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展現恐龍母愛:鸚鵡嘴龍媽媽冒死護幼

生物

導讀 大鸚鵡嘴龍和一窩小鸚鵡嘴龍化石,非常珍貴。攝影記者馬萬冬 1月15日,大型龍文化展覽《尋龍探跡》在大連自然博物館開展。大量展品顯示,龍文化在大連這片土地上是如此地源遠流長,也將我們帶進了一個神秘的龍世界。 正在博物館內舉行龍文化講座的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院長田廣林介紹,中華民族對龍的崇拜,起源於史前的漁民,沿海的大連,自古� ...

大鸚鵡嘴龍和一窩小鸚鵡嘴龍化石,非常珍貴。攝影記者馬萬冬

1月15日,大型龍文化展覽《尋龍探跡》在大連自然博物館開展。大量展品顯示,龍文化在大連這片土地上是如此地源遠流長,也將我們帶進了一個神秘的龍世界。

正在博物館內舉行龍文化講座的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院長田廣林介紹,中華民族對龍的崇拜,起源於史前的漁民,沿海的大連,自古便流傳下了大量與龍有關的文化傳說,甚至還有人稱親眼見到過“龍”。其中,發生在30多年前的“莊河知青遇龍事件”曾一度引起轟動。

知青:“龍就跟畫上一樣”

“龍頭是紅色的,身子是灰的,還有鱗,跟畫上的龍一模一樣。”初月有曾經是一名知青,1968年,18歲的初月有離開桂林中學(現大連市39中),來到莊河栗子房公社曲木房大隊插隊。

在初月有記憶裡,1971年5月的一天,當時正是播種季節,那一天,天陰得特別厲害,烏雲仿佛就壓在頭頂。正彎腰播種的初月有突然聽到人群發出“哎呀”一聲,他以為是誰摔倒了,可是一抬頭卻發現,莊稼地裡的人全看著天空,都呆住了。“這究竟是咋了? ”初月有問了兩聲。“我在天上看到龍了,你快看。 ”知青於桂玲用手指向天空,語速非常快。與此同時,農田裡另兩位下鄉青年韓玉芹、夏月華也呆若木雞,她們向初月有證實,“我們也看到了龍。 ”

那麼,當年的下鄉青年看到的“龍”是什麼樣的?近日,三位下鄉女知青向記者進行了描述。於桂玲說,“我看到的龍是紅色的,一閃,就沒了。 ”夏月華描繪的更具體,“龍頭是紅色的,身子是灰的,還有鱗。”韓玉芹又做了一些細節性描述,“那龍眼珠子瞪得老大老大,張著大嘴,舌頭伸在外面,樣子很凶。 ”她一邊說著,一邊把雙手舉過頭頂,比劃“龍”的樣子。

她們三人稱,看到的“龍”有頭、有尾、還有爪子,就跟“畫上的一樣”。韓玉芹說,龍仿佛就在頭頂,正低頭看她們,它飛的速度非常快,“嗖”一下就沒影了。

科學從未證實“龍”的存在

初月有等4位知青看到的真是龍嗎?傳說中的龍是否真實存在?為了進行查證,初月有等知青曾數次找專家學者求證,但由於缺少目擊證據與現場圖片資料,所以這次事件成了一個永遠的謎。

作為一名長期研究龍文化的學者,在田廣林看來,龍其實並不存在,“它只是一個漁獵經濟的產物,表達了先民對豬與蛇的崇拜。 ”田廣林說,從遼寧一些地區出土的早期龍圖騰玉器可以看出,“所謂的龍,就是豬首與蛇身的結合體,這是一個並不存在的物種。 ”

大連自然博物館研究員趙永波持有相似觀點,在趙永波看來,科學界從未證實過有龍的存在。2004年,作為海洋生物研究專家,趙永波應邀參與了對轟動一時的“營口龍骨事件”調查鑒定工作。回憶起那次經歷,趙永波說他得出一個結論:“在沿海地區,大部分"龍目擊事件"其實都與鯨魚有關。 ”


精選文章: 生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