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小白獅、小白虎,由狗叔叔雨果領養調教。(圖片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4月2日電 據台灣《蘋果日報》報道,南非有只小白獅和小白虎,目前住在海視肉食動物園區(Seaview Predator Park)內,但領養調教它們的“保姆”非常特別,是一只名叫“雨果”(Hugo)的牛頭犬叔叔,而這一家目前過得相當開心融洽。
將這3只種類完全不同的動物湊在一起的“幕後主使者”,是26歲的前獸醫助理拉茲蜜(Or Lazmi)。拉茲蜜說,現在小白獅和小白虎差不多5、6周大,可以跟雨果玩在一起,但是再過一個月之後,雨果就要和它們分開了,“到時候這2只大貓都會比雨果大,甚至未來可以長到是雨果的4倍大”。
拉茲 ...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消息報道,英國一只名叫“拉爾夫”的巨兔以25公斤的體重,登頂目前世界上最重兔子排行榜。報道強調,“拉爾夫”的體重相當於一般三歲小孩的重量。
拉爾夫曾在2010年輸給體重激增到3.5英石(約21公斤)的、一只名叫“大流士”的兔子,但它之後又以3英石8磅(約25公斤)的體重新奪回胖兔榜冠軍的寶座。
這只總是吃不飽的兔子今年四歲,據它的主人保林•格蘭特稱,拉爾夫目前有三英尺長(約91釐米),體重超過一般三歲小孩的重量。
而拉爾夫的爸爸“羅伯托“當年也是一名紀錄保持者。不過看來拉爾夫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南非動物園現萌態十足小白獅
南非動物園現萌態十足小白獅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0日報道,你可能聽說過復活節兔子,不過復活節白獅應該還是頭一次聽說吧?最近,來自南非約翰內斯堡獅子園內的兩只剛出生四天的小白獅被它們的飼養員徹斯勒女士放上推特,瞬間引來眾人圍觀。在南非僅有五十只白獅,而這兩個小家伙就是其中之二。
這兩只剛出生的小獅子在獅子園內的大草坪上和幾顆復活節彩蛋玩得不亦樂乎,希望趕緊能嘗嘗它們生命中第一口巧克力的味道。而當飼養員抱起它們時,更是如孩童般溫順。
約翰內斯堡獅子園制定了特定的計劃,防止白獅的雜交,以此來保證基因的純正 ...
據外媒報道,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師丹尼·格林前往蘇格蘭本想拍攝紅松鼠在空中跳躍的圖片,卻意外遇到一只在水邊嬉戲的紅松鼠。這個小家伙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見,就好像是在“照鏡子”一樣。從一張照片來看,這只紅松鼠顯然注意到了自己的倒影,而且小家伙看上去還有點困惑不解。不知道它是不是在想:“這家伙是誰啊?怎麼跟我長得這麼像?”格林稱,拍攝野生紅松鼠需要有極大的耐心。他在抓拍下這組令人驚艷的照片之前,已經拍了好幾十張照片了。據悉,紅松鼠原來在英國很常見。但後來由於英國引進灰松鼠,紅松鼠的數量驟減。目前,全英超過四分之三的紅松鼠都棲息在蘇格蘭。
...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8日報道,美國一只名叫“格拉迪絲”的小猩猩在德克薩斯州出生以後,無法得到母親的照顧。專家很擔心小猩猩的成長,於是便將小猩猩轉送到俄亥俄州一所專門的動物園。在那裡工作人員模仿猩猩媽媽對小猩猩進行悉心照顧。 報道稱,這只小猩猩被送到動物園之後,動物園工作人員都很喜歡它,於是它便有了10個有愛心的“代媽媽”。這些工作人員穿著黑色的帶有羽毛的衣服,扮成猩猩媽媽,與小猩猩一起睡覺、吃飯,還教它跳躍、打滾、坐立甚至爬行。 其中一位“代媽媽”剛有了自己的寶寶,她很高興地說:“我現在是兩個小家伙的母親,兩個我 ...
3月14日和15日的屠殺之後,地上滿是大像的屍體
3月14日和15日的獵殺事件中,遭到射殺的母像及其流產的幼崽
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CEEAC)組織的緊急會議現場
乍得的反盜獵部隊
“大像緊急救援”(SOS Elephants)組織營地附近的大像
4月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2013年3月14日到15日,在乍得西南部的梅奧凱比地區附近的Tikem,有至少86頭大像慘遭殺害。這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嚴重的一次非法獵殺活動。在死去的大像中,有超過30頭為懷孕的母像,其中許多在被射殺時流產。對真相的了解越多,就越讓人觸目驚心。據報道稱,早產的幼像不久之後也都死去,有的還遭到射殺。
這 ...
科學發現蚓螈媽媽用自己的皮膚喂養孩子
3月30日消息,據探索頻道報道,世界上的媽媽為孩子犧牲太多,但在付出上最無私的媽媽要數科學家最新發現的一個雌性兩棲動物,因為這位動物母親用自己的皮膚喂養後代。
這個新種蚓螈學名為Microcaecilia dermatophaga,意思是“吃皮小蚓螈”。以這種方式喂養後代的蚓螈目前只知道4種,而它是其中之一。蚓螈看似是蠕蟲和蛇的雜交動物,但事實上是沒有腿的兩棲動物。它們的祖先生活在恐龍最早出現以前的時期。
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哈佛大學的艾瑪-謝拉特表示:“我們發現另一個吃皮的蚓螈種,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和其他我們已發現的吃 ...
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
此次捐贈的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就是嚴格依據其化石進行的1:1復原雕像
赫氏近鳥龍的正模標本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建昌縣
捐贈儀式現場
3月29日消息,遼寧省建昌縣政府今天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了向全球100個著名博物館捐贈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儀式。赫氏近鳥龍的正模標本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建昌縣,它的發現極大地支持了鳥類恐龍起源說,被譽為“代表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次捐贈的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就是嚴格依據其化石進行的1:1復原雕像,科學准確、栩栩如生,堪稱中國首款高端超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