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太空圖片精選

天文

導讀攝影:Karl Ander Adami(國家地理“Your Shot”)就像宇宙之幕從天空落下,該圖片展示了彩色斑斕的北極光現像,拍攝於愛沙尼亞黑暗的農村地區。太陽表面爆發的巨型帶電粒子雲團撞擊到地球的磁場之後,就形成了北極光。太陽粒子呈漏鬥狀衝下來,穿過北極地區,衝擊到上層大氣中以氧和氮為基礎的分子,引起了霓虹燈般的發光。攝影:H. Arce(蓋蒂圖片社)萬花筒般的超高速氣體� ...

攝影:Karl Ander Adami(國家地理“Your Shot”)就像宇宙之幕從天空落下,該圖片展示了彩色斑斕的北極光現像,拍攝於愛沙尼亞黑暗的農村地區。太陽表面爆發的巨型帶電粒子雲團撞擊到地球的磁場之後,就形成了北極光。太陽粒子呈漏鬥狀衝下來,穿過北極地區,衝擊到上層大氣中以氧和氮為基礎的分子,引起了霓虹燈般的發光。
攝影:H. Arce(蓋蒂圖片社)萬花筒般的超高速氣體射流標志著一顆恆星猛烈的誕生過程,該恆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一個新型的巨大射電望遠鏡陣列被稱為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位於智利的高海拔沙漠地帶。多虧該望遠鏡陣列高分辨成像性能,天文學家們能夠拍到遠離我們而去的大型高能射流,射流在上圖右下方呈現出橘黃色和綠色。同時,另外一股射流看上去呈粉色和紫色,向新生恆星的左方射出,朝地球而來。據測量,這些射流噴出物的速度接近每小時100萬公裡(62萬英裡)。來自射流的激波穿越並照亮了新生恆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色彩猶如霓虹燈一般。
供圖:NASA/JPL-Caltech仰視火星夜空的時候,未來的航天員將會看到不只是一顆衛星,而是兩顆衛星穿越上空。火衛一(Phobos)為左邊較大的衛星,火衛二(Diemos)為左邊較遠的衛星。該圖片顯示了兩顆衛星從火星看上去的大小對比,以及月球(右)從地球表面看上去的大校8月1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探測到兩顆一起穿越火星上空的衛星,當時拍攝到兩顆衛星的快照。火衛二直徑為7.5英裡(12公裡),飛行高度為12,800英裡(20,500公裡);而火衛一直徑為14英裡(22公裡),距離探測器要近得多,僅為3,900英裡(6,240公裡)。相比之下,地球衛星的直徑為2,159英裡(3,474公裡),跟地球的平均距離為238,000英裡(380,000公裡)。
攝影:L. Starwisper(國家地理 “Your Shot”)在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期間,中國江西的上空有兩顆流星穿過,就像兩顆正在“隕落”的恆星一般。月亮落山後的夜晚,隨著英仙座流星雨高峰期的正式到來,亞洲大陸的天像觀察者們處於有利的觀看位置,便於觀看今年的這次宇宙煙花表演。盡管有來自城市的燈光污染,郊區的觀察者們仍然能夠每小時觀察到多達30至40顆流星,而在黑暗的農村地區,在流星雨高峰期每小時可觀察到130顆流星。
供圖:NASA/JPL-Caltech在美國宇航局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拍攝到的一張紅外線圖片中,可以看到一顆具有潛在危害的小行星,該小行星叫做“1998 KN3”,正在飛過一個巨型的氣體雲團,該雲團位於著名的“獵戶座星雲恆星制造工廠”附近。紅外線可以幫助天文學家們確定小行星的物理特性,如大小和表面反射率等情況。這顆直徑為0.7英裡(1.1公裡)的小行星在這張圖片的左上方,顯示為黃綠色光點。在天文學家們看來,這塊太空岩石的溫度大約是適中的,比藍色恆星溫度更低,但比紅色塵埃溫度更高。
攝影:Terry Hancock(國家地理“Your Shot”)猶如一件宇宙飾品懸掛在恆星之間,氣泡星雲是一個巨型氣體塵埃雲團,距離地球11,000光年,位於北天區的仙後座。一顆年輕的熾熱恆星相當於我們太陽質量的45倍,爆發出高速輻射,形成這個直徑為10光年的泡狀雲團結構,非常獨特。
攝影:Keith Marsh(國家地理“Your Shot”)這張長時曝光圖片拍攝於加州的懷特山脈,其中一顆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狐尾松,好像伸展到布滿星星的天空,觸及閃著幽靈般光芒的銀河。銀河系的中心距離地球3萬多光年,在圖片中心有著數以百萬計的恆星,發出光芒。(胡德良)

華夏地理iPad/iPhone交互雜志登陸App Store


精選文章: 天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