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制出不需運動就可減肥的“冰夾克”。
當餅干被放大1.5倍時,人們吃飽所攝取的食物量平均減少了9.3%。
綜合國外媒體6月5日報道,科研人員近日研制出兩種新型減肥產品。一種是利用低溫燃燒脂肪的“冰夾克”,一種是能放大食物,“欺騙”人們少吃的食品放大眼鏡。
***“冰夾克”讓你躺著減肥
運動出汗被認為是消耗熱量並減輕體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不過,世界最大的糖尿病研究機構、美國喬斯林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日前宣布發現一種完全不同的減肥方式——低溫減肥。
科學家說人的體內有一種脂肪叫“褐色脂肪”,在低溫環境下,這種脂肪能“燃燒”並產生熱量。 ...
來源:Wyss Institute at 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以脫氧核糖核酸(DNA)單鏈為“積木”,搭出字母、數字、表情符號等多種形狀。研究人員稱,這種技術可在醫學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譬如做成藥物傳送器,把藥物直接輸送至病灶部位。
搭積木
哈佛大學維斯研究所生物工程領域研究人員以短短的合成DNA單鏈為“磚”,按照預先設計,讓“磚”與“磚”之間相互咬合,砌成形狀各異的“牆”,就像搭樂高積木一樣。研究人員搭出了100多個形狀,包括中文字“金”“木”“水”“火”“土”、數字0至9,26個英文字母、表情符號等。每個造型由數百塊“單鏈磚”砌成,直徑僅為100納米,是 ...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4日消息,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用磁共振掃描法方法繪制了人類大腦內部彩色圖。Jan Wedeen教授聲稱,呈現出彩虹般色彩的掃描圖為探究人類大腦1000億個細胞的路徑以及它們如何起作用提供了首個真實圖像。Wedeen教授說:“我們這些年以來一直用傳統掃描儀看到的大腦並不是真實的大腦,而是大腦表面的影子。”【環球網報道 記者朱盈庫】
...
看反物質能否成為未來太空事業的終極動力
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研究人員開發的未來反物質動力火箭的假想草圖
新視野
即將到來的數十年裡,人類發射新型高科技探測器前往近地星球探索的消息無疑會越來越多,而那些距離地球僅數光年的行星亦將陸續被人類一一打量,這也是未來宇航探索的目標所在。
在完成這些目標的過程中,人們不會忘記去觀察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否能在其他星球上也發揮著和在地球上一樣的巨大作用——換句話說,試圖尋找地外生命。
盡管人類制造的太空望遠鏡已越來越強悍,但科學家們認為:短時間內或許還不能用它們直接觀察到外星生物,最好還是能在顯微 ...
吳征鎰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學家。國際小行星中心 2011年 12月 10日發布第 77508號公報,將第 175718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征鎰星”。
王忠誠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國際小行星中心同日發布第77502號 公 報 , 將 第18593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王忠誠星”。
孫家棟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航天技術專家。國際小行星中心同日發布第77508號公報,將第148081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孫家棟星”。
師昌緒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國際小行星中心同日發布第77506號公報,將第28468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師昌緒星”。
王振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血液 ...
脊柱剖面圖 神經橋受損部位
癱瘓病人站起來還會遠麼?
新快報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日報道,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在特定情況下通過注入藥物和恢復訓練,脊髓受損和嚴重癱瘓的小白鼠,能在不依靠大腦的情況下,部分恢復行走能力。相關的初步人體試驗,將有望於明年展開。
1 老鼠的脊柱和脊髓部分受損,導致老鼠的下半身因接收不到大腦傳來的信號而癱瘓。研究者向老鼠注入混合藥物,並通過電擊刺激神經。
2 研究人員用一些康復設備把老鼠吊起來,先讓其保持平衡,並能行走。
3 兩周後,老鼠脊髓的神經已經重塑,老鼠可以 ...
准備入水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6月1日攝)。當日,中國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進行了首次集結演練,“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共入水兩次。潛航員唐嘉陵出艙時表示,潛器的生命艙等各項設施運行狀態良好。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新華網江蘇江陰6月1日電(記者張旭東、孫彬)我國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全體參試人員1日上午在江蘇江陰的蘇南碼頭開展了首次集結演練,潛航員在出艙時表示,“蛟龍號”載人深潛器運行狀態良好。
1日9時30分左右,停靠在江蘇江陰蘇南碼頭的“向陽紅09”船上所有參試人員抵達各自崗位,做好演練前的各項准備工作。10時30分,三名潛航員著統一藍色潛航服站在潛器上端, ...
我們都見到過在演講過程中塑料幻燈片從放映機上滑落下來,但是馬哈德萬教授或許是第一個認真分析一張塑料幻燈片的墜落過程的人。我們甚至可以更加肯定的說他是第一個把它作為飛毯模型的人。現在由於馬哈德萬的好奇和一位富於進取的研究生的努力,科學家們已經創造出一種能夠在空中飛行的電動薄片。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諾亞-賈弗裡斯研制出第一個電動“飛毯”
2007年哈弗大學的一位數學家馬哈德萬依據他的分析結果建議研制一種能在地面上飛行的靈活薄片。他的研究推斷,以波浪形動作快速振動的一張薄板能夠待在空中。但是馬哈德萬從未建造出他的飛毯,他把研究轉向了分析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