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三峽蓄水175米 入庫沙量少於設計

上游水電站攔蓄泥沙 退耕還林控制水土流失 入庫沙量較設計減少60%泥沙淤積是三峽工程設計建設者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昨日三峽工程首次蓄水至175米後,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峽庫區泥沙淤積大大好於預期。鄭守仁介紹,從三峽工程135米、156米、175米的三次蓄水的運行、監測等情況來看,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明顯小於當初設計的預期。自 2003年6月開始135米蓄水後,對泥沙淤積的監測結果顯示:2003年6月—2010年9月,三峽入庫懸移質泥沙15.682億噸,出庫懸移質泥沙 4.117億噸,不考慮三峽庫區區間來沙情況,水庫淤積泥沙11.565億噸,三峽水庫年均 ...

三峽工程首次達到175米正常蓄水位

10月26日上午8時55分,三峽工程在走過18年的建設歷程後,終於首次達到初步設計的175米正常蓄水位。 按照國家防總批復,三峽工程於9月10日零時啟動了175米試驗性蓄水,起蓄水位為160.2米。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已先後於2003年和2006年分別實現了135米和156米水位的蓄水目標,175米目標是工程設計的最高水位也是最終水位。 ...

全球瀕臨消失的遺址 瑪雅古城上榜

10月26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的文物保護組織“全球遺產基金”(global heritage fund)上周評選出全球12處瀕臨消失的文化遺址,伊拉克尼尼微古城和土耳其阿尼古城榜上有名。 1.土耳其阿尼古城土耳其阿尼古城(Photograph by Umit Bektas, Reuters ) 蒂格蘭霍尼茨(Tigran Honents)的聖格雷戈裡大教堂受損壁畫向人們述說著土耳其中世紀古城阿尼受人類忽視的故事。阿尼古城坐落於土耳其與亞美尼亞邊境附近的軍事區。根據 全球遺產基金上周公布的最新報告,阿尼古城是世界上12個處於崩潰邊緣的文化遺址之一。在公元10世紀和11世紀,阿尼城的居民是亞美尼亞人,城內擁有教 堂等 ...

全球13座最獨特體育場:鳥巢上榜

10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上一些最令人興奮的比賽項目都在體育場舉 行,通常情況下,體育場也是當地最為龐大的建築項目之一。它們中有些光彩奪目,氣勢磅礡,有些卻也給人一種乏味和厭煩的感覺。本文列舉的13座體育場擁有 出人意料的建築細節,令人吃驚的外觀以及驚險非常的周圍環境。從可以俯視整座城市的懸崖到懸在地面上空數百英尺的直升機停機坪,這些體育場絕對讓你大吃一 驚並過足眼癮。 1. 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的體育場這座體育場的外形較為怪異,好似一個貝殼。它是一個巨型金屬結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這座體育場坐落於德國的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 ...

智利困住礦工銅礦內部照片首公布

上周,幾名礦工耐性地等待“鳳凰號”救生艙營救他們。 一名智利海軍人員正為被困礦工愛迪生·佩納(右側)檢查身體,此時的他正等待營救,離開被困兩個多月的聖何塞銅礦。33名獲救礦工選擇保持沉默。有傳聞說,他們將在一本書中公布其被困井下的細節。“鳳凰號”救生艙因此次成功的營救行動成為明星,將在全世界進行巡展。在等待升井過程中,被困礦工保羅·巴斯托斯接受一名醫療人員的健康狀況評估 10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每日郵報》對外公布了第一組展現智利聖何塞銅礦內部的照片。通過這些令人吃驚的照片,我們可以了解33 名被困井下69天的勇敢礦工曾經面臨著 ...

57公裡世界最長鐵路隧道14年挖通

10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經過14年的艱苦挖掘,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隧道已於近日挖通。這條隧道名為哥達基線隧道,長約35.4英裡(約 合57公裡)。隧道穿越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連接意大利和瑞士兩國。隧道貫通後,將開通客運和貨運列車,成為歐洲高速鐵路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意大利與 瑞士兩國之間的鐵路旅程也將縮短1個小時。哥達基線隧道即將全線挖通,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長約35.4英裡(約合57公裡) 哥達基線隧道造價約6.24億英鎊。該工程共挖掘出大約4.59億立方英尺(約合1300萬立方米)的土石,足以填滿13座帝國大廈。建成後, 該運輸系統將能夠大大緩解瑞士公路的貨運壓 ...

“和諧號”動車組首次登上海南島

2010年10月14日上午12時16分,一列由內燃機車頭牽引的CRH2-010A鐵路檢測專用動車組,從粵海鐵路南港碼頭緩緩駛下船,向海口火車站開去,標志著我國“和諧號”動車組首次成功登上海南島。 今天上午首次登上海南島的“和諧號”動車組CRH2型010A號,是一列鐵路專用綜合檢測動車組。共有8節車廂,全長227米,重421噸。外掛一節鐵路專用的回送車廂。圖為內燃機車頭牽引動車組在粵海鐵路海口南港碼頭下船。 據了解,動車組CRH2-010A在廣東海安粵海鐵路北港碼頭拆解成兩列火車後,由粵海鐵一號跨海火車輪渡運送過瓊州海峽,上午12時抵達粵海鐵路海口南港碼頭後,由兩個內燃機車分別牽引兩列各4節車 ...

瑞士世界最長鐵路隧道即將開通

2010年10月15日瑞士新聖哥達基礎隧道將被開通,這條長57公裡的隧道將成為全球最長的鐵路隧道。 聖哥達基礎隧道投入使用後,瑞士將再次擁有世界最長鐵路隧道,目前長54公裡的日本青函隧道尚居世界第一。預計瑞士聖哥達基礎隧道將於 2017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屆時火車就能以25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在隧道中飛速穿梭,並將從米蘭到蘇黎世的時間縮短整整60分鐘。 這是瑞士斥資將近110億歐元所打造的浩大隧道工程,啟用後,每天可供大約300次列車通行,客運列車平均時速可達250公裡。瑞士聯 邦交通局局長稱:“這條隧道是我們將公路貨運轉至鐵路運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歐盟交通運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