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安陽曹操墓再添證據 曹操口含稀世翡翠珠

曹操墓身份被證實,主墓周邊新發現6座陪葬墓 北京消息 據中廣網報道,河南安陽的曹操墓再度吸引各界的注意力,除了力挺“造假說”的“閆沛東”被證實是網上逃犯的消息之外,墓室本身更值得公眾的關注:目前,主墓的周邊又新發現6座陪葬墓,而曹操口含的水晶珠也已鑒定為稀世翡翠。 負責安陽曹操墓考古的專家告訴記者,經過對陵園周圍及地面遺跡的調查,二號墓周圍新發現了6座陪葬墓。但這些陪葬墓是不是曹操親屬、妃子或大臣的墓,還有待證實。 一直以來,曹操墓的真假飽受質疑,而不斷公布的對墓中出土石質文物研究結果,成為曹操墓身份證明的有力證據。著名考古專家、中 ...

西安發現十六國墓出土完整陶俑儀仗隊

彩繪騎馬鼓吹儀仗俑。記者 王燕 攝 考古人員在挖掘現常(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郭永淇供圖) 彩繪陶俑頭。 (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郭永淇供圖) 從十六國時期墓挖掘出土的彩繪陶俑和銅器。記者 王燕 攝 在西安非常罕見的十六國墓又現“真容”。昨日,記者獲悉,在洪慶街辦一處建築工地搶救發掘了一座十六國墓,出土40多件較完好的文物,包括一個彩繪陶俑儀仗隊。其中,10具白衣、黑衣鎧甲俑乃西安地區首次發現,兩具形態逼真的彩繪馬俑狀態完好,全國罕見。 罕見 這座墓從未被盜 十六國時期距今約1600年前,因為歷史時期短,政權交替頻繁,所以十六國墓比較少見。市文物保護考 ...

北京發現明代太監墓群 出土大量金鐘、金壺

昨日,萬壽路地質力學研究所內,剛出土的太監墓群。本報記者 李飛 攝 (記者許路陽 王佳琳)近日,海澱區萬壽路北側的地質力學研究所院內開建實驗樓工程,施工中挖出了墓群。 經文物部門初步確認,這個墓群為明代太監墓。參與發掘工程的施工人員介紹,共有28處墓葬。 發掘基本結束 昨日下午4點半,考古發掘現場,長寬各約60米,有兩大墓葬群,分別位於空地的西側和東北側。 其中,西側墓葬群面積更大些,長約50米,寬約20米。該墓葬群中有一些方洞。西北側一個方洞,能看到明顯的拱門,據參與發掘的工人介紹,門檐下寫有“天朝明醫(‘醫’為繁體)洞”的字樣。 地質力學 ...

沈陽發現距今3000年青銅時代遺址

沈陽發現距今3000年青銅時代遺址 沈陽發現距今3000年青銅時代遺址 遼寧沈陽市的考古人員近日在沈陽市郝心台村西北約600米的台地上發現了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銅時代環壕聚落遺址。圖為遺址發掘現場以及遺址出土的石鏟。 新華社發(張文魁攝) ...

中外學者發現東亞最早古人類暴力行為證據

馬壩人頭骨表面的創傷痕跡。 本報訊(記者劉莉)11月2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絡版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秀傑副研究員與南非及美國學者合作研究的一項成果:通過對距今大約13萬年廣東馬壩人頭骨化石表面痕跡的研究,發現這些痕跡是局部受到鈍性外力衝擊造成損傷愈合後形成的,造成損傷的原因很可能是人類之間暴力行為所致。該研究提供了東亞地區中更新世晚期人類受到暴力損傷後長時間存活的證據。 他們發現位於馬壩人右側額骨的痕跡呈半圓型,大小約30mm2,整個痕跡下凹1.5mm。痕跡表面粗糙,呈現波紋狀隆起的細脊。痕跡對應的顱骨內面呈凸出狀,在痕跡周 ...

考古不是挖窟窿 將建遺址博物館或公園

一號墓與二號墓航拍圖。南京博物院供圖 一號墓墓室清理後現狀(北向南拍攝)。南京博物院供圖 中新網南京11月22日電(記者 朱曉穎)22日,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考古成果論證會在淮安盱眙舉辦,江蘇省文物局局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表示,江蘇這幾年考古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探索地域文明,考古挖完之後不是留個窟窿,而是留個點,江蘇各地有十幾個點將建遺址博物館或遺址公園。 在今年6月11日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上,江蘇公布八處大遺址名錄並授牌,它們是:南京明孝陵、徐州漢楚王墓群、姜堰天目山遺址、張家港黃泗浦遺址、無錫闔閭城遺址、高郵龍虯莊遺址、盱眙大雲山遺 ...

北美洲出土獨特肥皂木乃伊

特殊的木乃伊:肥皂人 科技訊 11月23日消息,這可不是一般的木乃伊,它並非產自埃及或者印加帝國的廢墟,它也沒有數千年的歷史,甚至它也沒有層層包裹的外衣。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個死去的人穿著及膝的長筒襪。 這個獨特的木乃伊產於北美洲。當他在世時,他生活在18世紀的費城。後來當1875年費城開始大規模建設工程時,他的屍體被無意中挖出。但這還不是讓這個木乃伊如此不同的原因所在。 和其他常見的木乃伊都處於干燥保存環境不同,這個木乃伊屍體完全暴露於水中,水滲入他的棺木,讓他體內的脂肪都變成了肥皂。因此這個木乃伊又有“肥皂人”之稱。這種過 ...

智利沙漠發現75具200萬年前史前鯨化石

在智利阿他加馬沙漠發現的75具史前鯨類化石。關於它們是如何到達這裡的,至今仍是科學家爭論的話題 上圖看到的這些化石(包括一頭抹香鯨和一種已經滅絕的海豚,這種海豚長著兩個尖牙)是在距離南太平洋超過0.5英裡(0.8公裡)的地方發現的 這些化石是在2010年公路擴寬工程期間發現的。當地人早就看到從地面伸出的骨骼,但是他們並未想太多 一位古生物學家正在打包一個將要運往智利卡爾德拉古生物博物館的鯨化石。大部分化石屬於體長25英尺(7.62米)的須鯨 科技訊 11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考古學家在智利阿他加馬沙漠的同一地點發現75具史前鯨類化石, 它們彼此緊挨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