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崩裂出的熔岩流入Kilauea Iki火山口。
(圖片來源:J.P. Eaton,USGS, HVO)
據6月20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報道說,利用夏威夷Kilauea Iki熔岩湖特殊環境所作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熔岩處於高溫的情況下,其鐵分子中所含的具有些微不同質量的原子(即不同的同位素)在新結晶熔化和形成之間狀態時有離析的傾向。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使人們追蹤岩漿的歷史及地球乃至其它行星上火成岩的形成史成為可能。
過去,大多數的研究人員認為,包括大多數金屬在內的許多元素的同位素,在熔化和新形成的結晶間態中沒有明顯的餾分現像。但是,Fang-Zhen Teng及其同事揭示,鐵元素是一個例外。他們所觀察到的鐵同位素中的差異可用於繪制該地區岩漿過程及岩石形成的歷史流程圖。在一則相關的Perspective中,Stefan Weyer探討了有朝一日,人們將如何在分析行星形成和分化的來龍去脈時,用這一發現來解釋其它天體上的(如月球和火星)鐵同位素組成間的差異。(來源:EurekAlert!中文版)
(《科學》(Science),Vol. 320. no. 5883, pp. 1620 - 1622,Fang-Zhen Teng,Rosalind T. He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