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揭開掙扎尖叫狀木乃伊之謎

“掙扎尖叫”的木乃伊“掙扎尖叫”的木乃伊“掙扎尖叫”的木乃伊發現地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19世紀末在埃及國王谷發現了一具與眾不同的木乃伊:一具年輕男性的木乃伊呈手腳被捆綁的姿勢,面部扭曲,似乎正因劇痛而尖叫。他到底是誰?又是因何而死呢?一組科學家試圖借助現代科技來揭開這一謎團。發現“尖叫”的木乃伊1886年6月底的一天,天氣異常炎熱,埃及古文物保護機構負責人蓋斯頓·麥斯帕羅正在進行一項工作,打開約40具古埃及國王及女王的木乃伊的包裹物。這些木乃伊是1881年在國王谷一處令人意想不到的墓穴藏寶處被發現的,位於開羅以南300英裡處的德爾·艾爾·巴赫裡山 ...

陝西發掘漢長安城城門遺址

漢長安城考古工作又取得重大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在直城門遺址首次揭露出“馳道”遺存,搞清了直城門和西安門的結構,發現了保存十分完美的排水涵洞,同時發掘出土了大量漢代硫化狀建築物遺存。千年涵洞保存完好漢長安城共有12個城門,每面3個,直城門是城西中間的城門,遺址位於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街道辦周家灣村北,進入直城門南邊不遠處是未央宮,北邊是桂宮。直城門是長安城向西方向的主要出入口。有學者認為,史上赫赫有名的張騫出使西域就是從直城門出發的。三國薛綜注《西京賦》雲:“一面三門,門三道,故雲三途,途容四軌,故方十二軌。 ...

四川發現千年漢墓群

11月4日,瀘州合江縣實錄鄉蔣灣村赤水河邊發現一處漢墓群,經文物專家初步勘查,確定有8個以上墓穴。墓穴中還發現一個漢代石函,這是合江縣首次發現的漢代石函。據介紹,該漢墓群系工人修建公路時發現的。修路工人王強說:“我在工地上用鋼钎鑽炮孔時,鋼钎一下就掉進去了。”長長的鋼钎掉進地下後竟然看不到鋼钎頭,難道地下是空的?工人們用挖掘機一挖,果然發現了一個墓穴。由於這個地方過去曾經發現過漢棺,大家意識到可能是漢墓,於是立即向縣文管所報告。“當接到電話聽說實錄有漢墓,我們心中暗喜,因為前幾天該鄉幸福村村民送來一塊磚,我當時一看就知道是漢磚,初步 ...

福建發現張三豐家譜

張三豐是元末、明初集道學、文武學、醫學於一身的傳奇人物,更被武林中人視為一代宗師。那麼,他的祖籍在哪?日前,南平文史研究人員意外在邵武市和平鎮坑池村發現一套清朝光緒八年重修的張家家譜,並由此推測張三豐祖籍邵武。昨天下午,記者聯系到家譜發現者之一、南平文史研究人員卓三。他表示,當時聽說在和平鎮坑池村保存著一套老家譜,就和南平市人大原主任徐肖劍等人實地尋找。在村民張常山家中,他們看到了這套家譜。家譜一共5卷,為清朝光緒八年重修、上世紀初再修的。家譜中記載著:“第一世—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第五世”和與之對應的:“八二—紹定—子衝— ...

女童意外挖到披毛犀化石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前,英國一位5歲小女孩在與家人挖掘骨骼化石時,竟意外地發現冰河時期披毛犀(woolly rhinoceros)的一斷寰椎骨化石。年僅5歲的埃梅利這個小女孩名叫埃梅利亞-福伯特(Emelia Fawbert),她在格洛斯特郡科茨沃爾德水上樂園發現這段具有5萬年歷史的遠古動物骨骼。據悉,10月26日,該公園挖掘出一個礫石坑,隨後許多人們來此尋找收集遠古動物骨骼。年僅5歲的埃梅利亞是在家人的帶領下一同來到挖掘地點的,但令人們吃驚的是,她的父母們一所無獲,卻讓埃梅利亞挖掘到了“寶藏”。這段遠古披毛犀的寰椎骨可以支撐披毛犀牛的頭部,對於研究人員分析披毛犀的骨骼結構具 ...

罕見菌類能產生天然柴油

科學家日前在南美洲發現一種罕見菌類,可以將植物肥料分解合成一種碳氫化合物,其功效和柴油非常相似。專家表示,這種菌類將有望在解決世界能源短缺和減少環境污染的問題中發揮重大作用。這種真菌名叫粉紅粘帚菌,生長在巴塔哥尼亞的熱帶雨林中,它能夠將植物纖維素直接轉變成生物燃料——自然地分解產生碳氫化合物,其成分和應用於車輛中的柴油等燃料非常相似。專家認為,這種真菌將是一種潛在的綠色的能源。負責該項研究的美國蒙大拿州大學教授格裡,經常在阿根廷和智利邊境的巴塔哥尼亞熱帶雨林中研究新奇的菌類。格裡教授表示:“我們對這種真菌分解出的化合物進行了測 ...

村民竟用百萬石棺當豬槽

“守著這一大群國寶,我真是又喜又憂。”近日,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境內發現了近千處漢代畫像石棺墓群,合江縣文物管理所所長賈雨田稱,發現規模如此巨大漢石棺墓群,在全國也極為罕見。“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保護這些國寶。”賈雨田說,他最擔心文物販子和當地的一些無文物保護意識的村民破壞了這些已經埋藏數千年的寶貝。驚喜:“漢棺之鄉”發現千座漢棺墓“合江石棺以東漢時期為主,棺上的石刻在全國發現的同類石棺中是獨一無二的。”合江縣文物管理所文物部部長諸能清說,合江漢石棺多出自崖墓,分布在長江、赤水河、習水河沿岸的山崖中,由整石鑿成。據賈雨田介紹,此次 ...

遼寧首次發現青銅時代早期岩畫

新華網沈陽11月6日電(記者 魏運亨)遼寧省葫蘆島市境內發現了4幅青銅器時代岩畫。4幅岩畫中有清晰的鹿形、牛形和鳥形圖案。專家稱,這也是在遼寧省境內首次發現青銅器時代早期的岩畫。據葫蘆島市博物館館長孫建軍介紹,4幅岩畫從東向西共30延長米,第1幅圖案為四角麋鹿形,第2幅圖案為鳥形等,第3幅圖案以牛形或鹿形為主共20只,第4幅為3只鹿形或牛形圖案。岩畫位於海拔400多米的山頂斷崖石壁上,畫面清晰,線條優美。日前曾前往岩畫發現地實地考察的文物考古專家辛占山告訴記者,根據4幅岩畫的風格特點以及岩畫附近有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來分析,他們初步判斷為青銅器時代早期的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