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人類祖先直立行走源於氣溫太高

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祖先直立行走源於“太熱” 6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人類祖先之所以開始直立行走的原因可能在於所生活的地方溫度太高。科學家經研究發現,在很長時間內充當人類進化搖籃的肯尼亞圖爾卡納盆地數百萬年前的溫度就已超過現在。其日間溫度與上世紀90年代晚期的溫度相當。 這一發現有力地支持了所謂的人類進化“熱假設”。這一假設認為人類最初開始直立行走是因為天氣太熱。圖爾卡納盆地長久以來便被認為是早期人類最初開始進化的所在。根據這一理論,人類的早期祖先通過直立行走獲得進化優勢,因為在溫度極高情況下,這種上肢脫 ...

米開朗基羅壁畫暗藏大腦解剖圖

米開朗基羅於1508年至1512年創作西斯廷教堂壁畫。專家們認為他們在最西面的場景中發現一條隱藏的信息 怪異的上帝脖子(A)與人腦照片(B)完美匹配。通過圖片C,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隱藏在上帝脖子中的大腦不同部位。 在完成“最後審判”這個場景時,米開朗基羅受到教會保守派的誹謗。在這個場景中,他是否通過隱藏的信息表達內心的挫敗感。 6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和雕塑家之一,但不廣為人知的是,這位大藝術家也一心渴望學習解剖學。他曾說服一名佛羅倫薩人,同意在他的教會醫院研究屍體。但到最後,他卻銷毀了自己的 ...

奇異海底墓地:發現古人類遺骸

6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陣亡將士紀念日臨近,很多美國人去掃墓和送鮮花以表示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之情。但是對於那些在洋底或者其他水體之下人們不可能造訪的墓地來說又會如何?現在就讓我們看一看這些一些奇特的水底墓地吧。 1.人類遺骸 人類遺骸 海底考古學家發現了這個讓人觸目驚心的頭骨,在左上圖,它是墨西哥附近一次瑪雅祭祀的犧牲者之一,同時發現的還有另外18具人類遺海這一發現被叫做“時間井”。右上圖的發現被叫做“神水井”。“神水井”中有很多人類遺海在左下圖,考古學家在船首錨線上端發現了一具幾乎完整的人類骨骼。這一骨骼是1686年沉沒於德克薩 ...

科學家發現現代軟體動物祖先

加拿大科學家發現現代軟體動物祖先 這種生活在大約5億年前的怪異海洋動物可能就是魷魚、章魚、烏賊以及其他所有頭足類軟體動物的母親。 5月29日消息,據英國《獨立報》報道,加拿大科學家發現一種好似從薩爾瓦多·達利畫作中走出來的動物。根據他們的分析,這種怪異的生活在大約5億年前的海洋動物可能就是魷魚、章魚、烏賊以及其他所有頭足類軟體動物的母親。 在對來自加拿大伯吉斯頁岩的化石樣本進行分析之後,科學家發現了這種動物,將其命名為“Nectocaris pteryx”。伯吉斯頁岩化石群可謂鼎鼎大名,為科學家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化石樣本。寒武紀時期,生活在這裡的生命不 ...

巴西發現兩億年前迅猛鱷化石

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迅猛鱷化石。體重達408公斤的迅猛鱷是鱷魚的近親 兩位古生物學家正在評估露在外面的迅猛鱷化石。他們希望化石可以繼續留在巴西保存 科學家復原的迅猛鱷外形特征。迅猛鱷體長6.7米,生活在距今約2.38億年以前 5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巴西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史前食肉動物近乎完整的化石,它們生活在距今兩億多年以前,比恐龍更早在地球上出現。 這種動物名叫迅猛鱷(學名Prestosuchus chiniquensis),是一種食肉猛獸,為鱷魚的近親,重達900磅(約合408公斤),體長22英尺(約合6.7米)。它們生活在大約2.38億年前的地球上,屬於一個名為槽齒類古鱷(thecodonts)的爬行動 ...

南非新發現兩百萬年前類人物種

4月2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科學家在南非的地下山洞中發現了兩具擁有200萬年歷史的南方古猿源泉種(Australopithecus sediba)化石,一具屬於男童,另一具屬於三十多歲的成年女性。科學家認為,這些化石屬於新的類人物種,其出土將有助於增進對人類進化過程的研究。最新研究發現刊登在美國《科學》雜志上。 男童頭骨保存完好 這塊南方古猿源泉種男童頭骨化石保存相對完好。南方古猿源泉種是一個以前不為人所知的類人猿物種,可能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科學家認為,這個男童年齡在8歲到13歲之間。領導實施這項考古研究的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家李-伯傑在一份聲明中稱:“依照我 ...

研究發現突然降溫導致恐龍滅絕

證據:這個在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發現的侏羅紀菊石,顯示了當時的氣溫突然降低。科學家認為,這一時期的氣溫下降可能是導致恐龍走向滅絕的一個主要因素。 4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導致恐龍走向滅絕的真正原因並不是一顆彗星撞上地球,而是溫度突然迅速下降。 他們對挪威的化石進行研究發現,1.37億年前,世界海洋的溫度突然從13攝氏度到14攝氏度急劇下降了9攝氏度。他們認為,這導致大西洋暖流突然發生變化,很多專家擔心現在這種現像會再次出現。白堊紀時期氣溫突然下降,很有可能是導致全球的恐龍“大量”消亡的主要原因。進行這項重大研究的科學家 ...

3000萬年前遠古蠕蟲吃鯨骨為生

這些3000萬歲的鯨魚肋骨碎片上有很多被Osedax骨蟲鑿出的小孔 4月23日消息,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大約3000萬年前,一種相貌奇特的蠕蟲鑽進死亡鯨魚的骨頭裡。現在科學家首次發現這批上面布滿蟲洞的鯨魚化石。 6年前,有人根據在加利福尼亞州近海大約9485英尺(2891米)深的海面下發現的生活在鯨屍上的樣本,第一次描述了這些所謂的“骨蟲”,這種蠕蟲屬於Osedax屬。去年相關人士宣布了發現這些奇特海洋生物的消息。當這些蠕蟲的幼蟲遇到一具屍體,例如死鯨魚或者海像時,它們會利用根狀結構依附在屍骨上。然後這些蠕蟲會很快“發芽”,看起來像小樹一樣。 德國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