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年節介紹

民俗

導讀藏族年節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域的不同,表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並且在藏族年節文化中蘊含著深邃的內涵,它的系統性、多樣性、喜慶氣氛,充分地顯示了藏民族務實求真,誠摯友愛,內聚親合的精神和性格。 ●燃燈節 藏語稱“葛登阿曲”,藏歷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燈節。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在這天圓寂。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頂均要點亮無數盞燈,轉經隊仁川� ...

藏族年節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域的不同,表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並且在藏族年節文化中蘊含著深邃的內涵,它的系統性、多樣性、喜慶氣氛,充分地顯示了藏民族務實求真,誠摯友愛,內聚親合的精神和性格。

●燃燈節

藏語稱“葛登阿曲”,藏歷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燈節。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在這天圓寂。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頂均要點亮無數盞燈,轉經隊仁川流不息,信徒們紛紛反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爐,祈祝神佛為自己帶來好運,來年風調雨順。

●春播節

又叫播種節、試種節,是給第一次學耕地的小牛套上軛木,試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個吉祥日舉行。

在春播節前三四天,各家要釀造青稞酒並給牲畜准備好裝飾品。到春播節那天日出之時,由一個當年屬相的婦女和幾個老農民,穿上節日盛裝,將准備好的茶酒、經幡、香爐帶到破土耕地之處祭祀土地神、農業神,然後回村寨。

這時,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著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牽著耕畜一起來到准備開耕的那塊耕地上。大家歡歡樂樂地分成幾攤子,喝茶飲酒。茶酒之後,由幾個男人在開耕之處燒香、豎經幡、高唱頌詞、祭祀神靈,准備試耕。一般說來,每戶帶來一對耕牛,由該戶主婦向天敬酒三次,在耕牛腦門上抹三道酥油,以示吉祥。新耕的第一犁,由當年屬相的婦女撒出吉祥種子,然後開始翻耕。敬神儀式之後,還要舉行跑步、角力等娛樂活動。

●阿壩藏區新年

阿壩藏區地處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交界的橫斷山脈,現名為阿壩藏族自治州。由於此地地處交通要道,多民族雜居於此,因此阿壩藏區的新年呈現出多種文化的格局。

阿壩的藏族,可分為草地藏族和嘉絨藏族,其年節以這兩地藏族最為典型。

○草地藏民節

草地藏民節,當地又叫藏歷年,是阿壩草地藏族傳統的新年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初舉行,為期一個星期左右。

節日前,每家每戶都要打掃衛生,並按照當地的習慣,在太陽快要下山時,將污水、髒物一律往西邊倒掉,表示讓一切不吉利、不利於人們身體健康的東西隨日落而消失。然後各家釀青稞就,做油餅、奶餅,准備血腸、肉腸、鮮奶子和手抓肉等節日食品。大年初一,家家戶戶的女主人必須在天剛亮時起床,帶上水桶到河邊、井池背水,背回來的水,要放一些鮮奶子,用這種水給全家人洗臉洗手。梳洗完畢,大家興致勃勃地玩“龍燈”,燒柏香,祝願當年水草豐茂,牲畜肥壯,接著全家聚餐。飯前,每人必須先吃點糌粑面,表示自己是吃糌粑的人,不忘祖宗。

此地新年的頭三天,村塞裡的人一般不外出,大家聚集在一起觀看“跳神”。“跳神”是一種宗教色彩很濃的舞蹈,參加者頭戴面具,身穿法衣,在鐃、鈸鼓、鑼、海鏍等樂器伴奏下,跳一陣,休息一陣,直到將神靈鬼怪的種種情節跳完。另外,男女青年則歡天喜地地隨著鑼鼓、笛子、二胡等樂器的節拍歌舞。三天後,人們扶老攜幼,走村串寨,彼此登門拜年祝賀。

按照當地傳統習慣,節日間,姑娘們和大嫂經常結伴“搶”男子的東西吃,男人們不得表示任何不滿和反抗。有的村寨的青壯年還展開“奔牛”活動,比賽時,兩人相距兩米左右,抬一條犛牛繩;中間作一個標記,誰將對方拉過標線為勝。夜間,村寨男女多聚集在村外,歡歌喜跳。

○嘉絨藏區年節

嘉絨藏族主要分布在大小金川流域,自稱嘉絨哇。並且依地區不同而稱呼各異如汶川原瓦寺土司所屬嘉絨藏族,自稱為德布利,四土的則自稱為“壟巴”或“壟巴布”,理縣五屯的則自稱為喜卡布等等,因而在嘉絨藏族中,年節文化也各放異彩。

在嘉絨藏族聚居的土司區,每年的十月十三和冬月十三要過糌粑年。早晨吃糌粑茶、肉,休息一天。第二天用蕎面包糌粑肉包。第三天,也吃糌粑(平時不吃);熬茶,一般沒有酥油。並且還吃冷燒麥面餅。第四五天,送羊,熏煙祭墳。

黨壩十一月十三也過年,敬奉“阿美日各”神,據說此神是一男一女。

小金藏族冬月十三也過年。據說古時惡鬼(期侖布)吃人,有一老婦生有一子,三天後能吃能說。後來吃得多了,養不起,就送到山林中去捕食野獸。此孩長大後,力大無比,打死了惡鬼,群眾要選他為王,國王也讓位給他,他不肯,還是老老實實做自己的平民,為百姓除害造福。

因此每月十二日晚,二三日晚,家家以面做羊頭,家裡有幾人就做幾個,十二日晚打掃廚房衛生後供在廚房內,另以面印日月星形,放置酒內。到第二天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各家在房頂熏煙祭奠這位英雄。在嘉絨的宅壟、汗牛、丹巴等地,都在冬月十三過年,紀念他,並且,在紀念時還專門念一種經文。

●白馬山寨火把節

火把節是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在彝族中,火把節不僅盛況家前,而且被視為新年的開始。白馬藏族與彝族、羌族等民族相處一地,因此其節日文化中的火把節獨具一格,被視為藏族年節中的重要一支。

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白馬山寨裡的男女老少排著火把的長龍,一路高呼著,彎彎曲曲地穿過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們要用火把驅除邪氣,祈求吉祥和幸福。在白馬山寨,點燃第一支火把很有講究,要依照農歷年號屬相,推舉最年長的阿尼(爺爺——白馬藏語)承擔。屆時,老阿尼最先點燃火把緊跟著。眾人一邊跑,一邊高喊著:“喔一把”。若是兩寨相鄰,兩隊火把往往向中間靠攏,並行揉雜,然後旋成一圈兒,人們就在中間載歌載舞,歡呼雀躍。

●冕寧藏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四川冕寧藏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中旬舉行。據稱他們正月不過新年,真正的過年節是六月的火把節。關於火把節的來歷據當地傳說:以前有個人六月中旬變成逆龍,並要把四山環繞之地變成大海。為了保地,大家就從早晨開始追趕逆龍,趕到天黑時就打著火把趕,最後把逆龍趕到了灌縣,並把它栓在二王廟下,因怕它再作怪,便決定每年趕一次,而且一定要殺牲見血。這樣年復一年,演變成現今的火把節。

火把節期間,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羊祭祀火神。入夜全寨的人都將自己准備的火把點燃,扔到村寨中心的曬場上,霎時間,火光衝天,十分壯觀。年輕人把節前收集篩選好的朽木粉末撒到火把堆上,玩起“耍火把”的游戲。青年男女在火把節之夜對歌,跳舞,娛樂狂歡,通宵達旦。

據說最早的火把節是人們點起火把莊稼地轉悠,燒死莊稼地裡的蟲害,使來年農業得到好的收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老的火把節便成了人們的火神祈求豐收的傳統節日。直到現在,點火把滅蟲和蚊子,仍然是冕寧藏族防治農業病蟲害和預防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藏族“六月六”歌舞會

“六月六”歌舞會藏語稱“周格勒柔”,顧名思義,是一種以歌舞為主的文藝盛會。有的地方尚稱“周格麻則”,意為六月練兵。因為“六月六”歌舞會起源於吐蕃軍隊的六月練兵。據傳,吐蕃時期,吐蕃軍隊長期駐扎在甘肅、青海,因高原上氣候寒冷,就利用每年夏季的最佳時節——藏歷六月進行訓練軍隊。主要進行射箭、賽馬、武術等項目,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事過境遷,這一練兵活動逐漸演變成為群眾性文體娛樂活動,以致成為今天所進行的“六月六”歌舞會。

每逢藏歷六月,草原上牧草茂盛,牛羊肥壯,此時便舉行一年一度的“六月六”歌舞會。“六月六”歌舞會一般在藏歷六月六日舉行,有時早幾日,有時遲幾日,視情況而定。歌舞會原則上進行一天,但現在一般進行兩三天不等。

每當“六月六”歌舞會臨近,人們就習慣地來到風景秀麗,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或選在蔥郁茂盛的樹林裡,各自選擇滿意的地點,下帳房,挖鍋灶,宰牛羊,安營扎寨。

歌舞會正式開始這天,男女老少一大早就興高采烈地趕到會常大家身著素日舍不得穿的鑲有水獺皮邊,用各色綢緞做面子的藏袍,婦女們還戴著插有各色小花的大禮帽,腰系彩色腰帶,佩帶著金銀飾口。頓時,整個歌舞會場成了藏族服裝展覽會。整個會場歌聲四起,一個個男女歌手無不亮亮歌喉,即使五六十歲的老太太和八九歲的小姑娘也不甘示弱。小商販臨時搭起的商店、飯館、小攤,在這塊“風水寶地”上也大顯身手。素日字根表的草地或寂寞的樹林頓時變成了繁榮的鬧市:人歡馬叫,人流縱橫,到處是歌聲和笑聲。

●雪頓節

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一年一度的西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雪頓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隨著歷史發展,後來雪頓節的活動內容逐漸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藏戲節”。

●那曲賽馬會

在所有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以賽馬和比武的方式選拔領袖,在征戰頻繁的遠古年代是屢見不鮮的。生活在高原特殊自然環境中的人們,行動離不開馬匹,從事艱苦的征戰更離不開馬匹,由此藏族人民在原始的日常生活中培養起對馬的濃郁情感,把馬神聖化、神靈化,認為馬能決定部族命運和部族領袖。建立在對馬的濃郁信仰之上,藏區形成了許許多多的賽馬節,其中那曲賽馬節規模最為盛大。那曲賽馬節,藏語叫“達窮”,是藏北規模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公歷八月一日舉。節日期間,賽馬場子上彩旗飄動。比賽開始時,騎手們牽馬進入賽場,繞場一周後,再牽到指定地點。到達起點,騎手們便上馬整裝待命,發令聲一響,他們揚鞭策馬,疾馳狂奔,衝向終點。這一傳統節日近年來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除賽馬、射箭和馬術表演等傳統項目外,增加了舉重、拔河、說唱格薩爾等活動,同時還舉行大型物資交流會。

●望果節

這是藏族人民慶祝豐收的節日。“望”藏語意為“田地”,“果”是“轉圈”,“望果”就是“轉地頭”。這個節日流行於山南、拉薩、日喀則等農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農作物成熟之際舉行。望果節,迄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歷史,最早流行於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帶。最初的“望果”活動是一種祭祀神靈以祈豐產的儀式,一般是以村落為單位繞本村土地轉圈,前有苯教巫師領隊作法以收“地氣”。8世紀後期,藏傳佛教寧瑪派興盛,“望果”活動帶有寧瑪派色彩,須念咒語以祈佑豐產。14世紀始,格魯派漸居統治地位,“望果”活動便滲透了格魯派色彩,游行隊伍之前要舉佛像,背經文。從那時起,“望果”活動成為藏族固定的傳統節日,逐漸增加了賽馬、射箭、唱藏戲等內容。現在過望果節,男女老少身著新裝,抬著用青稞、麥穗搭成的“豐收塔”,敲鑼打鼓,唱著歌曲繞田邊地頭轉圈。這天,人們不僅賽馬、射箭、唱戲、歌舞,而且還進行豐盛的郊宴。

●薩嘎達瓦節

藏歷四月稱“薩嘎達瓦”,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藏歷鐵猴年薩嘎達瓦月七日在藍毗尼林國降生,鐵龍年薩嘎達瓦月十五日在那城圓寂。藏俗把這個月視作造化大的月份,廣大僧俗大眾進行各種佛事活動。按傳統,特別在薩嘎達瓦月前半個月,僧人自不必說,廣大民眾也有戒殺生,戒肉食,個個虔心轉經朝佛的習俗。大昭寺、小昭寺、布達拉宮的帕巴拉康等處,分別獻上千供,對主尊一律塗金,供佛燈。到15日早晨,朝聖人群首先在大小昭寺向釋迦雙尊和三位大慈大悲菩薩分別獻上哈達,添燈供佛,禮供完畢,沿習慣的轉經路開始轉經,途經藥王山、羅布林卡、德吉林卡、布達拉宮,中午到達龍王潭。轉經群眾一邊轉經,一邊在轉經路旁的山頭瑪尼堆上焚香祭神,並按慣例沿路行善接濟乞丐。帶著茶酒和食物的轉經人群,中午在龍王潭乘牛皮船游湖、宴樂,並有囊瑪行會參加彈唱、跳舞,增添歡樂氣氛。游湖結束後,人們又繼續踏上未完的轉經路程。


精選文章: 民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