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寄生蜂擁有長長的產卵器,可以用來刺穿蜘蛛圓頂巢穴厚厚的牆壁。
Zodarian食蟻蛛圓頂形巢穴。
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捷克生命科學大學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在葡萄牙境內發現的兩種奇特寄生蜂以捕食Zodarian食蟻蛛為生,而Zodarian食蟻蛛則以捕食螞蟻為生。
Zodarian屬蜘蛛可能是螞蟻最恐怖的惡夢。白天,這種節肢動物躲在岩石或枯木下的圓頂形巢穴中睡大覺,到了晚上則跑出來捕食螞蟻。更為奇特的是,這個種屬中的某些蜘蛛甚至看起來都有些像螞蟻。
不過,Zodarian屬蜘蛛也有自己的天敵。捷克生命科學大學科學家近日發現,兩種新發現的黃蜂就是以捕食這種蜘蛛為生,並且 ...
“智慧”是世上已知最年長的鳥。
62歲的“智慧”2月3日在夏威夷附近孵出雛鳥。
據美國媒體報道,世界上已知最老的鳥——一只62歲、名叫“智慧”的黑背信天翁——不僅長壽,而且多產。“智慧”產下卵後,剛剛在2月3日孵出雛鳥。
科學家1956年在夏威夷附近的中途島環礁首次發現“智慧”,並對它的長壽驚訝不已。一般來說,黑背信天翁連它年紀的一半都活不到。2月3日,“智慧”在中途島環礁的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成功孵出雛鳥。科學家估計,“智慧”這一輩子共生養了35批雛鳥,2006年以後就有5批。
科學家一直以為,黑背信天翁在晚年會和其他鳥類一樣無法生育。不過,“智慧”在62 ...
在每年年初的幾個月裡,無鉤雙髻鯊都會出現在巴哈馬群島最西邊的比米尼島附近。生物學家對這些瀕危的鯊魚進行標記,試圖了解它們神秘的生活習性。無鉤雙髻鯊是雙髻鯊中體型最大的,可以長到6米長。
比米尼野外生物站的研究者發現一頭標記的鯊魚重返此地,這是自三年前保育計劃開始以來,它的第三次出現。負責記錄這些動物的研究者稱,雙髻鯊是“我們遇到的最神秘,也最有魅力的鯊魚種類之一。”
科學家對雙髻鯊的活動規律知之甚少,不過標記追蹤的結果顯示,有些鯊魚會反復通過這些水域,這很可能是遷徙路徑的一部分。雙髻鯊超乎尋常的錘狀頭部到底有何功能,現在還沒 ...
貓頭鷹(資料圖)
據國外媒體報道,貓頭鷹的脖子十分靈活,最大可旋轉270度,同時不損傷脖子和頭部中脆弱的血管,也不會使大腦供血不足,令人匪夷所思。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的醫學繪制員和神經學成像專家們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由該大學醫學繪制員法比亞-德-摩卡多(Fabian de Kok-Mercado)率領的研究團隊,首次用血管造影術、電腦斷層掃描以及醫學繪制技術檢查了十二只貓頭鷹發現,防止貓頭鷹扭傷脖子的主要適應機制。
他們采用顯影劑加強這些鳥類血管的X射線成像後,再把這些血管細致解剖,繪制,並掃描出細節部分分析。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隨著顯影劑的注入, ...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3日報道,一位日本攝影師近日在北海道附近拍攝到了丹頂鶴求偶時迷人舞姿的一組圖片。
在這組名為《二重奏》的圖片中,一對雄鶴與雌鶴在雪地中翩翩起舞,時而揮舞翅膀,時而交頸相擁。據攝影師隆彰石川介紹,丹頂鶴在起舞時還會發出嘹亮的鶴鳴,以吸引伴侶注意。
據悉,由於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人為保護措施,生存在日本北海道島的丹頂鶴是唯一作為當地留鳥,不在冬季進行遷徙的種群。每年,丹頂鶴求偶的迷人舞姿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賞。
攝影師隆彰石川也表示,雌雄丹頂鶴交頸而舞是罕見的奇景,展現出這種富有靈性的鳥類伴侶間的忠誠愛情。
...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前,美國圖森市居民在沙漠中心區域出現數千個小型紫色小球,它們晶瑩剔透,看上去充滿著水分。
美國圖森市沙漠中心地帶出現數千個紫色小球,在陽光照射下晶瑩剔透,閃閃發光
可能性:一些人猜測這些出現在沙漠中心的紫色小球是粘液菌或者膠狀真菌,也可能是用於保持植物水分的人工制品
傑拉爾丁-瓦格斯和她的丈夫上周日徒步穿過沙漠時看到這些奇特的紫色小球,她說:“我看到它們時十分驚詫,便立即用相機拍攝下來,誰能錯過這樣的拍攝機會呢?紫色小球晶瑩剔透,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當地居民從未在沙漠中看到過這些 ...
在電視上,大家可能都不會對獅子發怒咆哮時的一幕感到陌生。然而,近日一位業余攝影師卻驚喜地拍攝一只原本看起來面目猙獰的獅子在對著他大笑的一幕。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1日報道,現年54歲的美國攝影師蘭迪·瑞姆蘭德(Randy Rimland)近日在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河堤動物園,拍攝到了一只雄性幼獅咧著牙齒大笑的精彩瞬間。然而瑞姆蘭德透露,也許在他拍攝照片時,這只小獅子只是在打呵欠。
瑞姆蘭德已經拍攝野生動物長達10年。他表示:“我不知道一只動物是否有微笑的能力,但是我家的狗會對我笑,所以它(這只獅子)也許也會這樣。”(記者 趙小俠)
...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令人驚奇的“頭巾”結構並不是最新高回頭率的時尚帽子,而是鮣魚頭部的一種特殊結構,它也因此被命名為“吸盤魚”。
鮣魚頭部長著奇特的吸盤結構,能夠吸附在鯊魚身體上
研究人員使用紅色染料對鮣魚幼魚骨骼染色,從而能夠跟蹤研究這些骨骼如何增長成為吸盤。同時,他們還研究了不同類型魚類的背部骨骼,發現在一定程度上鮣魚的背鰭和吸盤能夠和其它動物的骨骼一樣發育生長。
在發育一定時期時鮣魚的背鰭開始膨脹,並向頭部前端增長。成年鮣魚體長約30毫米,完全形成吸盤狀結構時該結構長2毫米。這種吸盤仍保持著普通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