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印度核電之憂:政府缺乏安全運營能力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Idinthakarai村的漁民到利用俄羅斯技術建起的K udankulam核電站旁抗議。 反核電人士Udayakumar在Idin thakarai村向當地人宣講核電站對於日常生活的不良影響。 Idinthakarai村居民參加SahayamFrancis的葬禮。Sahayam在反核電抗議中從防波堤上跌落,傷重不治。 2011年日本核電站事故讓許多國家開始對核電敬而遠之。但印度恰恰相反,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日益崛起的經濟使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核電站建設———哪怕技術有缺陷———這讓人產生了擔憂。 死者的照片掛在門口,日光燈管照著他的臉,使他看起來就像一位聖人。他的遺孀讓四個孩子站在照片前。他們已經失去了養家活口的人,現 ...

可以沒錢不能沒快樂 印度攝影師生活鏡頭

許多人渴望富有,現實卻不會照顧每一位,在某些偏僻之地仍有著不少貧窮的人民,印尼攝影師Asit帶著相機走遍生活各個角落,記錄讓我們發現,他們擁有這更寶貴的財富-快樂。 ...

原始的樸實生活 攝影大師帶你走進鄉村(圖)

生活於都市的人民內心一直渴望有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沒有復雜的紛爭,只有最樸實的那份單純快樂。在大家印像中,印尼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沒有什麼發達的科技與先進的文明。今天在印尼攝影師Andrea Arment的鏡頭下,帶我們去看看另一面的印尼人們。 ...

航拍世界著名城市(圖)

世界上各大都市的規劃,都有各自的特色,都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甚至藝術性。通過航拍的方式俯瞰一座城市,可以從另一角度感受大都市規劃的藝術魅力。巴西利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新規劃城市之一。從航拍圖中看上去,這個城市的輪廓就像是一只大鳥,或者一架飛機。19世紀晚期,澳大利亞當時兩個最大的城市悉尼和墨爾本希望成為澳大利亞的首都,最後雙方互相妥協來建設一個新的城市作為澳大利亞的首都。1908年,這個新的城市被確定在堪培拉建立,它位於悉尼和墨爾本地理位置的中間地帶。到目前為止,城市人口已經有了35萬。這個九邊形的要塞就是一個典型的從古代遺跡上重新建設起來的 ...

愛的真實感 圖片見證羅馬尼亞平凡生活

藝術源於生活,在我們流連於名勝風景的時候,未曾感覺,身邊每天都在經歷的生活,才是最具真實感的題材。羅馬尼亞攝影師把這種真實感演繹的淋漓盡致。每一張作品都帶著愛。 ...

走進外蒙 看內地罕有的薩滿教(圖)

在外蒙首都烏蘭巴托的郊外,一位年輕的薩滿在她的啟蒙儀式上,向神靈獻上了作為貢品的牛奶。外蒙北部,像征著永恆的這棵“母親樹”吸引著全世界的信徒們,而樹上的藍色哈達則代表著人們對於天堂與和平的向往。夜幕降臨,一位察坦部落的薩滿在帳篷中點著檜枝進行儀式。薩滿教是生活於蒙古北部的達爾人的主要宗教。圖為助手們正在用燃燒的松枝喚醒通靈中的薩滿。這位女性薩滿在伊爾庫次克的辦公室中用手中的小鼓進行著驅邪的儀式。在俄國的政體轉變後,這裡的薩滿教也得以發展。白天,她是一個放牧的婦女,到了晚上她將成為幫助人們解除心靈苦痛的薩滿。生活在蒙古境內的信仰 ...

世外天地 探秘坦桑尼亞最原始狩獵部落(圖)

哈德扎原始部落是坦桑尼亞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集中分布於東非大裂谷與埃亞西湖之間。然而,過去50年間,該部落領地減少了90%,其生存狀態令人擔憂。哈德扎人自古以來均以狩獵采集為生。自上世紀50年代起,坦桑尼亞政府曾多次試圖讓哈德扎人“安頓”下來。如今,1300名哈德扎人中只有少數仍過著游牧生活,其余大多數則生活在村落,但生活依舊相當貧困。政府與當地農民認為,作為游牧民族,哈德扎部落的土地不曾用於種植畜牧十分浪費,因此擅自鏟除部落族人種植的灌木,毀林造田。甚至有人試圖從坦桑尼亞政府手中買下哈德扎部落領土用於建造私人圍獵常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