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科學家分享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

地理雜談

導讀拉馬克裡希南1952年出生於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國國籍。1971年在印度巴羅達大學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976年在美國俄亥俄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6年至 1978年在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獲生物學研究生學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魯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後。1999年至今在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施泰茨1940年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1966年在哈佛大學獲分子生物學和生 ...


拉馬克裡希南1952年出生於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國國籍。1971年在印度巴羅達大學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976年在美國俄亥俄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6年至 1978年在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獲生物學研究生學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魯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後。1999年至今在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1966年在哈佛大學獲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做博士後,1970年至今為耶魯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結晶學。

約納特1939年出生於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來大學獲學士學位,1964年在希伯來大學獲碩士學位,1968年在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獲X射線晶體學博士學位,1970年她組建了以色列第一個蛋白晶體學實驗室,目前在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工作。約納特曾因細菌抗藥性方面的研究於2008年獲歐萊雅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據新華社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美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三位科學家將平分諾貝爾化學獎獎金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獲獎原因:破解蛋白質合成之謎瑞典皇家科學院說,拉馬克裡希南、施泰茨和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獎,核糖體是進行蛋白質合成的重要細胞器,了解核糖體的工作機制對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義。核糖體是生命細胞內的蛋白質生產者。三名獲獎者在各自漫長旅途上尋獲“金鑰匙”,成功破解蛋白質合成之謎的“最後一塊碎片”。榮耀久違:第四位化學獎女得主拉馬克裡希南1952年出生於印度金奈,目前持美國國籍;施泰茨1940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約納特1939年出生於耶路撒冷。在約納特之前,諾貝爾化學獎只有3名女性得獎人,而且從1964年英國女生物化學家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獲得該獎項之後,就再無女性上榜。人物特寫拉馬克裡希南:造“尺子”的人據新華社電 拉馬克裡希南以一把“尺子”分享諾貝爾化學獎三分之一獎金。評審委員會說,拉馬克裡希南所造“尺子”令核糖體研究得以精確測量一些數值,從而突破先前局限。發布會現場幾名專家說,核糖體研究“相當復雜”。為獲取先前難以獲取的生物信息,3名獲獎者皆巧妙設計了不少“把戲”,而拉馬克裡希南的“尺子”便是其中之一。得知自己獲獎時,拉馬克裡希南的第一反應是:“這是個玩笑吧1他隨後告訴瑞典廣播電台記者,自己還沒來得及把這消息告訴妻子。施泰茨:解決“相位問題”據新華社電 評審委員會說:“施泰茨1998年成功解決(這一研究中的)‘相位問題’(phase problem)。”施泰茨利用X光結晶學和分子生物學摸清蛋白質及核酸的構造和運行機制,有助於人們理解基因表達、復制和重組。施泰茨告訴德新社記者,接到來自瑞典的通知電話時,他正打算去體育館健身。“電話那頭建議我別去健身,因為接下來會有不少電話找我。”約納特:孤獨的旅行者據新華社電 約納特在20世紀80年代率先對核糖體展開深入研究,就像一名“孤獨的旅行者”。約納特告訴大家,得知獲獎,她“非常、非常開心”。過去幾十年研究過程中,“每當有所發現,感覺都妙不可言”。約納特1939年生於耶路撒冷一個貧窮猶太人家庭。她的父母幾乎沒受過教育,但支持女兒好好念書。新聞背景近年化學獎得主以下是20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2008年,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釘沙爾菲和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這三位科學家因在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方面作出貢獻而獲獎。2007年,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因在表面化學研究領域作出開拓性貢獻而獲獎。2006年,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幢研究領域作出貢獻而獲獎。2005年,法國科學家伊夫·肖萬、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因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領域作出貢獻而獲獎。2004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因發現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而獲獎。2003年,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裡克·麥金農因在細胞膜通道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而獲獎。2002年,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學家維特裡希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識別和結構分析的方法而獲獎。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與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們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另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巴裡·夏普萊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據新華社)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