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們正沿著鄂爾多斯博物館的台階搬運著一塊塊的泡沫板,這個博物館現在還未完工。

還未完工的別墅群

一位行人走在幾乎閑置的商業區,因為人少,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塊新區做生意。
耗資50多億打造、面積達32平方公裡的內蒙古康巴什是一座豪華新城,但同時也成了一座無人居住的‘鬼城’。花5年時間建設的康巴什,原意要成為鄂爾多斯對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如今卻是中國房地產泡沫的最佳展示品。
偶爾出現的行人,看起來就像幻覺,拖著沉重的腳步沿著人行道走著,仿佛恐怖電影中大災難過後一名孤獨的幸存者。
在中國的版圖上,有個地方三面被黃河環繞。十三世紀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途經此處,將這裡定為他的長眠之地。這裡的蒙語地名是“鄂爾多斯”,漢語意為“眾多的宮殿”。
GDP連年攀升、增長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的鄂爾多斯,憑借豐厚的經濟實力,在一片荒漠中建起一座新城——名叫康巴什。
只是,地圖上的這個新地名,不僅是座新城,也是個“空城”——一期工程方圓32平方公裡的城市,街道上鮮見行人,沒有人氣。

兩個環衛工人正在打掃公共圖書館的外面廣常
街上的清潔工比行人多
“康巴什是個空城。晚上沒人,白天人也很少。”
3月14日晚7時許,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郊外55公裡處的鄂爾多斯機常剛下飛機,記者向一名工作人員打聽“康巴什在哪裡”,對方這樣回答。
康巴什距離東勝區22公裡。荒漠中,一條一級路面的大道連接兩地。
15日上午,路上的車輛並不多。剛出市區,還能看到路旁有不少在建的樓盤,越往南越發荒涼起來。
路的盡頭陡然出現了大片林地,還有一棟棟樓房、一排排別墅,很是氣派。上午10點,進入康巴什新區,第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燈亮起時沒有別的車停下來,橫向的綠燈下也沒有車通過,也看不到行人。
康巴什的中心位置是鄂爾多斯市黨政大樓,3棟外形一致的12層樓房。朝南正對著的是這個新區的南北中軸線——寬200米、長2400米的成吉思汗廣常
廣場西北角、鄂爾多斯大街與文化西路路口,清潔工老李正在清掃路面。這是記者在康巴什遇到的第一個人。
她負責的路段是從這裡朝西數10根電線杆的距離。500多米的路段,老李掃了幾年。頭兩年,“更好打掃,啥也沒有,除了沙土,還是沙土。”她隨手拎著個不大的塑料袋,裡面裝著多半袋雜物,“兩天時間就只掃了這麼點垃圾,另外,還撿到1個瓶子。”“為啥沒垃圾?因為沒人唄。”她一邊劃拉掃帚一邊問記者“幾時來的”,並建議說:“你晚上再來看看,嚇人呢——都是黑洞洞的”。

居民區空無一人
50多億打造的荒漠新城
正值春季,不時刮著四級風。
16日下午5時許,成吉思汗廣場最南端的景觀湖,看風景的只有記者一人。
湖邊一角的公共衛生間小休息室裡,擠著6名清潔工,山東夫婦、湖北夫婦,另外兩個老頭是內蒙古當地的。去年才來康巴什打工的山東女人說:“這裡除了車,就是樓,可就是沒人。”當地一個老頭接過話:“康巴什車頭比人頭多”,大家都笑起來。
2004年以前,康巴什還是片荒漠,只有兩個小村莊,不到1400人。
那時,整個鄂爾多斯一度是內蒙古最為貧困的地區。直到有一天,這裡發現了四大“寶貝”:特有的阿爾巴斯白山羊絨被譽為軟黃金;煤炭探明儲量1676億噸,占全國1/6,鄂爾多斯如今是中國產煤第一大市;稀土儲量65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8000多億立方米,占全國1/3。
因為“羊、煤、土、氣”,於是揚眉吐氣。
2007年年底,中國城市競爭發展力排名:鄂爾多斯增長競爭力全國第一;人均GDP1.0451萬美元,超過北京、上海。
鄂爾多斯老城區東勝23平方公裡上擁擠著30萬人。手中有了錢,政府便開始拓建新的城市發展空間。2004年,政府開始在荒漠中開始興建新區,建設總投資達50多億元。
站在黨政大樓12層樓頂往南看,在這張巨大的荒漠“白紙”上,矗立著康巴什的六大地標性建築:劇院、文化藝術中心、會展中心、新聞中心、博物館、圖書館。
只是,這裡還缺少超市、醫院、學校和人。
盡管各種設施還在完善中,但鄂爾多斯人對這座新城依然充滿自豪,把康巴什譽為“千年荒漠、創業熱土”。新區黨工委季刊《康巴什》2009年第1期、署名藺懷恩的一篇文章寫道:“眼前這條舒暢伸展的大道,便是人們驚呼的‘上班大道’了……因為市政府機關剛搬遷不久,商業的經營尚屬空白,幾乎是機關人員的來回跑道。現在是早上8點多鐘,趕班點的汽車們轟轟烈烈……我乘坐的這輛沃爾沃轎車身前身後是一片車的湧流。”“奔馳、保時捷、賓利、法拉利們跑得氣咻咻,一個個志在超越;後邊的寶馬、福特野馬、蘭博基尼、凱迪拉克們你追我趕,使著絕不甘於居後的情緒;就是那享有豪族尊位的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也是那種飛翔的姿影,正在望風絕塵、不可一世地衝來……”

高檔小區被閑置
令人費解的荒漠“白紙”
公務員是這裡人口構成的最主要部分。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外宣科科長陳曦告訴記者,2006年7月31日,黨政機關從東勝老城區正式遷到康巴什新區,但很多公務員家還在東勝,“於是兩頭跑。”
再就是到政府辦事的人。16日,在康巴什新區的政務服務大廳裡,記者終於見到幾天來康巴什人口密度最稠密的一刻:300多平方米的大廳裡,30多名工作人員、辦事的50多人。
15日,中午時分,圖書館大廳。大廳一側是新華書店,4個正在看書的人,其中兩人是工作人員。而大廳裡的保安比讀者多,足足有5人。
康巴什新區到底有多少人?2009年8月出版的《康巴什》季刊透露:新區人口情況2008年為28000人,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2.86萬人。
兩三萬人散落在一個32平方公裡的鋼筋水泥叢林裡,不難想像是個什麼場景。

盡管無人入住,康巴什的建設工程項目仍在繼續。
“真空地帶”的未來
這樣一個全新的城市,似乎也蘊含無數商機。記者從康巴什新區管委會了解到,至今,康巴什累計注冊企業近350家,注冊資金近百億元。經濟迅速增長,造就了這裡的高房價。4星級恆信大酒店,豪華套間每晚1188元,單人間398元。
商鋪的租金更是居高不下。康城一期3號樓一家糧油蔬菜店,90多平方米,年租金10萬元,水電費另計。
老張是去年8月來康巴什開店的,當時聽說很多煤老板在這裡購房,“人氣一定很旺的”,誰知大半年了,當地住戶沒見著幾個。老張只好把生意瞄准各家工地,給農民工批發糧油蔬菜。
撐不住的就准備“撤”了。B10區3號樓一層的一家飯館大門緊鎖,貼著“轉讓”兩字。大多數商鋪似乎都在“做長線”,等待旺盛人氣的出現。
“沒有人氣,新區就是一座‘空城’,處於‘真空’地帶。”康巴什新區管委會主任藺偉在今年管委會第一次會議上對此也並不諱言。盡管現在沒有多少人,但康巴什的未來仍“不可限量”,新區二期建設已經開始。
而新區管委會最新布置的宣傳牌顯示,將來康巴什面積將達352平方公裡——這將是目前規模的10多倍。

一位老人推著一輛手推車穿過馬路,路兩邊是已經完工以及仍在建設之中的住宅。
外媒關注
中國地產泡沫催生“鬼城”?
美國《時代》周刊4月5日(提前出版)刊發文章《鬼城》稱,沒有比這個問題更讓眾多經濟學家、投資者和銀行家們夜不能寐的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是泡沫嗎?
多年來,中國各地上馬大量房地產項目,吸引了私人及公司的購買者。隨著房價持續上漲,更多投資者變成投機者,他們買入嶄新房屋只有一個目的,等高價時拋出。自美國房地產業崩盤變成全球經濟衰退催化劑以來,很多人士擔心這一幕在中國重演將是災難性的。事實上,供給過剩的證據到處都是。在北京,一幢幢商業樓盤空置著。但如果深入中國內地,會有更加怪異的情景讓人無法樂觀:為數百萬居民建造的城市聳立著,卻成為了一座“鬼城”。
或許最荒涼的鬼城是內蒙古的康巴什。最初為100萬人居注生活和娛樂而設計的這個地方卻幾乎沒有人居祝只有幾輛汽車駛過多車道公路,白天有些政府辦公室開門辦公。偶爾出現的行人,看起來就像幻覺,拖著沉重的腳步沿著人行道走著,仿佛恐怖電影中大災難過後一名孤獨的幸存者。
只用了5年時間就建成的康巴什,設計初衷是要成為鄂爾多斯對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如今卻是中國房地產泡沫的最佳展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