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



報告稱我國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2.5毫米

本報訊 前日,中國氣像局聯合科技部、中科院發布了《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報告稱1951年至2009年,中國陸地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1.38℃,變暖速率為每10年升溫0.23℃,青藏高原冰川退縮速度達到每年7.8米。 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每年2.5毫米 據悉,本次報告編制於2008年12月啟動,彙集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有關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最新研究成果。評估報告包括中國的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的影響與適應、減緩氣候變化的社會經濟影響評價、全球氣候變化有關評估方法的分析、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5部分。 本次報告只是階段性成果,中國還將進行《第三次氣候變化進行評估報告》的 ...

動物個頭縮小緣由何在 溫度升高生態平衡遭威脅

■新聞緣起 你可能不知道,無論是餐桌上的鯉魚、小龍蝦、玉米、芥菜,還是為人們熟知的北極熊、松鼠、青蛙、果蠅等動物,它們的個頭都在變校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研究報告認為,受全球變暖影響,動植物的體型普遍在“縮水”。報告作者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學家大衛·比克福德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全球平均氣溫每上升1℃,植物體型可能縮小3%—17%,而動物體型縮小的比例可達6%—22%。 威尼斯水位上漲,台風莫拉克,南北極冰川逐漸融化,北極熊瀕臨滅絕……這些駭人聽聞的事件,都是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期,有越來越多的研 ...

南極松島冰川現70年來最大裂縫

新華社洛杉磯11月3日電(記者郭爽)位於南極洲西部的松島冰川是南極最大、移動速度最快的冰川。美國航天局的空中觀測小組近日在松島冰川發現了一條巨大裂縫,這是自1940年以來,在該冰川觀測到的最大規模冰裂現像。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3日報道,美航天局代號為“冰橋”的空中觀測小組在10月的空中觀測中發現,松島冰川出現了一條長約29公裡、最寬處近500米、深達50至60米的巨大裂縫。這次冰裂最終可能導致松島冰川分離出面積約880平方公裡的冰山。 美國航天局的科研人員分析說,受地球引力影響,部分南極冰層沿哈得孫山脈向西逐漸沉入阿蒙森海。滑入海平面以下的冰層,隨後被海底陸基 ...

2050年地球大猜想:土地退化糧食減產

人口戰爭是一場人類與地球的博弈,地球到底可以居住多少人,以人類現有的認知,還無法回答,而且決定的因素過於繁雜。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因為這太多取決於我們未知的選擇和科技境界。在馬爾薩斯論人口一書中, 他精辟地指出,人口發展基本規律積極的一面在於它會促使人類不斷改頭換面,不斷征服世界。正是這種必然性維系著人類的希望。2011年,70億人口已成現實,90億人口也預計在2050年來臨,那時的地球和人類將何去何從? 曾經有人預言地球無法供養90億人口,特別是數據顯示,約62%的人口都集中在不發達地區,貧困飢餓困擾著人類。世界觀察協會創始人萊斯特·布朗表示,如果我們 ...

加拿大湖泊面積萎縮嚴重 10年內減少1.2%

加拿大北部地區,當地湖泊面積呈萎縮趨勢 科技訊 10月22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對加拿大130萬個湖泊進行的衛星調查發現,2000年至2009年間,加拿大的湖泊面積萎縮了6700平方公裡,減少1.2%。然而,根據科學家了解的物理過程,加拿大的湖泊面積應該呈增加趨勢,而不是萎縮。 不管由何種原因所致,湖泊面積減少都將對當地野生生物和居民造成影響。阿拉斯加州費爾班克斯國際北極研究中心負責人拉裡-辛澤曼表示:“這是一項重大發現。我們需要找出背後的原因。此項研究涉及大量湖泊,擁有重要意義。” 辛澤曼指出10年是一個足夠長的時間,能夠反映出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 ...

專家呼吁生態恢復與治理莫忘干涸鹽堿湖盆

本報訊 (記者胡左)中科院海洋所、中國地科院、內蒙古師範大學科研工作者的一項研究表明,北京沙塵暴最大可能來自干涸的鹽堿湖盆,其次是農耕地、退化草場和沙漠沙地。在9月8日查干諾爾干涸鹽堿湖盆治理項目現場觀摩會上,科學家們呼吁,生態恢復與治理莫忘治理干涸的鹽堿湖盆。 中國地科院韓同林、林景星研究員等對2010年3月19日發生在北京的沙塵暴進行了研究分析:塵暴源區分布的總面積約270000平方公裡,干涸鹽堿湖分布面積3600平方公裡,占總面積1.3%;農耕地分布面積約31000平方公裡,占總面積11.5%;沙地分布面積約72000平方公裡,占總面積26.7%;丘陵分布面積約163400平方公裡,占總面 ...

雲南西雙版納2015年森林覆蓋率將達80%

雲南西雙版納州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率先建成生態州,森林覆蓋率由目前的78.3%提高到2015年的80%左右,努力實現生態經濟發達、生態環境優美、生態文化繁榮、生態興邊睦鄰的目標。 為實現林業十二•五目標,西雙版納將強力推進實施熱帶雨林保護規劃和行動計劃,建成“森林雲南”重要示範區和珍貴用材基地,再建一批州、縣級自然保護區;加大生態修復力度,積極探索“人下山、樹上山”的有效途徑,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大力開展生態茶園和生態膠園建設,全面推進江河兩岸、水庫周邊、公路兩旁遭到破壞的森林植被和農村水源林恢復工作;建立健全生態效益補償 ...

北極上空驚現臭氧空洞:臭氧減少幅度打破記錄

據新華社電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2日發表的報告說,他們對今年春天觀測到的北極上空臭氧減少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最終確認這次北極臭氧減少幅度打破了觀測記錄,首次出現了類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 美國、加拿大、芬蘭、丹麥等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這份報告發表在《自然》雜志網站上。報告說,對今年春天北極上空臭氧觀測數據的分析顯示,在18到20公裡的高空臭氧減少的幅度超過了80%,可謂史無前例。其程度可與南極臭氧空洞相提並論,可以認為北極首次出現了臭氧空洞。 研究人員分析,北極臭氧此次大幅減少的原因是,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北極地區寒冷天氣持續時間異乎尋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