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20大最美世界遺產地

緬甸蒲甘暫時還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預備名單上。蒲甘王國是緬甸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也是一個佛教國家。作為蒲甘王國的首都,蒲甘位於伊洛瓦底江兩岸,至今仍保留著超過2500個大小不一的佛教古跡,有的可以追溯到10世紀。 在盤根錯節的柬埔寨叢林中,有一座奉獻給印度教守護神毗濕奴的城市——吳哥,這也是9世紀到15世紀時高棉帝國的首都。在超過100個的歷史遺跡中,最著名的當屬吳哥窟寺和巴戎寺。2000年,柬埔寨當局允許動作片《古墓麗影》在此取景拍攝,但附帶條件是不能出現槍支開火。 這個古老的希腊城堡建於公元前5世紀,此後雅典的有錢市民一直對其不斷進行維護和美 ...

蘇州博物館:用鋼架詮釋的古典寫意

簡單的幾何形狀、素白的牆體、深灰的牆邊飾,流露出的是一派簡約大氣範兒。這樣的景,落在心上,淡如月光。 如果將一座城市比做一部書, 那麼博物館就是這部書的目錄。想要認識一座城市, 不妨先走進博物館,一座城市所經歷的風雨滄桑、所深藏的風土韻味,都能從中得以窺探。 在中國博物館當中,蘇州博物館是一個另類,也是一個典範。它的設計特立獨行,卻處處散發著江南水鄉婉約的氣質,低調而謙和。 貝聿銘先生說:“蘇博新館的設計,比在法國盧浮宮前設計玻璃‘金字塔’還要難,這是我五十多年建築設計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戰。” 說到江南水鄉, 大家往往會聯想 ...

西班牙托萊多:歐洲的“永恆之城”

用心去體悟來自遙遠時空的那份沉厚之美,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讓自己沉浸在這場橫亙千年的夢境中,才能領會托萊多這座千年博物館的意義所在。 格列柯的名畫《托萊多的風景》 著名的西班牙國寶級畫家格列柯(El Groco)創作的名作《托萊多的風景》,畫的下方有一條被綠樹環繞的河流,圍繞著依山修建的城市,大教堂的塔尖是它的中心,小城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恬靜而不失莊嚴…… 托萊多 站在馬德裡西南70多公裡處的一個山丘上,我此時面對的正是這幅場景:伊比利亞半島最大的河流塔霍河緩緩流經古城的東、南、西三面,北面建有兩道古城牆,卻沒有隔出小城千年的平靜。正好相 ...

初夏暢游香港海岸公園——平洲島

當日是周末,游客紛紛乘船來到香港島東北端的平洲島游覽。平洲島面積約1.1平方公裡,是香港設立的第4個海岸公園。 5月12日,兩名游客在平洲島海濱拍照。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5月12日,兩名游客在平洲島海濱拍照。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5月12日,幾名游客經過平洲島海濱小徑。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5月12日,一名游客經過平洲島海濱。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5月12日,幾名游客在平洲島海濱游覽。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

漫步古典音樂之都 捷克布拉格

文章導讀:在舊城廣場上的咖啡,搭配的是好幾個世紀累積下來的經典建築、是響了好幾百年的老鐘聲,我們喝下的其實就是既古典又現代的布拉格風韻,那股味道絕對是可以放在記憶裡存放好久的迷人滋味。 泰恩教堂音樂廳 凌晨5點半,去舊城廣場飽覽歐洲建築精華布拉格的天空開始有了一絲光芒,從剛下榻的房間窗口望出去,鋪滿金黃色晨光的舊城廣場顯得莊重而威嚴。我們入住的舊城廣場酒店(Old Town SquareHotel)就位於舊城廣場邊上,其家族式經營已經延續了半個世紀,裡面絕大多數客房都可以直接俯瞰廣場,這樣客人可以直接感受到廣場的別樣寧靜,就像是城市脫離白天喧鬧沉寂下來後那 ...

邂逅沙湖 賀蘭山下的塞上江南

水 我見過大海,見過湖泊,見過小溪河流,我卻沒見過沙湖這般如此豐盈潤澤的水。它是藍的,也是綠的,在賀蘭山的臂膀之中,她是盈潤的一汪清眸,時時流露著脈脈情意。 天高雲淡 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唯獨沙湖的水擁有山的靈秀,賀蘭山寬厚的身軀更加顯現了沙湖水的嬌柔。柔情似水,用在沙湖的水最合適不過了,幾多過往的情感如從遙遠的天際而來,穿越時空,像水一樣緩緩流在心田,幾分“仍憐故鄉水”的情結,幾分“君家門前水,我家門前流”的纏綿。 葦 聽說沙湖的葦可以浮生在水中,真是奇特。若是有風吹來,那葦是不是會隨風游走?有人這樣描述沙湖的蘆葦:“喜結金 ...

高原上的奇葩 郁金香綻放青藏高原

日前,從雲南省引進的30余萬株郁金香種球在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有機作物種植實驗基地試種獲得成功。盛開的鮮花為高原古城拉薩增添了幾分別樣的色彩。 5月9日,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村民精心呵護郁金香。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有機作物種植實驗基地內盛開的郁金香(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有機作物種植實驗基地內盛開的郁金香(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有機作物種植實驗基地內盛開的郁金香(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

蘇州光福古鎮:尋帆影巷陌訪百工

憑著八百裡太湖和二千多年的吳地文化,原住民們當仁不讓地將“湖光山色,洞天福地”這樣的贊譽取下兩字做了自己家鄉的名頭。“光福”是吳文化的 一個極重要的關鍵詞,這裡有太湖千帆競發百舸爭渡的恢弘場景,那些充滿古典氣質的木質多桅帆船或許早在宋代就已經在湖面上漂泊,至今仍有漁民終年生活在船 上,他們是最後的,堅守著傳統的水上部落。 晨曦中的光福漁港村碼頭,帆影綽綽 古老的光福亦是名動江南的“百工之鄉”,數個世紀以來,這裡一直出產著精雅、雋永、書卷氣十足的玩意兒。紫檀、核雕、玉雕、刺繡不一而足。手 工,是當地人討生活的能耐,即便是那些做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