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未來10年新產品演變預測:耳塞可做鬧鐘

1月7日消息,據《連線》雜志網站報道,要想預測未來是十分困難的,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人們嘗試的腳步。在10年前的2003年,《連線》雜志就曾經對10年後的世界進行了大膽預測,其中當然很多沒有猜對,但是仍然有一些是被猜對了的。而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2013年,《連線》雜志准備再次發起挑戰,對未來10年,即2023年的世界展開預測。 以下便列舉一些《連線》雜志在2003年的預測,2013年我們實際看到的模樣,以及對2023年該種產品外觀與功能的預測,三者之間進行對比的過程將會非常有趣。 一、iPhone 2003年的預測: 2003年的預測 美國蘋果公司重新定義了平板,筆記本以及MP3播放器的概念。 ...

科學家設計冷卻反物質新方法:更易捕獲研究

除了令研究反氫變得更容易以外,這項新冷卻方法還能讓被捕獲的粒子持續更長時間。2011年,科學家捕獲反物質長達16分鐘,創下新紀錄,這裡顯示的是藝術概念圖 1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已經設計出冷卻反物質的一種新方法,這種新方法讓他們比以前更容易進行反物質試驗。 此法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揭開反物質的秘密,其中包括與宇宙裡的物質相比,反物質為什麼如此罕見。每一個物質粒子,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帶相反電荷的反物質粒子,例如,反物質電子的對應物是正電子。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時,它們會相互湮滅對方。這種新方法主要著眼於反氫原子,它包含一個正電子和一個 ...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00秒長脈衝中性束

記者5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被媒體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EAST)項目又獲得重大進展,東方超環中性束注入系統實現100秒長脈衝中性束。 據悉,此輪實驗獲得的長脈衝中性束引出,在中國國內尚屬首次,標志著中國在中性束注入加熱研究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介紹,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的國家發改委大科學工程“東方超環”(EAST)輔助加熱工程項目的中性束注入系統(NBI)在綜合測試平台上成功實現100秒長脈衝氫中性束引出,初步驗證了系統的長脈衝運行能力。 中性束注入系統是國家發改委資助的大科學工程“東方超環”(EAST)輔助加熱工 ...

觸屏式咖啡桌問世 可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觸屏式咖啡桌可以讓消費者享受下單、付款的一站式服務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平板電腦變得更加普及而且電視屏幕會變得更加龐大,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發展趨勢。有的人把這些想法結合到一起打造了一種觸屏式桌子。雖然在你的房屋內擺一張觸屏式咖啡桌看起來非常酷,但是這種咖啡桌還無法進入一般的消費者市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這裡挖掘夢睿公司為餐館打造的觸屏式咖啡桌的原因。 這種觸屏式咖啡桌設計有觸屏式菜單、下單界面和付款選擇,它將為咖啡購買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單獨與計算機之間的互動享受無縫式的服務體驗。當然除了女服務員為你帶來咖啡和糕 ...

英國完成首例手部切除和移植同時進行手術

卡希爾8天前接受英國首例手部移植術。照片中,他和妻子西爾維婭在一起。 卡希爾接受手術一周後同妻子西爾維婭和外科醫生凱伊合影留念。他的殘疾多年的手第一次能移動手指。 整形外科醫生顧問、手外科學教授凱伊10年前就開始研究在英國進行首例手部移植術的可能性。 照片顯示,2011年卡希爾和妻子西爾維婭以及孫子托馬斯在一起。他希望結束右手殘廢、不能自理的悲劇生活,然後重新工作。 卡希爾患上痛風,他的右手遭到感染後癱瘓。 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實施英國首例手部移植術的外科醫生3日晚稱贊了捐贈者的家人,因為他們使失去“一個家人的可怕悲劇”變得有 ...

世界首座冰川研究實驗室建成 位於冰川下200米

冰河學家米麗亞姆-傑克森正在冰川實驗室采集冰川樣本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挪威北部斯瓦蒂森山(Svartisen)冰川地下200多米深處,研究人員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冰川實驗室。 該實驗室由挪威石油與能源部下屬的挪威水資源和能源理事會發起組建,其位於北極圈以內。最初是一家挪威水力發電公司打算在在北極圈內開鑿一條管道,後來經過研究人員的勸說這家公司終於同意在冰川之下額外挖掘一定的空間作為實驗室的場地。研究人員每次進入冰川實驗室之前都要保守舟車勞頓之苦,他們首先要坐飛機到達挪威北部,然後先乘汽車再乘渡船並且翻越一座山,最後在步行一個小時左右才能 ...

豐田自動駕駛汽車問世 能使車禍幾率最小化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豐田汽車制造公司公布了一輛雷克薩斯汽車的視頻剪輯,這輛車配備的安全裝置能夠使車禍發生幾率最小化。這輛車所使用的技術包含了車載雷達和攝影機,用於監控路況、周圍環境和駕駛員情況。根據豐田公司發言人所說,這種汽車也能夠與其它的車輛進行溝通交流。 豐田公司發言人稱這款汽車能夠實現自主駕駛 駕駛員助手 豐田公司發言人說道:“我們正著眼於研制一種能夠消除碰撞的汽車,零碰撞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視頻中展示的雷克薩斯LS型標准汽車配備了豐田公司所描述的“智能運輸系統(ITS)技術”。這種主動安全性研究的先進車輛原型使用了ITS技術和 ...

美國宇航局將智能手機變衛星:重量僅3磅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前不久,美國宇航局打造了PhoneSat衛星計劃,可利用智能手機技術嵌入衛星“制造”過程,這個開創性的微型衛星被定為在低成本、快速便捷的理念上,可支持技術應用、教育和全民太空探索計劃。毫不誇張的認為,PhoneSat系列低成本微型衛星是未來航天器的一種新型設計思路,整星重量僅為3磅左右,體積相當於一個飲水杯的大小,使用智能手機的技術實現低成本衛星的功能,美國宇航的科學家希望快速建造微型衛星的想法可以短時間內打造衛星群,比大型軌道衛星更節省時間和資金。 美國宇航局研制的新一代非傳統衛星很快將進入地球軌道,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