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質構造孕震形勢圖

自然地理

導讀為了更好地普及地震地質知識, 我們特作此圖。這裡我還想用幾句通俗易懂的話簡單地解釋一下。 (1)一根三股擰在一起的繩子,突然斷了其中一股,還要拉與原來一樣大小的力,未斷的那兩股上於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載荷,這一份附加力很可能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換句話說,本來還需積聚若干年才能達到發震(岩石發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動)的臨界剪切 ...

為了更好地普及地震地質知識, 我們特作此圖。這裡我還想用幾句通俗易懂的話簡單地解釋一下。

(1)一根三股擰在一起的繩子,突然斷了其中一股,還要拉與原來一樣大小的力,未斷的那兩股上於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載荷,這一份附加力很可能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換句話說,本來還需積聚若干年才能達到發震(岩石發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動)的臨界剪切應力,由於5.12汶川大地震及其後的眾多余震多了一份附加力而提前達到了。所以,潛在孕震區就是附加力較高的區域,即今後幾年重點的防範區域。

(2)松潘-甘孜地塊像一個巨大的抽屜,兩邊是水平走滑斷層(北邊的昆侖山斷裂和南邊的鮮水河斷裂, 前端是龍門山推覆(斜衝)斷裂。過去兩千年,這個“抽屜”的前端被堅硬的彭灌雜岩頑強地抵著,龍門山中部相對穩定。5.12那天“抽屜”的前端向東猛衝了幾米,“抽屜”兩側的走滑運動今後也要跟上,以免落後。加之西邊的青藏高原還緊緊地在後面推著,前拉後推, “抽屜”那有不動之理?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