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正在研發名為“自由空間光學通訊”的紅外激光系統。這一系統將成為軍方通訊的未來
11月1日消息,據美國探索頻道報道,如何在不被人竊聽情況下傳輸信息一直是軍方面臨的挑戰,紅外激光通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美國俄亥俄州萊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空軍研究實驗室正與阿肯色州費耶特維爾的空間光子學(Space Photonics)公司合作,研發一種名為“自由空間光學通訊”的紅外激光系統。這種激光通訊攜帶的信息量超過Wi-Fi等其他無線信號並且安全性更高。
紅外激光通訊之所以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要歸功於這種激光的特性。紅外激光束很窄,敵方無法竊聽,除非他們正處在傳輸線路上。這 ...
荷蘭未來的智能公路,能夠讓電動汽車的駕駛者在行駛途中為汽車充電
荷蘭的智能公路將安裝節能燈,隨著車輛的靠近亮度逐漸提高,車輛通過後關閉
2013年起,荷蘭的路標將刷上光致發光塗料,白天充電,晚上亮起,持續時間可達到10小時
智能公路還將采用溫度響應動力學塗料,能夠在出現低溫天氣導致路面光滑時讓駕駛者看到冰晶
11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荷蘭計劃從2013年起建造智能公路。這種公路將安裝節能燈,隨著車輛的靠近亮度逐漸提高,車輛通過後關閉。在將來的某一天,智能公路還能夠為電動汽車充電。除了這些功能外,智能公路也要比普通公路更安全並且更具有可 ...
德國研究人員已經創造出一個能夠打乒乓球的機器人
Muelling通過正手擊球的動作指導機器人擊球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德國研究人員已經創造出一款能夠打乒乓球的機器人,它不僅能夠從人類指導員學習那到它最初的運動,而且能夠向它的對手學習並且臨時做出新的對策。
達姆施塔技術大學的Katharina Muelling和她的團隊打造的這款機器人裝備有一個單獨的手臂和一台觀察比賽場地的攝像機。這個團隊通過一種名為“動覺自學”的方法賦予機器人一些初級技術,他們通過身體動作指導機器手臂,機器人的系統則會記住擊球動作。
配備了這些“基礎條件”的機器手臂就能夠通過它的攝像機觀 ...
美國科學家研制的新型返回艙,采用轉子設計,而不是使用降落桑轉子將在返回時展開,讓返回艙的速度降至亞音速
美國宇航局的飛行器裝配大樓,接受測試的新返回艙模型懸掛在一根繩索上
約翰遜航天中心的宇航工程師傑夫-哈根,正將轉子安裝在返回艙模型頂部
10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研制了一種全新的返回艙,允許宇航員在不發生撞擊情況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著陸。傳統返回艙會讓宇航員踏上一次令人驚心動魄的返回之旅,最後借助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控制的降落傘在海洋或者地面著陸。宇航局希望采用無動力轉子設計的新返回艙能夠讓宇航員在包括建築物頂部在內 ...
“背包衣”能為飛機乘客免去行李超重的煩惱
“背包衣”能容納10公斤重的物品
“背包衣”可以為飛機乘客省下不少行李托運費
據外媒報道,行李超重是讓飛機乘客們非常頭疼的一件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外的一名設計師發明了一款“背包衣”。“背包衣”既是衣服也是行李包,有了它,飛機乘客就可以把行李“穿”在身上,不必擔心行李會超重。
報道稱,這款“背包衣”售價56英鎊(約合人民幣565元),能容納10公斤重的物品。設計師稱,他之所以會發明“背包衣”,就是因為自己在搭乘飛機的時候行李經常超重,而超重行李的托運費實在太貴了。
他還稱,雖然“背包衣”不是漂亮的 ...
科學家發明的新型煉“金”術可從廢水中提煉貴金屬,再打造成白金戒指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家來自法國的公司稱開發了一種神奇的“煉金”技術,可將“水”變成“黃金”,即從工業廢水中提取殘留的痕量金屬。根據開發該技術的公司人員介紹,著名的巴黎高等理工學院目前處於這項技術的前沿,其提取機制是使用塑料樹脂從廢水中分離微小顆粒,比如金、鉑、鈀、銠等貴重金屬元素,該技術可將這些金屬元素一點點地從廢水中分離出來。一公升的專利樹脂可用於10立方米的廢水提煉,可獲得50至100克的貴重金屬,等價於3000至5000歐元,或3900美元至6500美元。
我們日 ...
克隆服務員星美-451醒來發現,眼前的這個世界將基因改造的克隆人視作機器
情節波瀾壯闊的電影《雲圖》
電影《雲圖》改編自大衛·米切爾的同名小說,其中一段故事講述了星美-451在醒來之後,面對未來工業化世界的恐懼。
10月30日消息,在情節波瀾壯闊的電影《雲圖》(Cloud Atlas)裡面,基因改造的克隆人撐起了一個反烏托邦社會,成為影片一大亮點。對今天的觀眾來說,這樣的構想或許還遙不可及,畢竟世界上還有不少反對人類克隆和基因改造的政治聲音,但科學明顯走得比大多數人想像的還要遠。
《雲圖》的故事中,一個名為“星美-451”的克隆人,同其他數百萬在“子宮銀行”裡成長 ...
"龍飛船"(資料圖)
中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記者蘇鈴)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美國東部時間28日早7點,美國第一艘商業飛船"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開始返航,當地下午3點22分,也就是今天凌晨3點22分,飛船降落在太平洋海域平安落水,地點距離加州南部海岸約400公裡,完成了它的第一次正式商業飛行。
自人類探索太空以來,幾乎所有的活動都由各國政府主導,這次私營企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研制並發射的"龍飛船"不僅運送費用低廉,技術更新速度還很快。專家認為,今後的太空發展有望看到更多私營企業的身影。
這是 "龍"號無人駕駛貨運飛船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7日在卡納維爾角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