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烈度表(2004)

自然地理

導讀(GB/T 17742-1999) 1 、範圍 本標准采用 12 等級的地震烈度劃分。 本標准規定了地震烈度從 Ⅰ 度到 Ⅻ 度的在地面上人的感覺、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現像、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評定指標和使用說明,適用於地震烈度評定。 2 、定義 本標准采用下列定義。 2.1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 2.2 、房屋震害程度 damage ...

(GB/T 17742-1999)

1 、範圍

本標准采用 12 等級的地震烈度劃分。

本標准規定了地震烈度從 Ⅰ 度到 Ⅻ 度的在地面上人的感覺、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現像、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評定指標和使用說明,適用於地震烈度評定。

2 、定義

本標准采用下列定義。

2.1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

2.2 、房屋震害程度 damage degree of building

地震時房屋遭受破壞的輕重程度。

2.3 、震害指數 damage index

將房屋震害程度用數字來表示,通常以“ 1.00 ” 表示全部倒塌,以“ 0 ”表示完好無損,中間按需要劃分若干震害等級,用 0 - 1.00 之間的適當的數字來表示。

2.4 、平均震害指數 mean danmage index

一個建築物群或一定地區範圍內所有建築的震害指數的平均值,即受各級震害的建築物所占的比率與其相應的震害指數的乘積之和。

3 、中國地震烈度表 (見附表)

4 、使用說明

4.1 、用本標准評定烈度時, Ⅰ 度- Ⅴ 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覺及其他震害現像為主; Ⅵ 度- Ⅹ 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現像綜合考慮為主,人的感覺僅供參考; Ⅺ 度- Ⅻ 度以地表震害現像為主。

4.2 、在高樓上人的感覺要比地面上室內人的感覺明顯,應適當降低評定值。

4.3 、表中房屋為未經抗震設計或加固的單層或數層磚混和磚木房屋。相對建築質量特別差或特別好以及地基特別差或特別好的房屋,可根據具體情況,對表中各烈度相應的震害程度和平均震害指數予以提高或降低。

4.4 、平均震害指數可以在調查區域內用普查或隨機抽查的方法確定。

4.5 、在農村可按自然村為單位,在城鎮可按街區進行烈度的評定,面積以 1Km 2 左右為宜。

4.6 、凡有地面強震記錄資料的地方,表列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為綜合評定烈度的依據。

表1 中國地震烈度表

烈度

在地面上人的感覺

房屋震害程度

其他震害現像

水平向地面運動

震害現像

平均震害指數

峰值加速度m/s2

峰值速度m/s

無感

室內個別靜止中人有感覺

室內少數靜止中人有感覺

門、窗輕微作響

懸掛物微動

室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覺,少數人夢中驚醒

門、窗作響

懸掛物明顯擺動,器皿作響

室內普遍、室外多數人有感覺,多數人夢中驚醒

門窗、屋頂、屋架顫動作響,灰土掉落,抹灰出現微細烈縫,有檐瓦掉落,個別屋頂煙囪掉磚

不穩定器物搖動或翻倒

0.31

(0.22—0.44)

0.03

(0.02—0.04)

多數人站立不穩,少數人驚逃戶外

損壞-牆體出現裂縫,檐瓦掉落,少數屋頂煙囪裂縫、掉落

0—0.10

河岸和松軟土出現裂縫,飽和砂層出現噴砂冒水;有的獨立磚煙囪輕度裂縫

0.63

(0.45—0.89)

0.06

(0.05—0.09)

大多數人驚逃戶外,騎自行車的人有感覺,行駛中的汽車駕乘人員有感覺

輕度破壞-局部破壞,開裂,小修或不需要修理可繼續使用

0.11—0.30

河岸出現坍方;飽和砂層常見噴砂冒水,松軟土地上地裂縫較多;大多數獨立磚煙囪中等破壞

1.25

(0.90—1.77)

0.13

(0.10—0.18)

多數人搖晃顛簸,行走困難

中等破壞-結構破壞,需要修復才能使用

0.31—0.50

干硬土上亦出現裂縫;大多數獨立磚煙囪嚴重破壞;樹稍折斷;房屋破壞導致人畜傷亡

2.50

(1.78—3.53)

0.25

(0.19—0.35)

行動的人摔倒

嚴重破壞-結構嚴重破壞,局部倒塌,修復困難

0.51—0.70

干硬土上出現地方有裂縫;基岩可能出現裂縫、錯動;滑坡坍方常見;獨立磚煙囪倒塌

5.00

(3.54—7.07)

0.50

(0.36—0.71)

騎自行車的人會摔倒,處不穩狀態的人會摔離原地,有拋起感

大多數倒塌

0.71—0.90

山崩和地震斷裂出現;基岩上拱橋破壞;大多數獨立磚煙囪從根部破壞或倒毀

10.00

(7.08—4.14)

1.00

(0.72—1.41)

普遍倒塌

0.91—1.00

地震斷裂延續很長;大量山崩滑坡

地面劇烈變化,山河改觀

注:表中的數量詞:“個別”為10%以下;“少數”為10%-50%;“多數”為50%-70%;“大多數”為70%-90%;“普遍”為90%以上。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