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2012時代周刊十大太空時刻

12月11日消息,時代周刊近日評選了本年度的10大太空時刻,其中有些人盡皆知,轟動世界,有些則讓人感到驚奇不已。但不管如何,這是對這一年裡太空探索活動的一次檢閱和年度總結。 1 好奇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好奇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美國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將探測器送上火星表面,但是其中沒有一個能像好奇號這樣身形巨大並且雄心勃勃。這輛和小汽車般大小的火星車於今年8月6日安全降落在火星蓋爾隕坑內。這場火星登陸幾乎被全程直播,引起全世界人們的高度關注。本次著陸過程中首次采用了天空起重機的獨特創新模式,整個過程幾乎像是科幻電影。在降落之後好奇號將開展為期 ...

一周太空圖片

12月1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公布了最新的一周最佳天文圖片,內容涵蓋了極光,金星火山,以及最新版本的月球重力場探測結果等等。 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台安裝了一台名為“一度成像儀”的新型相機,正是這台相機拍攝了這張精美的圖像。這張圖像於12月4日對外發布,展示的是仙後座中的一個宇宙“氣泡”,這個氣泡是由位於其中央位置的一顆大質量恆星的星風“吹”出來的。這顆恆星質量非常大,大致相當於太陽質量的45倍。整個氣泡結構直徑約為10光年,從中央恆星發出的劇烈輻射導致周遭的氣體物質發光,形成一幅奇異的圖景。 北歐挪威上空,纖細的綠 ...

巨型小行星下周接近地球:距地僅690萬公裡

近地小行星“4179 Toutatis”的電腦模擬圖新的模擬圖像(右)與雷達圖像非常相似環球地理訊 12月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一塊巨大的小行星將於下周與地球“親密接觸”。天文學家們正緊張地將目光對准天空,不過這顆被命名為“4179 Toutatis”的小行星不會給地球造成什麼威脅。Toutatis的長度為4.46公裡,寬2.4公裡,是迄今為止靠近地球的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當然,這裡說的“靠近”指的是天文學上的意義。當這塊形似花生的巨石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即12月12日),它與我們的距離是690萬公裡,相當於地球與月亮距離的18倍。那為什麼天文學家們如此期待Toutatis?因為這顆小行星的成分信息,將有 ...

科學家稱閃爍星光或為外星人向地球發出信號(圖)

科學家稱閃爍星光或為外星人向地球發出的信號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報道,當科學家們向資助者游說以爭取研究資金時,你的研究項目最好不要顯得太過令人興奮。人們認為令人興奮的項目往往是那些充滿不確定性的,最尖端的科學,而為科研提供資助的機構則更希望將他們的錢花在那些更有可能產出結果的項目中。正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博士後研究生盧西阿尼·沃克維茨(Lucianne Walkowicz)所說:“基本上你必須先完成一半的工作,這樣才能證明你所做項目的可行性。”那麼按照這樣的標准,沃克維茨近期所從事的這項研究就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資助。她計 ...

好奇號發現火星古代環境或適宜生命存在(圖)

“機會號”還將繼續停留在Matijevic山,了解幾十億年前這些粘土是如何沉降下來的。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美國太空網報道,近日科學家表示,美國宇航局機會號火星漫游車或可能發現某些火星環境曾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證據。2004年1月1日著陸火星的“機會號”火星漫游車以及它的雙胞胎“勇氣號”火星漫游車目前在研究火星奮進隕石坑邊緣的粘土礦床。研究人員表示,對這些粘土的分析暗示著該地區很久以前存在相對中性的水,既不過酸也不過堿。“這是我們首次研究古代火星上的環境條件,“機會號”目前所處的地區化學性質較為溫和,能夠支持生命的存在。”“機會號”項目首席 ...

旅行者1號探測器進入未知區域:接近太陽系邊緣(圖)

這張照片展示的便是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正在考察一片嶄新空間區域的示意圖這張示意圖所展示的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正沐浴在自南向北運動的太陽風粒子之中。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所屬的旅行者-1號飛船已經抵達太陽系邊緣一個未知的嶄新區域,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它在最終進入恆星際空間之前所要穿越的最後一個屏障。科學家們將這個嶄新的空間區域比作帶電粒子的磁場公路,因為在這裡,太陽的磁力線和恆星際的磁力線相互連接在一起。正是這種連接讓源自太陽系內部的低能粒子可以向外逃逸,同時讓一部分源自外部空間的高能帶電粒子得以 ...

百萬光年外發現迄今最明亮最清晰星系(圖)

科學家發現的一個超級明亮並且清晰的星系,被形像地稱之為“閃亮星系”這個星系距地球數百萬光年,被科學家命名為“ESO 318-13”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發現一個超級明亮並且清晰的星系,被形像地稱之為“閃亮星系”。這個星系距地球數百萬光年,被科學家命名為“ESO 318-13”,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明亮的星系之一。ESO 318-13由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內部恆星亮度和清晰度極高,幾乎可以數清楚。星系內大部分區域都是空曠區,恆星所占的空間很校如果塵埃不多,星系基本上呈透明狀,允許來自背景的光線穿過。這導致星系出現“重疊”現 ...

超級地球液態金屬海洋可形成保護生命磁場(圖)

研究顯示超級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可能將一些金屬熔化為液態,這種機制有可能導致磁場的產生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天文學家們將那些質量比地球大,但是遠小於木星或海王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的系外行星類別歸為“超級地球”行列。現在科學家們認為這類系外行星上可能擁有液態金屬的“海洋”以及可以保護生命存在的磁層。實驗室測試顯示,在超級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熱量和壓強狀況下,氧化鎂和其它一些在類地行星地幔中常見的礦物會轉變為液態金屬形態。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理解超級地球上的環境條件,包括判斷其是否有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科學家們將一份氧化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