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攝影師收集3萬甲蟲標本

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報道,烏都·施密特(Udo Schmidt)是一位德國退休研究員,它從20多歲開始收集甲蟲,到現在已經有50多年。現在施密特教授家中擁有超過超過6000種甲蟲標本,3萬個樣本。 施密特本人還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師,他細致地為自己的寶貝收藏拍照登記並將這些照片發布在自己的Flickr賬號上。他說:“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確認的甲蟲種類已經超過35萬種,而我現在只發布了大約1600種甲蟲的照片,因此看來我還不會無事可做。” 為了拍攝這些照片,施密特前往全世界22個國家。他說:“我最喜歡在非洲進行甲蟲的采集工作,在那些哺乳動物們產下的糞便堆裡。”施密特說他自己之 ...

克羅地亞訓練蜜蜂探雷:比嗅探犬安全迅速

這種專門培育的蜂群能在相距數英裡外發現埋在地下的地雷 這麼做的想法是,讓蜜蜂靈敏的嗅覺很快把爆炸物的氣味與食物聯系起來。克羅地亞的科學家從2007年開始探索一種利用蜜蜂探雷的方法 克羅地亞的布雷區(紅色),占地683.4平方公裡,這個地區被認為埋有大約9萬顆地雷 5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克羅地亞科學家已經揭開一種專門培育的蜂群的神秘面紗,這種蜜蜂能在相距數英裡外發現埋在地下的地雷。 他們通過給蜜蜂喂食一種混有爆炸物氣味的極具誘惑力的糖溶液訓練它們。專家花了很多年訓練蜜蜂,並不斷完善訓練方法。他們把一個蜂箱放在一個地方,然後在帳篷的周圍設立 ...

攝影師捕捉幼鳥首次嘗試飛行罕見瞬間

這絕對是憑借信念進行的一次大膽飛越。借助翅膀下的風力,在媽媽非常焦慮目光的注視下,小白頰鴨首次飛出巢穴。攝影師用相機捕捉到這個驚心動魄的瞬間,記錄下這些鳥首次飛出巢穴的罕見行為。 這些小白頰鴨目視下方,勇敢跳躍。它們在瑞典一座花園內首次離開巢穴。 起初,這些小鳥看上去好像要進行一次腹部先著地的笨拙跳躍,卻快速拍打著翅膀,從巢穴縱身彈跳出去。 它們把頭從位於鳥箱的巢穴洞口探出來,好像注視著下方,想知道它們距地面有多高。然後,它們用爪子抓住鳥箱,試探性地在巢穴洞口移動,接著縱身跳躍。這些勇敢小鳥向空中飛越,最後獲得獎賞。它們加入 ...

淘氣貓鼬沙漠獲救後大鬧“動物孤兒院”

一只貓鼬從沙漠獲救,從那以後就一直非常頑皮,時常恐嚇它身邊的動物。從它的冒失行為的角度來看,說它是個“反社會行為者”一點也不為過。 身材短小的“簡”看上去很可愛,但就是喜歡用粗暴行為對待狗、貓甚至孔雀。這只6個月大的貓鼬被發現時十分虛弱,失去媽媽,在納米比亞喀拉哈裡沙漠上漫無目的地游蕩。 簡獲救後被帶到肯尼亞奧卡米巴拉旅館。在這裡,由於對人和動物的淘氣行為,它迅速贏得名聲。 德國伍珀塔爾市攝影師芭芭拉-舍爾和丈夫尤多到此處旅行時拍攝了這些照片。 舍爾說:“這只貓鼬真是太難以馴服了。它很淘氣,絕對無所畏懼,用粗暴行為對待農場的貓 ...

幼像不懼獅子守護媽媽屍體不肯離去

一頭幼像發現媽媽死掉,卻遲遲不肯離去。它站在媽媽身邊,試圖把它喚醒。一位攝影師剛好拍下了這個令人心碎的瞬間。 這只傷心欲絕的幼像用像鼻輕推死去的媽媽,試圖獲得回應。最後,它接受媽媽已死的事實,卻拒絕離開,在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的茂密草地上看護著媽媽屍體長達數小時。這個像群的其他成員聚集在幼像周圍表達它們的問候。 有人認為,這頭母像在像群後面減慢行進速度,然後倒地而亡。至於它的死因,目前還不清楚。有人懷疑,它身上的傷痕是像群原路返回找到這頭失蹤大像前獅子試圖撕裂它的屍體時留下的。有人發現獅子在草地上徘徊。 攝影師說:“聽到 ...

女子為烏龜織毛衣 各色“貝殼裝”引人眼球

5月3日電 據外媒1日報道,加拿大溫哥華一名女子收養了7只烏龜,近日她突發奇想給它們編織了造型各異的“貝殼裝”,並將這些照片發到網絡上。烏龜可愛的造型引來眾多網友的好評與稱贊。 據報道,這名女子凱蒂•布拉德利(Katie Bradley)從小就喜愛烏龜,她一共收養了7只大小不一的烏龜。一天,她在家裡閑著無聊,便想著如何打扮自己的寵物,於是她想到了給烏龜編織一個外套。 布拉德利利用毛線,編織成不同造型的外套,有的外形似南瓜,有的形似花朵。她說,如果不受打擾,她基本上40分鐘就能給烏龜編織好一個漂亮的“貝殼裝”。 後來,她把身穿“貝殼裝”的烏龜照片上傳到網絡上 ...

河北小五台山首次拍攝到金錢豹野外活動圖片

金錢豹照片。 新華網石家莊5月1日電 (記者曹國廠)記者5月1日從河北小五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該局工作人員首次在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高度的山區拍攝到金錢豹的野外活動圖片,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北京地區的大型野生貓科動物存在的直接證據。 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李盼威介紹說,自2012年開始,小五台山保護區同民間環保組織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合作,采用先進的科學觀測方法進行野生動物監測。今年4月30日紅外觸發相機采集到的圖片顯示,2012年11月2日16時左右,一只金錢豹在觸發相機前經過。 專家分析認為,圖片中成年金錢豹為華北亞種(簡稱華北豹),個體為雄性,身長1.2米 ...

烏龜與鱷魚奮戰15分鐘免遭吞食

一只烏龜同一條短吻鱷奮戰15分鐘後脫險。這個凶猛捕食者最終未能打開烏龜堅硬的保護殼。這只爬行動物用最高可達2900磅的力緊緊咬住烏龜,試圖咬碎它的外殼,但最後沒有成功,只有放棄努力。 這些令人吃驚的照片展示了這場發生在野外的生死較量。當時,這條6英尺(約合1.8米)長的南美短吻鱷試圖撬開烏龜殼。堅硬外殼保護這只河偽龜沒有受到這條短吻鱷數千磅咬力的傷害。 外殼可保護烏龜免遭大多數捕食者的傷害,但鱷魚、短吻鱷甚至美洲虎等大型動物通常情況下能擊碎龜殼,吃到裡面的肉。專家指出外殼的准確強度取決於烏龜身體的大校研究人員說烏龜進化出外殼的目的是防止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