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提醒關注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影響

生態

導讀基本上每一種氣候變化對健康都可能有負面影響,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而其健康影響因地而異。 “由於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自1980年以來,哮喘病患者在美國增長2到3倍。”日前,在由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中心、中科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的中國生態大講堂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環境控制與衛生部 ...


基本上每一種氣候變化對健康都可能有負面影響,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而其健康影響因地而異。

“由於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自1980年以來,哮喘病患者在美國增長2到3倍。”

日前,在由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中心、中科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的中國生態大講堂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環境控制與衛生部統計與信息局局長趙光博士作上述表示。

“過去十年間出現或重新出現的傳染病很多與氣候變化有關,諸如霍亂、瘧疾、西尼羅病毒等。一種很小的病毒,就可能拖垮一個國家的經濟1趙光說。

與此相關的大背景是,氣候變化正成為廣泛的科學認同。2007年5月30日,中國政府已經審議並頒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美國各界對氣候變化更是非常覺醒,已引起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反映。

基本上每一種氣候變化對健康都可能有負面影響,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而其健康影響因地而異。“科學理解正在逐步呈現,但是應急預防急不可待。應急預防不能等到水落石出和數據完備時才去做。”趙光強調。

令人憂心的是,盡管氣候變化得到人們的關注,但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很大程度上沒有得到重視。雖然數據並不完全,但氣候變化造成的很多健康危害已經得到有力證明。

趙光舉例說,從已初步確定的認識來看,負面健康影響包括:熱氣流導致運動員、高齡老人、呼吸系統病人等的高溫不適,死亡率提高;干旱、洪水、平均溫度增高帶來的一些疾病的傳播;海平面升高導致海岸帶、低海拔地區傷殘、溺水、土壤鹽漬化、生態系統和經濟受干擾;干旱、生態系統遷移導致食物、水資源短缺、營養不良;極端性干旱、沙漠化會造成大面積移民、引發國際爭端;地面臭氧濃度增高、空降過敏源、其他污染源等會造成呼吸系統疾病加重,諸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等;普遍性氣候變化、極端性事件如大面積停電停水會導致恐慌、精神健康問題,等等。

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帶來諸如熱氣流、不穩定氣候、干旱、洪水、野火等。

其間接影響,包括改變自然景觀系統和過程,比如城市空氣質量變化;生物系統動態變化,比如蚊子種群變化,光合作用變化導致作物產量變化;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變化,比如森林生產力、漁業產量、微生物限制因子、養分循環等的變化。

氣候變化的種種影響,使生物的生存環境不一樣了,也造成很多疾病發生區域的重新劃分。

“如果不及時采取行動,將來會更糟。”趙光說。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應對手段是采用諸如用“吸煙有害健康”、“系好安全帶”等口號的方式,把復雜的科學研究結果通過簡潔集中的信息傳遞給公眾,達到提醒公眾的目的。

趙光認為,政府衛生部門需要辦的事包括:疾病預防;公眾教育;災害應急准備;早期預報系統;監測疾病的發生頻率和健康危險因素;預測將來潛在的健康危險因素;開展隔行交叉討論和制定新政策;降低醫療體系溫室氣體的排放等。

政府環境部門有關氣候變化的政策應包括:造小房、多功能綠色房;提供多層次、多價位可選擇住宅;建立行人設施、無車居住小區;保護綠地、農田、自然景觀和緊要環境地區;提供多種公共交通途徑和設施;開發地產項目保證公平、經濟和可預測;鼓勵多方介入地產開發決策過程等。

同時,衛生部門的公共衛生監測系統網絡要建立死亡、傳染並新生兒普查、癌症、血栓並糖尿並環境跟蹤、創傷等注冊登記系統。

趙光介紹,在美國,死亡登記工作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相關機構必須在公民死亡5天之內作出登記,包括死亡原因的登記,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健康影響因素的變化。

趙光提醒說,環境與衛生突發緊急情況的危機交流很重要,任何危機或混亂發生的時候,總會有人乘機散布不同的信息,從而達到贏利或權力或政治的目的等,此時,科學家和政府部門必須作出清晰、鎮靜和非情緒化的答復。

面對氣候變化對人們健康的影響,衛生部門相關科研工作的重點是:跟蹤研究環境變化、疾病危險和疾病發生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增強模擬與預報氣候變化引起的健康影響的能力;鑒別氣候變化而導致的高危高發特別疾病的人群和地區,特別重視熱氣流、兒童、老年人和收入低的地區;幫助政府教育公眾並發放有關氣候變化和健康影響方面的信息;幫助政府建立和實施應急反應方案,重點應對熱氣流、極端氣候和傳染病進行准備。


精選文章: 生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