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

地理雜談

導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彙處。莫高窟的492個大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中文名稱:莫高窟 英文名稱:Mogao Caves 編號: 200-004 莫高窟於1987年12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入訊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又� ...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彙處。莫高窟的492個大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中文名稱:莫高窟
英文名稱:Mogao Caves
編號: 200-004

莫高窟於1987年12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入訊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的崖壁上。敦煌市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東鄰安西,南接阿克塞,西北接新疆,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邊緣地帶。敦煌最初立郡於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為漢河西郡之一,史曾稱“三危”、“瓜州”。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敦煌地處絲綢之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以藝術形像宣傳思想的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

莫高窟最初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元代(公元1271~1368年)基本結束,其間經過連續近千年的不斷開鑿。南北長1600余米,上下共五層,最高處達50米。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飛天塑像4000余身。

敦煌石窟藝術是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的立體藝術,古代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化了外來的表現手法,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俗的佛教藝術品。

莫高窟現在的492個洞窟中,有形式多樣的禪窟、殿堂窟、塔廟窟、影窟等形制。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它是設置宗教雕塑和壁畫的神殿,是僧侶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的外來形式的窟形,到隋唐時期開始消失。隋唐時期的石窟,典型的形制是平面方形,覆鬥頂,後壁一龕。唐代後期以至宋元,壁畫佛龕又被洞窟中央的佛壇所代替,騰出一整塊石壁繪制大型壁畫。

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采,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釐米左右(善業泥木石像)。莫高窟現存彩塑2400余身。其造型從北魏前期的粗壯而逐漸演變為後期的清瘦。隋唐以來,出現了七至九身彩塑的群像,藝術風格又趨向雍容華麗。

莫高窟的壁畫也非常引人注目。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

光緒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發現砌封於隱室中滿貯從三國魏晉到北宋時期的經卷、文書,織繡和畫像等約5萬余件。文書除漢文寫本外,栗特文、佉盧文、回鶻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寫本約占六分之一。文書內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門雜文的宗教文書,文學作品、契約、賬冊、公文書函等的世俗文書。此後又由此發展出著名的“敦煌學”。敦煌學經過近百年的研究,在學術、藝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藝術之美、文化內蘊之豐富以及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遺產價值

敦煌石窟藝術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是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藝術寶庫。從石窟內建築、彩塑、壁畫形式風格的演變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接受了外來的表現手法,並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加以融化吸收,使它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形式,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俗的佛教藝術品。莫高窟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珍貴資料,是人類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另外,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對我國古代文獻的補遺和校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圖片來自《華夏地理》2006年7月號《探索大敦煌》)

相關閱讀:莫高窟、榆林窟藝術品欣賞 >>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