋海岸附近的阿塔卡馬沙漠正上方飛過時,一名宇航員拍到了這張南美大陸的全景圖,視角是東南方向。從該圖看,安第斯山脈(海拔3000到5000米)位於非常突出的位置,一排年輕火山面對更低處的阿塔卡馬沙漠(位於海拔1000米到2000米的地方)。幾個鹽質干湖分布在位於逆衝斷層之間的盆地裡。其中最大的一個名叫Salar de Arizaro,它位於這張圖片的突出位置。在該圖的左上方,可以模糊看到大西洋海岸線,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就位於這裡的拉普拉塔河沿岸。
5.利比亞海岸和地中海上空塵埃雲團

這張圖片顯示的是利比亞海岸和地中海上空被風吹走的塵埃雲團。濃密的塵埃雲團被吹向非洲海岸北部,途經克利特島,飄往伯羅奔尼撒半島。有些地方的塵埃雲團非常密集,已經完全遮住了下面的陸地和海面。從這張圖片中無法看到塵埃的發源地,它們可能是在內陸揚起的灰塵。利比亞超過90%的陸地屬於沙漠或者半沙漠地區,該國干旱的內陸地區,大部分都被沙海覆蓋。
6.俄羅斯東部地區圖

這張俄羅斯東部地區圖是在2010年5月17日拍到的。圖片的最上方是巴倫支海。圖左側的科拉半島包括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該州(或稱行政區)與挪威和芬蘭的拉普蘭省接壤。瑞典也位於該地附近。盡管已經進入5月,該地北部的地面上仍覆蓋著白雪。摩爾曼斯克州的對面是阿爾漢格爾斯克市,從圖上看,它位於北杜味拿河岸一條狹長的灰白色區域。向東是白海口卡寧半島和位於它附近的環形科古葉夫島。
7.澳大利亞山羊圍場隕石坑

地質學家把地球上的隕石坑按照典型特征分為兩種:單一型和復合型。單一型隕石坑相對較小,並呈碗狀;而復合型隕石坑則相對較大、中部隆起,而且邊緣坡度很陡。山羊圍場隕石坑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金伯利高原,它顯然兼具單一型和復合型兩種特征。該隕石坑直徑5公裡,略微呈橢圓形。它形成的時間可能不超過5000萬年,但是撞擊鑽入的砂岩層已經超過5億年。與碗狀隕石坑和中間隆起的隕石坑都不一樣,山羊圍場隕石坑的表面非常平坦,而且邊緣向內的傾斜度很大。
8.巴西亞馬遜河地區

該圖拍於2010年5月12日,顯示的巴西亞馬遜河地區。紅色標志區是火災所在地,這場大火可能是由農業燒荒引起的。砍伐森林已經把亞馬遜熱帶雨林(左上方)分割成很多小塊,被砍的地方呈淺綠色,森林地區呈深綠色。亞馬遜河流經該區,流向在該圖上看不到的更遠的北部地區。從圖的左上角斜穿過去的3條河,分別是茹魯阿河、普魯斯河和馬德拉河。馬德拉河有一小段處在巴西-玻利維亞交界處,然後流入玻利維亞境內。茹魯阿河流入秘魯。的的喀喀湖位於該圖左下方秘魯和巴西的交界處,它是南美最大的湖。
9.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末端

2010年5月24日,美國宇航局“土地”衛星搭載的高級星載熱輻射和反射輻射計拍到這張偽彩色、高分辨率圖,它顯示的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末端。從“深海地平線”鑽井泄漏的原油,在水面上形成帶狀和塊狀,與周圍的淡藍色海水形成鮮明對比。圖中的植被呈紅色。陽光照射區(鏡子一樣的太陽倒影變成模糊的明亮條狀物)與水面的質地差異顯得更加明顯。浮油使水面變得更加光滑,更像一面鏡子。從這張圖上看,被浮油覆蓋的水面非常亮,不過根據觀察條件的不同(一天中的時間差異、衛星的觀測角度和位置),被油覆蓋的水面也有可能看起來比其他地方更暗一些。
10.剛果農業燒荒活動

2010年5月13日,Modis衛星在剛剛進入旱季的剛果南方和安哥拉東北地區發現數百處仍在繼續的火災(紅色標記),這說明該地的農業燒荒活動又開始活躍起來。剛果國內生產總值主要來源於農業收入,在非洲大部分地區,燒荒是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收獲莊稼後,人們會把作物殘余部分燒掉,為了開辟新土地,他們還會燒掉森林和其他自然植被。除此以外,他們還利用火把正在玩耍和覓食的動物驅趕到別處,以便這裡重新長出新牧草。這種每年都會出現的燒荒活動,已經持續了數百年(可能已有數千年),這一行為的風險性不大,但是會對空氣質量、公眾健康、氣候和自然資源造成巨大消極影響。
11. 土阿莫土群島的環礁

從這張圖上看,土阿莫土群島的環礁幾乎已經與周圍的水融為一體,只有通過環礁明亮的外形輪廓,才能分清哪是環礁,哪裡是水。一個環礁就是一座珊瑚島,它有一部分或者全部都被瀉湖包圍。土阿莫土群島是法屬波裡尼西亞的一部分。它位於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環礁鏈,面積跟西歐的大小差不多,不過它的陸地面積並不太大。2010年5月19日拍到的這張圖片,顯示的是土阿莫土群島的最西端。位於圖左側的最大島是藍吉羅雅島。
12.佛羅裡達州的海峽

這張圖片顯示了佛羅裡達州的海峽,循環水流先向東流出墨西哥灣,然後與墨西哥灣暖流彙合,沿著美國和紐芬蘭東海岸流淌。
13. 加拿大米尼旺卡湖

米尼旺卡湖位於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的最東端。該湖位於班夫市東北部,兩岸呈參差不齊的鋸齒狀,瀑布河水注入米尼旺卡湖。該湖上有多座大壩,第一 座是在1895年建設的,第二座建於1912年,第三座是1941年建設的。第二座大壩建成後,米尼旺卡湖的水位上升了3.5米,第三座大壩使該湖水位上 升30米。該地的奇特地形是在河流和冰川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2.5萬年前,弓河谷冰川擱淺在這一地區,後來被一座大陸冰川超越。除了弓河谷以外,在該圖 上米尼旺卡湖南部區域的階梯式環谷裡,明顯也有冰川作用的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