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影響中國布谷鳥啼鳴期

氣候

導讀中國氣像局成都高原氣像開放實驗室和青海省氣候中心等單位合作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已影響中國布谷鳥的啼鳴期。家喻戶曉的布谷鳥,學名大杜鵑。布谷鳥的啼鳴,是中國古代進行播種、耕耘等田間農時活動的一個重要參照依據,民間自古有“布谷布谷、種禾割麥”的說法,《齊民要術》書中也有“布谷鳥始鳴,種大田”的記載。青海省氣候研究中心通過對� ...

中國氣像局成都高原氣像開放實驗室和青海省氣候中心等單位合作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已影響中國布谷鳥的啼鳴期。家喻戶曉的布谷鳥,學名大杜鵑。布谷鳥的啼鳴,是中國古代進行播種、耕耘等田間農時活動的一個重要參照依據,民間自古有“布谷布谷、種禾割麥”的說法,《齊民要術》書中也有“布谷鳥始鳴,種大田”的記載。青海省氣候研究中心通過對諾木洪、湟源、互助、共和4個農業氣像站的布谷鳥始、絕鳴期進行長達十多年的觀測後發現,不同地區的溫度、日照、降水等氣像要素對布谷鳥的啼鳴期影響各不相同,但影響的結果卻大抵相同,即布谷鳥的始鳴期有提前趨勢,絕鳴期有推遲趨勢,始、絕鳴期間隔的天數有延長的趨勢。“目前,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非常明顯,我們的這項觀測結果正表明布谷鳥物候期對氣候變暖作出了一定的響應。”青海省氣候研究中心副研級高工祁如英表示。事實上,不僅是一些鳥類對眼下的全球氣候變暖作出了響應,觀測表明昆蟲的啼鳴期也同樣受到了影響。河南省氣像局通過對駐馬店、沈丘、太康3個農業氣像觀測站的蚱蟬進行長達十多年的觀測後也發現,在氣溫升高的氣候背景下,蚱蟬的始鳴期呈提前趨勢,3—6月的平均氣溫對蚱蟬的始鳴期影響最為顯著。這兩項研究均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國家科技核心期刊《氣候變化研究進展》上。

精選文章: 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