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地海是大西洋伸入歐洲大陸北部的內海。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42萬多平方公裡。一般水深40至100米,最深處470米。一般海水的含鹽度在千分之34至千分之37左右。波羅的海表層海水含鹽度由西部的千分之8至千萬之11,降到中部的千分之6至千分之8和東部的2千分之2。是世界上含鹽度最低的海。波羅的海島嶼眾多,海岸線曲折,多港灣。有250條河流注入。是北歐重要的海運航道。北部和東部封凍期達3至4個月,南部通常不封凍。沿岸重要海港有聖彼得堡、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等。 ...
伊瓜蘇瀑布位於阿根廷和巴西邊界上伊瓜蘇河與巴拉那河彙合點上游23公裡處。瀑布為馬蹄形,高82米,寬4千米,是北美洲尼亞加拉瀑布寬度的4倍,比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還要寬一些。懸崖邊緣有許多樹木叢生的岩石島嶼,使伊瓜蘇河由此跌落時分成275股急流或瀉瀑,高度60至82米不等。11月到3月的雨季中,瀑布最大流量可達1275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為1756立方米/秒。伊瓜蘇河寬闊的河面,從巴拉那高原邊緣落入一個狹窄的峽谷,形成此瀑布,人們形容它為"大海瀉入深淵"。水花飛濺升騰,從瀑布底部向空中升起近150米的水霧,蔚為壯觀。1541年西班牙探險者巴卡首先發現了該瀑布,現在,阿根廷和 ...
好望角是指南非開普敦省西南部開普半島南端的多岩石海岬。好望角多暴風雨,海浪洶湧,位於來自印度洋的溫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來自南極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彙合處,是世界上最大的風浪區。1939年這裡成為自然保護區。
...
(遠眺欽博拉索山)
世界上地皮最厚的地方在南美洲厄瓜多爾的欽博拉索山處。從地心到山峰峰頂為6384.1公裡。欽博拉索峰位於安第斯山脈西科迪勒拉山,海拔6310米,是厄瓜多爾最高峰。曾長期被誤認為是安第斯山脈的最高峰。它是一座休眠火山,有許多火山口,山頂多冰川,在約4694米以上,終年積雪。1880年英國登山運動員E-懷伯爾首次登上峰頂。這裡是厄瓜多爾中部的高原地區,當地主要以農牧業為主,主要有羊、奶牛、谷物、馬鈴薯、水果和纖維植物等。 ...
世界最高的死火山是阿空加瓜山,位於阿根廷境內,海拔6959米,公認為西半球最高峰。山峰座落在安第斯山脈北部,峰項在阿根廷西北部門多薩省境,但其西翼延伸到了智利聖地亞哥以北海岸低地。 ...
洛子峰,海拔8516,位於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裡處,東經86°54′,北緯27°54′,它與珠峰中間隔著一條“南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脊為界,其東側在中國西藏境內,西側在尼泊爾境內。 山峰的周圍,大小冰川密布,地形極為復雜險峻。藏語稱洛子峰為“丁結協桑瑪”,意思“美麗的仙女”。1956年5月18日,瑞士登山隊的兩名登山隊員,從尼泊爾境內沿西坡首次登頂成功。
洛子峰海拔85l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位於東經86.90度, 北緯27.9度。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裡處,它們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說的“南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肯為界,其東側在中國西 ...
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經87°06′,北緯27°54′,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瑪峰24公裡,沿西北—東南山脊為界,北側在中國西藏境內,南側在尼泊爾境內。 峰體上終年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著巨大的冰川,冰川上有許多深淵般的巨大冰裂縫,冰崩雪崩都十分頻繁。1955年法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首次登上峰頂。
馬卡魯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於東經87.1°,北緯27.9°,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其西北直線距離24公裡就是珠穆朗瑪峰。沿西北山肯和東南山脊為界,其北側在中國西藏目台區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 馬卡魯山有 ...
喬戈裡峰,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喬戈裡”是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國外又稱K2峰,它位於喀喇昆侖山脈的中段,東經76°30′,北緯35°54′,其西北—東南山脊為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峰頂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顯現出雪崩溜槽的痕跡,可以想像其雪崩的頻繁。峰的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在45°以上,而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地球上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而喬戈裡峰的北側,是長達44公裡的大冰川(音蘇蓋提冰川)。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的兩名登山運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