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紅外線遙控直升機“NANO-FALCON”
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23日報道,日本BANDAI玩具公司旗下的CCP公司,決定於6月8日發售在2013年3月榮登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界最小紅外線遙控直升機——NANO-FALCON。
NANO-FALCON全長65釐米,僅重11克。因為使用了手機等小型精密儀器的零件,才得以完成這世界上最小的尺寸。 NANO-FALCON的機身使用了富有柔軟性的材料,所以即使從空中掉下來也不會傷及機身構造。
NANO-FALCON的使用操作距離大約是5米。上升、下降、左右旋轉、前進後退等高難度動作皆可輕易完成,可以盡享遙控直升機的樂趣。一次充電需要大約30分鐘,可連續飛行5分鐘。定價4704日元(約合人 ...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1日報道,一種可以把柑橘類水果的新鮮果汁及時提取出來,並立即噴到食品和飲料上的榨汁機已問世。
這種“水果噴槍”使用方便,只需把它塑料莖的小插頭直接進入檸檬、酸橙和柑橘等水果中,像按噴霧劑一樣按壓頂端,果汁就會呈霧狀噴灑出來,清洗後還可循環使用。它的塑料莖是由美國企業家Tim Houle設計,由美國一家公司開發研制的。
該公司發言人Jaime Yandolino 表示:“這是一款巧妙的廚房小工具,它不僅可以為人們省去麻煩,還可以帶來樂趣。”此款水果噴槍售價約74.3元(7.99英鎊),顧客們可以在網上進行購買。
...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它與其它摩天大樓迥然不同,乍一看頗似戴著假發的摩天大樓。
然而,未來它將成為建築設計一支新秀,不僅具有奇特的外觀,而且具有極強的環保性,摩天大樓覆蓋著的“毛發”事實上是一種纖維體,可將風力動能轉變為電能,在高層建築能夠充分利用風能。
藝術家描繪的瑞典首都“多毛摩天大樓”,這種多毛結構事實上是纖細的纖維體,隨風飄動可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在頂層的落地窗餐廳中,用餐者可以在“稻草”之間俯視城市美景
纖維體使用不同的有色LED燈可在夜晚發光,形成一道美麗的城市景觀
方案是由Belatchew Arkitekter公司設計的 ...
發生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眼睛
能夠見到光明是每個盲人的夢想,日前美國一家公司進行的項目或許給他們帶來一些實現夢想的希望。據美國合眾國際社5月21日報道,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伍斯特的先進細胞技術公司自2011年起,在22名盲人中展開了一項干細胞治療實驗,日前所有受試者視力都有所改善,其中一名受試者甚至恢復到正常狀態。
參與這項實驗的人士患有萎縮型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或者少年型黃斑營養不良病變。一般情況前者會使患者的視覺中心呈現出黑洞,而後者則是一種使人提早失明的遺傳玻這兩種病都會使人失去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這些細胞光回收積聚在視網膜上的蛋白質和 ...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下個月,機器人學、神經系統科學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開拓者們將會彙集到紐約,參加第二屆2045全球未來年會。這一盛會的目的在於探索人類的下一次進化。這一盛會是俄羅斯億萬富翁Dmitry Itskov的傑作,他計劃將人類意識轉移到機器中,賦予我們永恆的生命。出席會議的人中就包括著名的機器人專家David Hanson博士,他將展示世界上最逼真的類人機器人。Hanson博士說道:“它事實上是一種遙控版本的機器人,我們集合了所有最好的技術來打造一個遙控版本的機器人。這就像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你能夠獲得一個人的全息圖和完整描述,或者像阿凡達一樣獲得一個機器人的替身 ...
根據專家們的預測,未來的食物將由3D打印技術制造
未來的比薩可能含有昆蟲,而不是奶酪和意大利辣香腸
SMRC公司正在研制一款3D食物打印機原型。公司創始人安傑-考特拉托認為這種裝置有助於解決全球食品危機
根據荷蘭科技公司TNO Research的建議,這種3D打印機需要能夠將類似食物的材料——例如藻類、昆蟲和草——變成可以食用的食物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出資研制一種3D食物打印機,可以用裝滿油、蛋白質粉和碳水化合物的料盒打印食物。料盒中的材料可能來自於昆蟲、草和藻類。這一想法聽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不過,宇航局已經向3D打印機廠商系統與材 ...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4月19日,俄羅斯用火箭將一個載有多種生物的實驗艙送入軌道,進行一個月的太空生物實驗,科學家試圖通過觀測動物在太空行為和變化探討人類該如何前往火星。太空艙裡搭載了老鼠、壁虎、沙鼠等動物,其中有將近45只的老鼠,執行本次任務的太空艙為Bion-M飛船,是俄羅斯進步設計生產中心研發的一種新型生物衛星,主要用於太空生物和醫學的研究,能夠抵達400至500公裡高度的軌道上,到目前為止,Bion系列的生物實驗衛星已經制造了11艘。
Bion系列的生物太空艙專門用於太空生物實驗,到目前為止已經打造了11艘這樣的飛船,圖為Bion太空艙與實 ...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道,人類的視力非常好,但是如果你希望獲得全景圖像,或者實時跟蹤移動目標,昆蟲的復眼則是最佳選擇。復眼不僅能夠看到任何方向的物體,而且圖像很少發生扭曲,同時,昆蟲身體較小,可以擠進狹小的空間進行勘測。
科學家最新研制一款機械復眼,模擬昆蟲的復眼結構,可實現全景觀測,有效跟蹤移動目標
復眼的特殊功能可以看到任何方位,且更容易地探測到移動目標,可真實用於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和3D成像,目前,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一支研究小組建造了一款機械復眼。
機械復眼並不簡單,光傳感器、透鏡和所有電子元件都必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