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發現37段古長城 長17.67公裡始建年代成謎

文化

導讀 記者管菁 湖北真的有長城 牆體37段,總長約17.67公裡 湖北有長城嗎?境內的長城究竟有多長?具體分布在哪裡?這些謎團現在有了准確的答案,記者昨日從省長城資源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湖北長城資源調查已順利結束,湖北長城資源“家底”已摸清,我省正著手制定相關的長城保護計劃。 此次調查全面掌握了湖北長城資源的數量和保存狀況,� ...

記者管菁

湖北真的有長城

牆體37段,總長約17.67公裡

湖北有長城嗎?境內的長城究竟有多長?具體分布在哪裡?這些謎團現在有了准確的答案,記者昨日從省長城資源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湖北長城資源調查已順利結束,湖北長城資源“家底”已摸清,我省正著手制定相關的長城保護計劃。

此次調查全面掌握了湖北長城資源的數量和保存狀況,發現了一批牆體、烽火台、關堡等長城遺存。據統計,共登錄長城牆體37段(石牆34段,土牆3段),總長度17671.8米,關堡9個,敵台9個,鋪房5個,烽火台2個,主要分布於鄂西北竹溪、竹山與陝西的分界線上,歷經歲月磨礪和人為破壞,境內的長城存在不同程度的損毀。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教授參與了此次調查。據他介紹,湖北長城地處山高林密、人煙稀少地區,因此一直藏在深山無人知。湖北長城修築的作用,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諸侯國之間的防衛,此後地方官員為了保護地方安定,也曾修建和加固,比如,竹山、竹溪一帶現存的碑刻,即記有清朝嘉慶年間防御事宜。

此次調查表明,湖北長城是利用天然的山勢,形成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長城,它由斷斷續續的石牆或土牆、眾多的山寨、天然的山體構成,地域特征、選址、布局、砌築方式等有別於八達嶺長城等北方長城。通過綜合文獻、考古等諸多證據初步判定,我省現存的長城遺存是春秋戰國以後多個歷史階段形成、演變發展而來的。

王教授認為,作為一項影響力大、分布地域廣泛的重要文化遺產,湖北的古長城一直鮮為人知。此項調查結果不光為長城資源的切實保護提供了基礎資料,同時也為研究我國長城遺存的多樣性增添了新內容。

省文物局相關人士介紹,該局將按照國家文物局和相關意見,啟動湖北早期長城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實施重要地段長城的維修保護工程。

據悉,長城是中國古代一系列規模龐大的軍事防御工程,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至明代歷經十余個朝代,橫跨東北、華東、華北、西北的十多個盛自治區和直轄市,但一直以來,有關長城的確切長度、所經地域等具體家底尚不明確,為此,國家文物局制定《“長城保護工程(2005-2014年)”總體工作方案》,進行長城資源的科學普查。

2008年7月,我省被列為長城調查和保護的省份之一,2009年,我省啟動調查工作,由武漢大學考古系、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省古建中心聯合組隊,承擔調查任務。2011年,調查工作結束,並於當年底通過國家文物局驗收。

鄂長城始建年代仍是未解之謎

中國修建長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提到湖北長城,人們自然有諸多的疑問——湖北現存的長城遺跡到底是哪朝哪代修建?它是不是史上最早的“楚長城”的一部分?昨日,王玉德教授稱,目前這些問題還沒有確切答案。

王教授稱,修築長城的可考歷史可上溯至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諸侯國家相互爭奪霸權,國與國之間戰爭頻繁,為了彼此設防,齊、楚、魏、趙、燕等國先後在鄰近敵國的邊境修築了互防長城,因此學術界認為,楚長城是歷史上修建最早的長城之一。

目前學術界認可的是,“楚長城”最主要部分在河南省境內,而我省境內的古長城算不算“楚長城”的一部分,還有待於調查和考證。

同時,湖北省現存的長城牆垣多為石制,難以進行時間的鑒別,且沒有發掘出可作為斷代證據的相關文物,因此目前對湖北現存長城的結論暫定為:“它是春秋戰國以後多個歷史階段形成、演變發展而來的。”

王教授認為,隨著湖北長城研究和考古工作的深入,這段歷史之謎將逐漸揭開神秘面紗。

它與北方長城有何不同?

不夠高大威猛但隨材就勢

提到長城,人們想到的可能是嘉峪關至山海關的“萬裡長城”,想到的可能是險峰峻嶺、連綿不斷、雄偉高大寬闊……但提到湖北省的古長城,不少人可能會持懷疑態度:“有嗎?咋就沒一點印像?”

對此,王玉德教授解釋,讓人們沒印像的主要原因是,湖北長城不夠長,不夠“高大威猛”,但其點狀分布、隨材就勢、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修築方式,都體現了楚人隨機應變的智慧,豐富了長城“家族”的類別,“是湖北長城值得驕傲的地方”。

比如,湖北長城中規模較大的白山寨長城,位於鄖西縣白山梁山脊上,長城牆體為石頭砌成,全長187米,寬1.9米-2.1米,殘高3.6米-6米。而北京八達嶺長城總長度為7000多米,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約7.5米,頂寬約6米,可容五馬並馳,十人並行。“相比之下,我省長城的氣勢大大不如”。

為何不同地區的長城區別如此大?王教授稱,不同地區的長城修於不同時代,當時的政治鬥爭形勢、地理條件均不同。北方長城主要是中華農耕區與游牧區之間的障隔,是中央王朝為了應對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築,而湖北等地屬於中華農耕區,修築長城的目的只是用作保護性的自然障隔,所以“不用太長、太高大”。

但湖北長城也有區別於北方長城的獨特性。湖北長城呈現“斷斷續續、點狀”等特點,它是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防御體系,選址時注重利用地勢,自然山險、山寨也被納入,成為長城的一部分,且以土、石為主,修砌時注意就近取材,多采以毛石壘砌而成,石料質地、形狀大小不一,壘砌方式也是隨材就勢,不盡相同。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