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學童滑高空鋼纜去上學

人文地理

導讀 這些小孩會帶上防止失衡的特制鐵鉤,滑高空鋼纜去上學。 哥倫比亞首都附近的一個小地方人們靠12根鋼纜與外界取得聯系,包括適齡兒童每天滑高空鋼纜去上學,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掉入無底洞。 據《每日郵報》22日報道,哥倫比亞首都附近的一個小地方人們靠12根鋼纜與外界取得聯系,包括適齡兒童每天滑高空鋼纜去上學,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掉入無底洞。這一幕被 ...

這些小孩會帶上防止失衡的特制鐵鉤,滑高空鋼纜去上學。

哥倫比亞首都附近的一個小地方人們靠12根鋼纜與外界取得聯系,包括適齡兒童每天滑高空鋼纜去上學,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掉入無底洞。

據《每日郵報》22日報道,哥倫比亞首都附近的一個小地方人們靠12根鋼纜與外界取得聯系,包括適齡兒童每天滑高空鋼纜去上學,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掉入無底洞。這一幕被攝影師克裡斯托夫·奧托拍了下來。

圖中哥倫比亞尼格羅河上400米高空的這名9歲女孩黛西·穆拉(Daisy Mora)有可能掉入無底洞。她首先將自己綁上一個陳舊生鏽的滾輪系統,沿著一條鉛垂線似的鋼纜以約65公裡每小時的速度滑到對岸,這樣一個令人眩暈的恐怖旅程是她每天上學的必經之路。

該地區人煙稀少,位於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東南方40英裡(約65公裡),整個地區多山谷,靠12條鋼纜連接山谷和外界之間的交通。這個地區的農民用這些鋼纜將貨物運送到附近的小鎮,而像黛西這樣的學生也都是用這種方式去上學的。黛西的5歲弟弟賈米德(Jamid),由於他太小無法獨立使用鋼纜,於是黛西用編織袋裝著弟弟一起走。還有的小孩子會帶上父母做的防止他們失衡掉入山谷而特制的像斧頭一樣的鐵鉤。

1804年,德國博物學家兼探險家亞歷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了繩索系統能取代交通工具的人。傳統上,繩索是由麻繩制成,到後來逐漸發展成了電纜和鋼纜。攝影師克裡斯托夫·奧托拍攝下了這個地方居民不同尋常的旅程。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