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崇文門至東便門之間,
有北京現存最長的一段明城牆。
北京的明城牆,有些是在元大都原有城牆的基礎上,在土坯外砌磚而成的。有些則是在擴建外城時新修的。明朝時期的北京城牆開有九門。嘉靖年間開始北京外城修建。完工以後的外城城牆開七門。在與內城交接的東西方向交接處開了兩個小門,崇文區東邊的那個小門叫做東便門。

崇文門到東便門之間的這段城牆始建於明永樂十七年(1419),原為夯土牆,正統元年(1436)修內城九門城樓及四隅角樓,加固城牆牆體時,
形成現在的樣式格局。據史料記載,建城垣牆體夯土層的下面,在深達5米左右的流沙層中,橫豎排列著15層原木料,每層約60-70根不等。每根長約6-8
米左右,直徑在20-30釐米之間,絕大部分是紅松和黃花松。木料之間都用大扒釘釘死,連接成一個牢固整體。夯土層上面還鋪有三合土。在牆體外壁包砌大城
磚的裡面還砌一層小城磚。城磚的下面均墊砌三層襯基石,外部基石露出地表一層,內部基石露出地表二層。城牆頂部海墁一層大城磚。建成後的城牆,高約11
米,頂寬約15米,牆基寬約18米。其城牆外壁呈不同的傾斜度,城磚層層疊砌,形成階梯效果,而內側壁則比外側壁略微陡峭,並設有上下城所使用的馬道。內
側邊緣築有女牆,其下部的方洞用作排水;外側邊緣築垛口,垛牆下部的方洞用於防御。

旗杆石
瑞典人奧斯伍爾德·喜仁龍在他那本著名的《北京的城牆和城門》中寫到:“縱觀北京城內規模巨大的建築,無一比得上內城城牆那樣雄偉壯觀。初看起 來,它們也許不像宮殿、寺廟和店鋪牌樓那樣賞心悅目,當你漸漸熟悉這座大城市以後,就會覺得這些城牆是最動人心魄的古跡———幅員廣闊,沉穩雄勁,有一種 高屋建瓴、睥睨四鄰的氣派。……這些城牆無論是在建築用材還是營造工藝方面,都富於變化,具有歷史文獻般的價值。”

經歷各個歷史時期,北京的城牆幾乎都已不存,崇文門至東便門之間這段綿延3華裡長的明城牆,便顯得彌足珍貴。2002年,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騰 退工程被列入北京市政府當年為群眾擬辦的60件實事之一。為保護北京古都風貌,市政府投入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對明城牆進行了全面修繕。修繕 工程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城牆的歷史原貌為原則,按照保留現狀、恢復原貌、維修險情、加固殘狀、適當復建的做法,使城牆恢復為連續的整體。牆體外側修復,全部 使用了社會各界捐獻或收集的舊城磚。2003年9月,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一期工程竣工。
順著草坪中的石板路,沿城牆從崇文門往東一路走去,可以看到當年京奉鐵路(北京———遼寧)上的第一座信號所。一般人知道京奉鐵路,是從張作霖
在這條鐵路坐火車回沈陽被日本人炸死的故事中聽說的。京奉鐵路原名叫做關內外鐵路,1907年時改稱京奉鐵路。北京的正陽門車站是起點,終點是奉天城(沈
陽)車站。干線全長842公裡。19世紀末,英、俄曾為這條鐵路修建的貸款權進行過激烈的爭奪。最終,英國在1898年與清政府簽訂了借款合同,進而控制
了該路的路權。1912年,京奉鐵路全線建成通車。2002年9月,在明城牆遺址公園的建設施工中,發現了一段正陽門至東便門的鐵軌。現在這段鐵軌就安放
在當初挖掘的原址上,到遺址來參觀的游人都可以看到。京奉鐵路信號所是1901年與建前門火車站同年,由英國鐵路工程師金達設計建造的。現在,這座已經有
100多年歷史的兩層小樓還保存的很完好,其中的大部分設施仍保留著當年的原貌。

東便門角樓全景
明城牆遺址的東頭是我國目前惟一尚存的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樓建築———東南角樓。東南角樓是北京內城東南轉角處的箭樓,始建於明正統元年,四年 後竣工,至今已有560多年。角樓通高近30米,設有144個射箭孔窗。是古代軍事防御用的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時,角樓曾被攻陷。這裡也記 錄下了中國人民百年來抗擊外侮及飽受屈辱的歷史。1982年,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就在和東南角樓相連的西側城牆上,還有一處和鐵路有關的建築———火車券洞。這是1915年6月,為修建“京師環城鐵路”,拆了城牆上最靠近角 樓的一座墩台,在城牆上開了一個洞改建成的。這個洞高8.2米,寬9.2米,深7.4米,是按中國傳統的拱券式門洞修建的。後人說這個洞破壞了城牆的完 整,可畢竟火車進入人們的生活,是一種時代的進步。這個洞也是一段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京師環城鐵路於1916年1月1日通車。火車從東便門經朝陽門、東 直門、安定門、德勝門直達西直門車站。東南角樓處的火車券洞,是我們目前還能看到的有關京師環城鐵路的惟一留存。

修復後的明城牆遺址,已經成為一個免費向市民群眾開放的公園。一年四季,草綠花香。每年的秋天,這裡都會舉辦北京明城牆文化體育節。2004年 9月舉辦第二屆時,剛剛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舉重運動員劉春紅、唐功紅和國家舉重隊的教練,還有參加了奧運火炬傳遞的BTV著名主持人徐滔、“宏志 班”所在的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生等人都來到晚會演出現場,和上千名群眾一起聯歡。那一天,明城牆遺址公園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