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科學家研究出不需要電池供能的無線電通訊

科學訊(過客/編譯)這種環境背反射(Ambient Backscatter)裝置,通過現有的電視或者手機傳輸的無線電信號就能夠實現信息交換。這種無線通訊裝置通過現有的電視或者手機的無線電信號就能夠實現信息交換。這種小型的免電池裝置能夠從這些無線電頻率中獲取能量,然後使用一種莫爾斯電碼的通訊方式向另一台類似的裝置傳遞信息。這項研究的作者解釋道:“我們的設計避免了生成無線電波的昂貴過程,背反射通信方式比傳統的無線電通信更加節能。此外由於它利用了已經存在於我們周圍的射頻信號,因此它不需要傳統背反射通信所使用的專用電力基礎設施。”研究團隊使用信用卡大小的裝置開發 ...

蘋果智能手表iWatch概念圖:鋁合金+玻璃外殼

蘋果正在開發智能手表的消息流傳已久,這家美國科技巨頭進軍可穿戴設備看來只是早晚的事了。設計師詹姆斯-伊瓦爾迪給出了他心目中iWatch的概念設計,由美國科技博客SAI整理,科技編譯。iWatch將采用鋁合金和玻璃材料,外形圓潤優雅。主界面與iPod touch類似,帶有虛擬時鐘。iWatch設計草圖。 ...

高速相機捕捉水滴振蕩瞬間:呈現30多種形狀

美國工程師把一部高速相機直接安裝在真實的水滴上方,研究它們的表現,拍攝到一些十分罕見的水滴照片。他們發現,一滴移動或“振蕩”的水滴有30多個不同形狀,其中包括“駐波圖案”和“方位角波圖案”等。專家先讓燈光穿過網孔,然後進行拍攝。它移動時,專家拍攝從水滴表面發射出來的光。這些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結果可能為了解水滴行為提供基本線索,同時他們的研究對噴墨印刷和微流控等各個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光照過網孔,水滴表面的撓曲度反射光時,進行拍攝。照片顯示,網眼發生變形。研究人員用一部高速相機拍到這些照片。研究人員以各種頻率手工振動液體,進行觀察,記 ...

巴西技師使用塑料瓶和漂白劑制作簡易照明燈

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位巴西技師發明一種照明方法,在一個塑料瓶中裝上水添加漂白粉,該方法無需電能便實現白天室內照明。從2002年開始,莫澤使用塑料瓶添加漂白粉實現室內照明莫澤在屋瓦上鑽孔便於陽光照射到水瓶中自2002年開始,阿爾弗雷多-莫澤(Alfredo Moser)就開始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室內照明,該照明裝置基於陽光折射原理,在廢棄塑料瓶中裝入水添加兩匙漂白粉,將阻止暴曬陽光下藻類變綠。莫澤在屋頂上鑽個小孔,用於懸掛裝滿水的塑料瓶,依據太陽光線的不同強度,塑料瓶可相當於40-60瓦的燈泡。他將這種簡易裝置稱為“莫澤燈”,設計思路是在2002年巴西南部 ...

第一個實用性噴氣背包將在兩年內上市

第一個實用性噴氣背包將在兩年內上市根據設計,它能夠飛行至500米的高空,時速達43英裡每小時新西蘭公司Martin Aircraft本周二宣布,航空監管部門已經向該公司發放了飛行許可,允許試飛“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性噴氣背包”。Martin Aircraft CEO Peter Coker稱這是噴氣背包開發過程中一個重要裡程碑。噴氣背包之夢誕生於30年前,但要實現安全和易於使用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一切順利。Martin Aircraft計劃在2015年銷售噴氣背包的消費者版本,一開始售價比較貴,大約在15萬到20萬美元,但該公司希望價格最終能降至10萬美元。試飛受制於嚴格的安全規定,飛行高度不能超過地面6米或水面7.6米。但根據設計, ...

研究人員揭開人類瀕死經歷的真正原因

科學訊(過客/編譯)研究的首席作者,密西根大學的Jimo Borjigin博士說道:“許多人都認為臨床死亡後的大腦是不活躍的或者說活動減退,比清醒狀態下有著較少的活動,但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瀕死的過程中大腦甚至比清醒狀態更加活躍。”瀕死幸存者聲稱看到明亮的白光,而且有著離開身體的體驗。大腦中的神經元或許在瀕死狀態下更加活躍。他們針對瀕死老鼠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動物瀕臨死亡時的高水平腦電波。美國研究人員聲稱,在人類中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意識狀態的提高。瀕死卻幸存下來的人們的經歷在全世界都非常普遍,然而研究這種經歷確實一種挑戰,而且這些幻像難以理解。為了 ...

超級環路列車方案公布!速度達每秒340米

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埃隴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傳奇的億萬富翁,擁有SpaceX私人航天公司和特斯拉電動機車公司,本周這位企業家公布了超級環路列車(Hyperloop)的概念設計,只需要30分鐘就能完成舊金山到洛杉磯的旅程,該平台被喻為“第五種交通工具”。最新的消息證實超級環路列車系統將使用太陽能,每小時可達到1223公裡,接近每秒340米,顯然該速度超過目前地球上行駛的任何一列商業火車,對未來城際交通而言是個革命性的突破。埃隴馬斯克認為相距1500公裡之內的城市都可以修建這樣的超級軌道,可運輸人員或者貨物,如果僅僅運送人員,那麼造價就會便宜一些,大 ...

日本成功使用3D打印制作人工骨實施移植

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等小組8月9日宣布,已通過可以制作立體構造的3D打印技術制成了適合不同患者的人工骨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等小組8月9日宣布,已通過可以制作立體構造的3D打印技術制成了適合不同患者的人工骨,給4名頸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移植,成功改善了手發麻等症狀。研究人員還試做了頭蓋骨、大腿骨和脊骨的一部分。京都大學講師藤林俊介說:“可以期待該技術制作的人工骨應用於因惡性腫瘤等切除大範圍骨頭後,移植人工骨進行治療等。可以認為,該技術特別有利於骨盆等立體形狀復雜的骨頭的復制。”研究小組使用3D打印裝置,以患者頸部的計算機斷層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