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雁蕩山地質公園

自然地理

導讀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主要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300公裡,距溫州70公裡。地質公園總面積294.6平方公裡,包括三個園區。主園區包括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西石梁洞、顯勝門、仙橋—龍湖、羊角洞等景區,東園區包括方山、長嶼硐天,西園區為楠溪江。雁蕩山屬大型濱海山岳風景名勝區,最高海拔1056.6米。 雁蕩山是 ...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主要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300公裡,距溫州70公裡。地質公園總面積294.6平方公裡,包括三個園區。主園區包括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西石梁洞、顯勝門、仙橋—龍湖、羊角洞等景區,東園區包括方山、長嶼硐天,西園區為楠溪江。雁蕩山屬大型濱海山岳風景名勝區,最高海拔1056.6米。

雁蕩山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岩)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文質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館。雁蕩山一山一石記錄了距今1.28億年-1.08億年間一座復活型破火山演化的歷史。雁蕩山地質遺跡堪稱中生代晚期亞歐大陸邊緣復活型破火山形成與演化模式的典型範例。它記錄了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完整地質演化過程,為人類留下了研究中生代破火山的一部永久性文獻。

火山噴發各期岩層圖結

球泡流紋岩

雁蕩山以銳峰、疊嶂、怪洞、石門、飛瀑稱絕,奇特造型,意境深邃,無不令人驚嘆,素有“寰中絕勝”,“天下奇秀”之贊譽。雁蕩山不附五岳、不類他山,而又獨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銷魂”、“一景多變、變換造景”、“觀山景、品海鮮”。古人雲:不游雁蕩是虛生,今人雲:不游夜雁蕩是虛生。

世界地質公園雁蕩山是世界罕見的早白堊紀復活型破火山,流紋質火山岩在外動力作用下形成疊嶂、銳峰、柱峰、方山、石門、岩洞等組合,稱為雁蕩山地貌,有別於我國花崗岩岩石地貌(如黃山)、碳酸岩岩石地貌(如桂林山水)和砂礫岩岩石地貌(如丹霞山、福建泰寧地質公園)。

嶂峰洞谷湖瀑層層迭進回環曲折,卻又渾然一體,山外近有江南綠野平疇鋪墊,遠有東海萬傾碧波襯托,四季輪回晝夜變幻,雁蕩山集山水美學、歷史文化、地質奇觀於一體,是中國罕見的風景名山、文化名山、科學名山。

世界地質公園

2005年2月12日凌晨一刻,喜訊從法國巴黎傳來,以“天然的破火山立體模型”著稱的雁蕩山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躋身“世界地質公園”行列。

全球共有77家地質公園參加此次評選,競爭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經過專家嚴格評審,雁蕩山國家地質公園以全球典型的早白堊紀復活型破火山獨特地質地貌和重大科研價值引起了聯合國評審專家組的濃厚興趣和高度評價,成功入尋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自然公園的一種,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並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自然區域,對該地區乃至全球地質歷史、地質事件和形成過程具有重要的對比意義和研究價值,並具有極高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觀賞價值。評選世界地質公園首先要通過國土資源部的審核,然後世界地質公園評審會的專家要親自到現場考察,最後一關最嚴格,由評審會全體專家打分,考核的指標多達30多項,包括地質遺跡資源的獨特性、組合情況、地質意義和科學研究價值等。雁蕩山是中國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

雁蕩山火山生命史

早期火山噴發-火山碎屑流

破火山塌陷-局部蒸汽岩漿爆發

破火山復活-熔岩溢出和侵出

火山再次局部噴發

晚期火山噴發-火山碎屑流

破火山再次塌陷-岩漿侵出

破火山抬升與剝蝕

雁蕩山曾經是爆發的火山,最早爆發於中生代早白堊紀。中生代屬於地質年代的第4個代,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6700萬年前。這是地球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時代,脊椎動物開始全面繁榮,爬行動物在海陸空都占據統治地位,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中生代按先後次序可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3個紀。雁蕩山最早爆發時間為1.28億年至1.08億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的早白堊紀。所謂復活型破火山,是指雁蕩山經歷了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完整過程,在一億多年的過程中火山原始地貌改變,留下火山遺跡。

推薦閱讀:華夏地理論壇網友mirage2000圖文作品《東南第一山——雁蕩山》 >>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