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英雜志評最具影響力科普書:《物種起源》居首

《新科學家》雜志網絡版評出迄今為止最具影響力的10本科普圖書,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霍金的《時間簡史》等上榜10月3日早間消息,《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 雜志網絡版周一評出了迄今為止最具影響力的10本科普圖書,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霍金的《時間簡史》等紛紛上榜。半個世紀前,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轟動了整個美國社會。1962年9月27日,她的圖書《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出版了。該書首次揭露了農藥殘毒對食物鏈產生的破壞性危害,引發了社會的激烈討論。就在出版前的數周,美國總統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命令徹查農藥問題。肯尼迪當時說,此舉還要感謝“卡森女士 ...

廣東牛肉火鍋 酣暢淋漓的牛肉饕餮

躲在春梅裡小巷中的海記牛肉火鍋店並不難找,倒不是因為它的名氣,傍晚時走到這一帶,聞到空氣中隱隱飄來的一絲肉香,在嗅覺的指揮下徐徐前行,可以說不費周折就找到了。 火鍋店門外的肉檔現切各部位的新鮮牛肉,場面頗為壯觀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在這裡是絕對的真理,我們趕早到,作為店中的第二台客人,是有道理的,因為大家都想一嘗潮汕人熱捧的“脖仁”。這脖仁是牛脖頸上的一塊肉,也是運動最為頻繁鍛煉最為徹底的一塊活肉,據說並不是每頭牛都有幸擁有,所以也不是每晚都有售。奇貨可居超級走俏,來得晚自然撿得“售 罄”二字。 運氣真好,還有最後兩碟。這已經 ...

羅馬帝國時馬賽克地板殘件亮相 仍色彩斑斕

(記者伍迪 通訊員楊理勝 孫夏)在日常生活中,為了保護隱私,常常需要用軟件對照片或者圖像的敏感部分進行處理,馬賽克就是一個很好的幫手。馬賽克是從何時誕生的,它原本是什麼呢?昨日,《輝煌時代——羅馬帝國文物特展》開箱儀式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率先亮相的三件文物中,有一件就是“實物版”的馬賽克殘件。 這件馬賽克殘件高105釐米,寬89釐米,色彩斑斕。據主辦方介紹,該文物年代為羅馬帝國時期,收藏於佛羅倫薩國家考古博物館,是發掘於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格羅塞托附近Settefinestre別墅客廳的地板殘件。 據了解,馬賽克最早是一種鑲嵌藝術,以小石子、貝殼、磁磚、 ...

西藏發掘6萬葉千年貝葉經 圖畫歷經千年鮮艷如初

西藏博物館珍藏的吐蕃時期的貝葉經《婆羅門行記》。 布達拉宮管理處文物專家平措次旦(中)打開經盒(截屏圖)。 西藏自治區政府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貝葉經保護和研究工作成果:歷經6年確定6萬葉梵文貝葉經寫本,這批貝葉經的文物價值堪稱打開第二個敦煌經洞。素有“佛教熊貓”之稱的貝葉經源於古代印度,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多為佛教經典,還有一部分為古印度梵文文獻,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專家估計,世界現存貝葉經總量不過千部,而西藏存量占到六至八成左右。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貝葉經古寫本,其中有不少屬孤本、善本、珍本類品。 普查 歷時6 ...

飲茶方式的轉變帶來茶具大變革

唐白釉煮茶器一套,包括茶碾、風爐、茶釜、帶托盞。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茶樹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貴州一帶,漢代四川一帶的經濟已相當繁榮,飲茶在當時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現。王褒《僮約》中記載“烹荼盡具,酺已蓋藏”,明確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國張揖的《廣雅》記載:“荊巴間采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 ...

“世界之最”玉樹嘉那嘛呢石經堆

楊艷敏 攝 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結古鎮新寨村的嘉那嘛呢石經堆,是藏族文化的一大奇觀,系藏傳佛教高僧第一世嘉那活佛多德松卻帕旺創建,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此後僧侶信徒紛紛在此鑿石堆經,日積月累,最多時嘉那經石共有25億塊之多,占地面積達25畝,平均高達3米。嘛呢堆旁建有大小佛堂2座,佛塔8座和100多個轉經筒。嘛呢經石是指刻有佛教經文的石頭,有的還塗有各種顏色。堆放嘛呢經石是一種宗教習慣。2005年,嘉那嘛呢石經堆榮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

女子收藏六千件米老鼠物件 創世界紀錄

埃斯特維斯和她龐大收藏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外媒報道,美國佛羅裡達州57歲的珍妮特·埃斯特維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米老鼠主題收藏。她收藏了約6000件以米老鼠為主題的物件,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據悉,埃斯特維斯於2006年以2100多件米老鼠主題收藏首次創造了這項世界紀錄,此後又將紀錄刷新。她的最新紀錄為擁有4127件米老鼠主題收藏。但埃斯特維斯表示,實際上她還有約2000件收藏沒有被登記清點。 埃斯特維斯的收藏品種類繁多,包括公仔、雕像、鑰匙鏈等。 ...

龐貝古城珍貴文物展示神奇歷史

近期,上百件在意大利古城龐貝和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出土的歷史文物將首次走出意大利國境,在大英博物館展出。這兩座古城都位於那不勒斯灣岸邊,在公元79年的維蘇威火山爆發中這兩座古城都被摧毀。 圖為龐貝古城中出土的一條蛇形金手鐲。 研究員保羅·羅伯茨(Paul Roberts)表示,這250件參展文物將展示當時古城中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態,並展示這段神奇歷史中不一樣的另一面。圖為大英博物館的一位職員手持一塊彩色的壁畫,這是從龐貝古城廢墟中出土的。它和其它一些展品將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這是在公元79年被掩埋在龐貝古城一座房屋內的一條狗的石膏模。這批展品中還將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