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梵蒂岡

景點

導讀到了意大利,一定要去羅馬,而到了羅馬,則必定要看梵蒂岡。這似乎是意大利導游的一句口頭禪,卻也說出所有到過意大利的游客的一句心裡話。去年3月初的一天,我們隨河北省糧油食品考察團結束了在羅馬的工作議程以後,大家決定到梵蒂岡去看一看,親眼目睹這個袖珍小國的風采。 梵蒂岡是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市內西北角的宗教國家,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僅 ...

到了意大利,一定要去羅馬,而到了羅馬,則必定要看梵蒂岡。這似乎是意大利導游的一句口頭禪,卻也說出所有到過意大利的游客的一句心裡話。去年3月初的一天,我們隨河北省糧油食品考察團結束了在羅馬的工作議程以後,大家決定到梵蒂岡去看一看,親眼目睹這個袖珍小國的風采。

梵蒂岡是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市內西北角的宗教國家,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僅相當於北京故宮五分之三大。它座落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一座山丘上,是一個典型的城中之國。有趣的是,這個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卻是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每年吸引著上百萬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梵蒂岡原本並不是一個世俗國。公元765年,古羅馬法蘭克國王把羅馬城及周邊地區贈送給了羅馬教皇斯提芬二世,此後教皇勢力日益擴張,及至意大利中部地區,羅馬逐漸成了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全國統一,王國收復了教皇的領地,剝奪了教皇的世俗權力,逼教皇退居到梵蒂岡,而教皇則對意大利國王不予承認,也不承認教皇國的滅亡。直到1929年雙方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矛盾才得以解決,於是才有了今天的梵蒂岡城國。

獨立的梵蒂岡城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教皇自稱是“基督在世的代表”,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是天主教的精神領袖,又是梵蒂岡的首腦。在梵蒂岡的國旗圖案上有一段《馬太福音》的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嘗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尼尼花去11年時間建成的傑作。廣場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而成,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他們是羅馬天主教歷史上的殉道者。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高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在廣場兩側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令人好奇的是,站在噴泉之間的圓形白色大理石處,觀望兩側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這是貝尼尼匠心設計的透視效果。

●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教堂位於廣場的西南面。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的,於公元326年落成。16世紀,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教堂,並於1506年破土動工。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意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彼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是傳統而神聖的,它同時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間是耶穌基督;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是格林威治標准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大殿下面有5扇門,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門。如果遇上機會,教徒們就可從右邊的聖門進入大殿,不過這需要25年才有一次。按規定,每隔25年的聖誕之夜,聖門打開後由教皇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其它三門分別是“聖事門”、“善惡門”和“死門”。

●梵蒂岡博物館

通過中門進入能容納5萬人的聖彼得教堂內部,是一座藝術寶庫,這就是梵蒂岡博物館了。

博物館的內部造型奇特,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雕像高居在正門之上。博物館裡展出歷代教皇收藏的藝術品,地上鋪滿彩色大理石和馬賽克鑲嵌圖案,繪畫、地毯、地圖、花瓶和雕塑令人目不暇接。西斯廷教堂的壁畫是博物館最珍貴的收藏,也是眾人不願錯過的地方。天頂畫《創世記》使每個人都久久仰起頭來仔細觀賞。米開朗基羅是第一個在藝術中表現上帝形像的畫家,我們看到上帝頭發花白,身披淡紅色的長袍,只在一揮手之間就分出了白晝和黑夜,造出太陽與月亮。在同一幅畫中,上帝聚精會神地創造世間萬物,他背對著大家,身上淡紅色的長袍沒有遮嚴,以至於露出背以下大半個不應該被我們凡人瞧見的部分,米開朗基羅的這種近於不敬的描繪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大廳的一端是巨幅聖壇畫《最後的審判》,幾乎赤身裸體的耶穌基督挺立在他的寶座前,顯露出他胸前的傷疤,莊嚴地宣告最後的審判。天使吹響喇叭,喚醒墳墓中沉睡的屍骨,屍骨漸漸地重現人的形狀,上升到上帝的面前。大天使手裡拿著兩本書,那本巨大的書上記載著下地獄者的名單,小書上則是獲救者的名單。聖徒們手裡拿著使自己遇難的刑具,神色緊張地等待著宣判,似乎在急著分辯,又好像不大能肯定自己做出的犧牲是否能得到上帝的認可。受審後的有罪靈魂紛紛墜落地獄的火海,頭上長角的卡龍凶狠地把鬼魂一個一個叉下船去。這幅畫是米開朗基羅晚年的作品,表現人類最終的命運,上帝絕對的裁決,也是他對人類命運極為悲觀的反映。

●西斯廷教堂

人們通常不大注意西斯廷教堂大廳兩旁的壁畫,其實它們也是極為珍貴的藝術佳作,敘述摩西與耶穌的生平。不少藝術大師在其中展示了自己的藝術才華。大師之一是波提切利,他畫中的女性具有獨特的風格。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像一陣清風掃蕩了整個大廳的沉悶氣氛,使人們感受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油畫幾乎占了整整一面牆,畫面上一朵朵鮮花紛紛灑落海上,海上波光粼粼,如貝殼般潔白的維納斯浮出海面,飄拂的長發半掩住豐滿的身體,一對相擁的天使吹動輕風把她送上岸,一位手拿紅色衣衫的女子等在岸邊迎接。《維納斯的誕生》宣告世俗之愛從此進入了藝術之中。

出了西斯廷教堂和其他展廳,我順著寬大的樓梯朝外走,頭上一束束桔黃色的燈光映照出黑綠色牆壁上雕刻的精致花紋,盤旋而下的白色傾斜台階是通向外面凡人生活的途徑。走出博物館,走出梵蒂岡城,我看見月亮已經升上來了,清亮的月色推開了四周厚重的烏雲,把光輝灑在羅馬古城之上。


精選文章: 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