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揭秘西伯利亞2000多年前冰凍木乃伊

古代游牧民族錫西厄人的墳墓 木乃伊的頭部帶著馬型雕刻裝飾 錫西厄人武士木乃伊 據6月號《探索》雜志報道,近年來,在海拔8000英尺的阿爾泰山的山谷中,考古人員陸續發現了一些保存完好的冰凍木乃伊,為人們揭開了古希腊的一個游牧民族錫西厄人的神秘面紗。然而由於全球變暖的影響,幾千年來保護它們的低溫將不復存在,一些科學家展開了搶救性的挖掘。錫西厄人從未建立起自己的王國,3000年前具有相似文化的部落共同組成了一個緊密相聯的網絡,公元100年左右逐漸消亡。希腊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將錫西厄人描述成一個野蠻的部落,至於錫西厄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沒有語言,只有從 ...

雲南發現中國最大的“干欄式”建築聚落遺址

來自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方面專家經過實地考察和論證,6月19日在雲南省劍川縣宣布:劍川海門口遺址為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水濱“干欄式”建築聚落遺址,為研究中國史前聚落類型提供了寶貴的實例。海門口遺址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甸南鎮劍湖畔。1957年和1978年海門口遺址曾進行兩次發掘,但限於當時條件和各種原因,發掘面積孝所揭示的文化信息少,沒有產生完整的發掘報告和科學的結論。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今年年初,雲南省考古研究所和劍川縣政府組織專業考古人員對海門口遺址正式進行了第三次考古發掘。據考古隊領隊、雲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閔銳介紹,此次 ...

“許昌人”遺址再現十二塊人類頭骨化石

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繼“許昌人”頭蓋骨化石發現之後,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又發掘出土一批距今8萬-10萬年的人類頭骨化石斷塊,包括額骨、顳骨外耳孔部、枕骨、頂骨等化石,共計12塊。這批人類頭骨化石斷塊是對上年度曾出土古人類頭骨靈井遺址 9號探方東隔梁進行發掘清理時發現的。至此,靈井遺址已出土頭骨斷塊28塊,其中2007年12月17日出土16塊。 考古隊領隊李占揚研究員說,由於新發現的頭骨斷塊的出土位置同去年相距較近,且不見重復現像,可能來自同一個體,但也不排除少數斷塊為另一個體的可能性。 2008年3-5月,按照河南省文物局的部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

浙江發現2300多年前越王劍

經文物專家鑒定,一把由浙江紹興私人藏家收藏的寶劍,5月24日被確定為是距今2300多年前為越國君王不光所鑄。這是在浙江這塊越國後人的土地上首次發現的越王劍。記者看到,這把青銅劍長60釐米,劍格寬5.2釐米,劍首直徑4釐米。劍體狹長,前鋒作兩度弧曲內斂成鋒,劍身呈柳葉形,兩側保持平衡,至劍體四分之三以後逐步收斂,線條規整,劍刃仍極鋒利。寶劍劍格較薄,錯金銀鳥蟲書,正背各有4字,一邊有“越王越王”,另一邊有“不光不光”字樣;劍首環列12字,錯金銀絲,裝飾性極強。青銅劍整體保存基本完好,表面有一些銅鏽,局部留有粗麻布印痕。據浙江省文物專家委員會專家鑒定, ...

考古學家稱發現疑似埃及艷後墓

認為一同埋葬此處的還有其情人馬克·安東尼 埃及考古界泰鬥、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扎希•哈瓦斯說,他率領考古人員在埃及亞歷山大港附近一處古廟宇遺址發現疑似“埃及艷後”克萊奧帕特拉七世葬身地。不僅如此,這位考古學專家認為,一同埋葬此處的還有“埃及艷後”的情人馬克•安東尼。發現122米長地道英國《泰晤士報》5月25日報道,哈瓦斯兩周前在亞歷山大港以西約45公裡的塔波西裡斯•馬格納廟遺址下發現一處400英尺(約122米)長的地道。哈瓦斯說:“我們在地道裡發現了克萊奧帕特拉的雕像以及大量鑄有她頭像的硬幣。這些東西在尋常寺廟裡不會出現。”哈瓦斯由 ...

西班牙人頜骨----西歐最早的人類殘骸

在歐洲現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纖細的下頜表明,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歐洲人可能是一位女性。 西班牙化石學家發掘了一塊約120萬年前的西歐原人的殘海這一發現表明人類比很多專家預期的時間更早來到歐洲。 原始人類-----現在只能被一幅牙齒殘缺不全的頜骨殘骸所代表——曾居住在今天的西班牙北部的阿塔普埃卡考古遺址,這一地區也因為豐富的早期人類的遺骸而出名。 西班牙塔拉戈納市洛維拉維吉利大學的化石學家Eudald Carbonell所帶領的經驗豐富的隊伍發現了這快新化石,它也是在這個地區所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人類骨化石。之前發現的最古老的距今約80萬年,因此,之前很多人類學家相信, ...

北極發現1.5億歲上龍化石 凶猛異常可咬碎汽車

這是藝術家描繪的“海怪”外形(下)與藍鯨(中)和虎鯨(上)的比較圖。新華社/路透 挪威奧斯陸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的科學探險隊在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發現巨型“海怪”化石。研究人員經電腦復原後判斷,化石的主人是侏羅紀時期的上龍。上龍是1.5億年前統治史前深海領域的“海中霸主”,凶猛殘忍。科學家稱,據顎骨大小判斷,它能夠咬碎小汽車,因此昵稱它為“妖怪”。“霸主”形像上龍是海洋食肉動物。據研究人員介紹,發掘的化石從鼻部到尾部長約15米,是科學界迄今發現的最大上龍化石。它比此前在澳大利亞找到的上龍化石還要長5米。奧斯陸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約恩· ...

南京女猿人確認距今50至60萬年 疑是混血兒

今年3月13日,是全國著名的南京猿人頭骨化石發現15周年。4日,2008年湯山溫泉文化節組委會主辦的“南京猿人與溫泉研討會”在湯山巴釐原墅舉行。會上,專家們披露了當年南京猿人的發現全過程,並表示經過最新科研技術確定了湯山猿人的最終年齡在60萬歲左右。不是35萬年,而是近60萬年“一向以來,35萬年左右一直是專家們采用的南京猿人的年齡。但是經過我們南京師範大學、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研究機構采用最新的TIMS法測定後發現,湯山猿人1號頭骨在距今50萬—60萬年前。”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周春林博士在現場向記者披露了這一研究成果。周春林博士告訴記者,南京猿人的生存年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