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截被石油浸染的繩子。粘稠的褐色液體,讓人瞠目結舌。

獸醫正在為一只海鳥清洗油污。
歐洲航天局19日發表公報說,衛星圖像顯示,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形成的油污帶已進入海洋環流。專家警告說,污染帶可能在6天內到達佛羅裡達群島,從而對當地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歐航局說,該機構的“ENVISAT”環境觀測衛星運用高級合成孔徑雷達對原油泄漏情況進行了跟蹤拍攝。本月12日到15日的圖像顯示,油污帶正在接近墨西哥灣南部的海洋環流。18日,污染帶伸出的“觸角”已到達環流。法國海洋開發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油污與洋流會合後,會在後者的帶動下向美國東南海域的佛羅裡達群島移動,預計6天內即可抵達。
該研究所的專家還警告說,油污可能對佛羅裡達群島附近海域珊瑚礁等生態系統構成威脅。此外,上述海洋環流是一種深海暗流,速度十分湍急,因此會加速油污與海水的混合,從而影響衛星的觀測效果。
4月20日,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東南約82公裡處海面的一座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這一平台屬於瑞士越洋鑽探公司,由英國石油公司租賃。火勢持續大約36小時後,平台沉入墨西哥灣,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造成大面積原油污染。
事故發生後,美國在《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的框架下向歐航局申請獲得“ENVISAT”衛星獲取的圖像,以幫助清污。該憲章是歐航局等發起建立的減災合作機制,目前有10個成員。憲章規定在遇到重大災害時,所有成員都必須免費和無限制地提供其掌握的相關數據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