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瑞典

景點

導讀 ●沒有“美女”的麗人之國 Beautiful but Independent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和英格烈·褒曼(Ingrid Bergman)兩大世界明星吧。嘉寶被影評界稱作“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性”。兩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褒曼在中國更是家喻戶曉。這兩位被公認的美女都來自瑞典。 始於1951年的“世界小姐”大賽,瑞典的選手哈孔森獲得了首屆美女皇後。在隨後 ...

●沒有“美女”的麗人之國

Beautiful but Independent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和英格烈·褒曼(Ingrid Bergman)兩大世界明星吧。嘉寶被影評界稱作“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性”。兩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褒曼在中國更是家喻戶曉。這兩位被公認的美女都來自瑞典。

始於1951年的“世界小姐”大賽,瑞典的選手哈孔森獲得了首屆美女皇後。在隨後的50年競選中,瑞典參選者以美貌和智慧摘走了5個桂冠。

有一本《德語速成》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據一份歐洲地區的調查顯示,瑞典女性是歐洲最美麗的,其次是德國女性。

在美國,走過十條街未必能碰上一位金發碧眼。在瑞典,滿街幾乎都是金頭發藍眼睛的MM。到過瑞典的人都會感嘆這是一個美女之國,還為她們起了個名字“Swedish Blonde”(瑞典金發女郎)。

不過,在瑞典,人們並不認可美女之國的稱呼。在他們看來,世界上不存在我們俗稱的美女,男女是絕對平等的。

最近,在中國媒體上掀起了一陣“中國式美女標准”的大討論。如果把這種活動告訴瑞典人,他們會一笑置之。近年來,在瑞典,以外貌為標准的各種形式的選美活動早已悄悄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為了嘩眾取寵的女性整容服務也極少有人問津。

選美活動或用女性性感廣告來吸引觀眾視線都會被女權組織視為“對婦女的歧視”。她們認為,婦女不是男性用來欣賞的“美麗藝術品”。這種觀念雖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於各個國家,但能夠廣泛深入人心的還要數瑞典。

瑞典是“性解放”運動的先驅。這裡的“性”是指性別。在我們掀起去韓國改變形像的運動,以為一旦有了漂亮的外形就可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時,在瑞典的馬路上,明星般的美女自己抗著箱子喘著粗氣,在養老院,天使般的美女在細心地照料老人,在圖書館,模特般的美女捧著一厚疊歷史書。我們的眼神不由從欣賞轉變為敬佩。

為了做本期的特別策劃,我們邀請了剛從瑞典來上海的安娜女士來我們雜志社聊聊。當她出現在我們位於延安西路雜志社的時候,我們有些吃驚,她是從魯班路騎自行車來的。

沒啥可說的,大家都確信,瑞典只有獨立而美麗的女性,沒有傳統上的美女。

●沒有酗酒的伏特加之國

Vodka Country without Alcoholics

在北美生活時,由於工作關系,每月都會免費收到像“時代周刊”“商業周刊”等各種雜志,只有一份月刊是我們自己花錢訂閱的,這就是“WIRED”雜志。每次收到這本刊物時,首先跳入我眼簾就是那個封底的設計。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廣告,一只筆直的酒瓶,一個“Absolut”字,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題。我不喝酒,出於專業的好奇,我想了解這個品牌。後來逐步知道,它是來自瑞典的全球第三大烈酒品牌“絕對伏特加”。

截止2004年3月,已經有十億瓶“絕對伏特加”從瑞典南部的Ahus小鎮銷往世界126個國家。

不過,這個伏特加之國卻是個禁酒之國,酒是不可作為禮物送人的。

瑞典政府為減少酗酒對社會的危害以及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實行極為嚴格的酒類專賣制度。飯店和餐館可以在晚餐時供應少量的酒,價格非常昂貴,因稅很高。含酒精的飲料只能由政府經營的417家連鎖店和580個地區代理商銷售。並禁止向20歲以下的年輕人或明顯受酒精和其他類麻醉品影響的人售酒。

●沒有意識到的音樂之國

The Lost Country of Music

瑞典的領土面積為44.99萬平方公裡,人口約890多萬。全國人民加起來可能還不到上海市常住人口的一半。不過,許多人都不知道,瑞典居然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音樂出口國,僅次於美國和英國。

“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西城男孩(Westlife),後街男孩(Backstreet Boys),超級男孩(N抯ync),席琳狄翁(Celine Dion)以及詹尼弗·洛佩茲(Jennifer Lopez),這些國際音樂巨星或組合雖然來自各國,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其大部分歌曲都是由瑞典人制作的。

瑞典音樂工業的發展早自三十年代,起初是進入德國。隨著歐洲MTV的誕生,國寶級的“阿巴樂隊”(ABBA)將瑞典的音樂帶進了國際舞台。之後, Roxette、Europe、Ace of Base、Rednex、The Cardigans、At the End of the Eighties等一支支音樂創作和演出隊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就了瑞典成為一個音樂之國的呢?首先是她的音樂普及性教育。7歲至14歲的兒童在學校除了接受正常的教育以外,還可以免費選修音樂課,每天練習一兩個小時。對於成人來說,政府更提供了各種資助項目,包括學習音樂、組織樂隊、巡回演出、音樂文化交流等等,這一系列的活動都可以通過向政府申請而獲得經費。當然,瑞典人本身對音樂的熱愛也是一個最基本的因素,而且他們非常勤奮,絕大多數樂隊都是在瑞典國內或歐洲以及北美做了多年巡回演出後才取得成功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在非英語系國家中,瑞典的英語普及率相當高,達到81%,所有的歌曲基本上都是用英語演唱的。

這裡推介一個建於1992年底的5人組合“羊毛衫合唱團”(The Cardigans),他們的音樂總是沉浸在松松垮垮的節奏中,纏纏綿綿的曲調使人品味著那些有閑階級的雅趣。他們不願媒體將他們當作流行樂組合,自認為是搖滾樂隊。其實,也正由於他們那種帶有一點Jazz和Pop混合的獨特風格,使The Cardigans與其它樂隊區分開來。1994年被Stockholm唱片公司納入旗下,發行了《Emmerdale》專輯,被當地權威音樂雜志Slitz評選為“年度最佳專輯”,後來又因好萊塢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主題曲而聲名大噪。

介紹另一名歌手Marit Bergman,她的最新大碟《Baby Dry Your Eye》被瑞典國家電台選為最佳女歌手,並提名今年度的瑞典葛萊美獎。

據我們了解,這幾個組合和歌手都有可能在明年通過瑞典—中國音樂交流活動來中國演出,他們登陸的第一站可能就是上海。

●沒有競爭的休閑之國

Land,life at leisure

如同多數北歐國家一樣,瑞典人生活步調緩慢,很是悠閑,工作雖然重要,但絕對不能凌駕於生活之上。下班後不能趕著去應酬,通常會去散散步,到餐廳去喝杯啤酒、咖啡,或在公園跑步,在自行車道上騎腳踏車,悠然自樂。

水上泛舟是瑞典最美的享受。我們在波羅的海西岸群島間乘船旅行,帆船在海浪中蕩漾,敞篷的游船和豪華游輪東穿西走。你可以選擇半小時、一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市區各島游覽線路,票價在100克朗以內。如果時間再多些,可以選擇大的游輪,花上半天或一天的時間,既游市區各島,也可去外海小島。

一路上我們飽餐海鮮美食,賞盡紅房綠島、碧海藍天、白雲和帆船組成的美麗畫卷。在夏季的傍晚坐船出海,落日余輝中痛飲、歡歌、勁舞,那種美妙的感受一定是上帝給瑞典人最美好的賞賜。當地人說,如果有機會在斯德哥爾摩長住,學習釣魚、駕船出海則是最能體驗瑞典人生活的方式了。

瑞典水多,內陸水面面積占全國面積的9%。斯德哥爾摩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但和威尼斯的浪漫相比,它是典雅秀麗的。筆者個人認為威尼斯是個不折不扣的觀光城市,擺渡人的歌因游人終日不輟,斯德哥爾摩觀光業也興盛,但感覺上更親切、更貼近生活。在斯德哥爾摩過日子,很有一種悠然見南山的自在況味。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