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遠離主流書寫方式 “提筆忘字”現像漸趨頻繁

文化

導讀閱讀提示 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全國短信發送量突破300億條,除夕當天更是達到峰值,僅北京地區,就高達9.87億條。而批量生產的祝福短信和內容重復的電子賀卡,讓人不堪其擾,也不由得懷念日漸消失的手寫賀卡那見字如晤的親切和誠意。 不只是紙質賀卡式微,筆與紙現如今也在遠離主流的書寫方式。網絡時代,筆是輸入法,墨分RGB(紅綠藍色彩模式),紙有doc、txt,行� ...

閱讀提示

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全國短信發送量突破300億條,除夕當天更是達到峰值,僅北京地區,就高達9.87億條。而批量生產的祝福短信和內容重復的電子賀卡,讓人不堪其擾,也不由得懷念日漸消失的手寫賀卡那見字如晤的親切和誠意。

不只是紙質賀卡式微,筆與紙現如今也在遠離主流的書寫方式。網絡時代,筆是輸入法,墨分RGB(紅綠藍色彩模式),紙有doc、txt,行、楷、草、隸、篆的轉換,也不過鼠標一點。今人的書寫狀態,已發生巨變。

遠離紙筆、親近鍵盤,闖入網絡時代的漢字書寫,有了哪些信息化的變形?我們該如何重拾漢字之美?又該如何看待越來越頻繁出現的“提筆忘字”?堅持手寫近30年的作家、以文字謀生的白領、字庫開發者和漢語言學學者,他們有著自己的故事和觀點。

數字時代,也該尋覓手寫之美

作家 海 岩

寫作30年,我的小說手稿應該有上千萬字了。不會鍵盤打字很遺憾,這也是我堅持手寫創作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手寫已經成為我最嫻熟的表達方式,最能調動靈感、思維、激情和想像力,執筆寫作的過程也成為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並不是說,紙筆就比鍵盤更具獨特效能,只是因為我尚未形成用鍵盤“敲打”作品的書寫習慣。書寫習慣往往能夠左右作家的寫作狀態和思維方式,我在寫作時,很容易進入“忘我”狀態,運筆的動作都是下意識的。如果使用鍵盤,估計首先要想的是文字拼音或五筆字型,接著,手指要去找相應的鍵位,很難形成連貫的思緒。

現在看看自己的手稿,它記錄下了我的全部寫作過程,是一種有趣的原生態的呈現。留下手稿,就留下了很多記憶。

我並不排斥使用鍵盤打字,只是覺得網絡時代,還是要呼吁保留手寫的傳統。我們寫漢字,與拼寫字母的感受完全不同,這種感受來自文化傳統的影響。寫小說、寫劇本,常常和漢字打交道的人,更受傳統文化影響,對漢字有獨特的感受和喜愛,更能體會字形結構間的深遠意境。

書法引領漢字進入藝術的領域,漢字不再僅僅作為表達的載體,更是一種審美的客體,橫豎撇捺的講究、筆畫的粗細、氣勢和韻律,都形成了漢字獨具的審美感。書法讓文字的內容與形式達到高度統一:什麼樣的情感產生什麼樣的內容,什麼樣的內容對應什麼樣的氣勢。會寫字,寫好字,進而學習一點書法藝術,就不再停留在對文字的傳統表意功能上了,而更多地進入到文化心理、文化品位、審美需求、文化傳承的層面上。

保留書寫的習慣,就是保留我們對漢字的喜愛和對先人的敬意;保留書法這門藝術,就是要將對傳統文字的傳承融入我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的修養中。(本報記者周舒藝采訪整理)

字庫技術,根基還在書法那裡

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字庫業務部副總經理 黃學鈞

字庫,做的是書寫電子化的工作,但字庫發展的根基,還在書法那裡。字庫使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一手好字”,但它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現實生活中更多人擁有一手好字。

從徐靜蕾等名人,到“粉筆奇人”崔顯仁,方正字庫選擇收錄對像,判斷標准並不唯名,也不是人們猜測的慈善動機,關鍵仍在於其書法本身的質量:徐靜蕾的字有超過十年書法練習的基礎;崔顯仁的粉筆字創意獨特、功底扎實。而方正字庫的柳楷、瘦金書、康體,就是基於柳公權、宋徽宗趙佶、康有為等人的書法進行的開發。書法是字庫最重要的創意來源。字庫是書法在計算機時代的最新表現形式。如果放棄了對於個人書法的要求,字庫的發展也可能成為無源之水,難以持續。

我們曾為一位同事家不肯練字的孩子制作過專屬字庫,當看到自己手寫的漢字被導入程序,孩子練字的熱情確實被激發出來了。到了技術與成本都可以接受時,每個人都可能擁有專屬字庫,甚至可能出現一個人在各個年齡段都制作一套字庫的情形。這種技術對於人們練習書法熱情的激發,可能具備更內在、更持續的效果。(本報記者虞金星采訪整理)

電腦輸入,整體效率更為可觀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文案策劃 王 沁

之前,在網上看到北大自主招生的一道試題,要求寫一個偏旁相同的四字短語。我腦袋裡立馬蹦出一個答案:“魑魅魍魎”。可卻怎麼也想不起“魑”字具體怎麼寫。在紙上劃拉了半天,最後還是求助於電腦的拼音輸入法。

如果事先已有構思、材料也已備齊,且事後不需要編輯的話,我手寫和敲鍵盤的工作效率差不多。之所以敲鍵盤多於動筆,主要是因為工作需要在網上大量參考電子文本,文稿初成後還要進行反復的段落調整、文字修改,如果落在紙面上,既不便,又浪費。實際工作中,“敲鍵盤”的工作效率已經遠超過“動筆”;但做一些細致的修改,我還是更習慣紙筆的形式。所以,“敲”完文章,我多是在電子稿上作大調整,在打印稿上作小修改。

常用電腦輸入,多是拼音輸入,不太會去注意每個字的具體結構、寫法,時間長了難免印像模糊。尤其對一些復雜些的字,有時候只記得囫圇個兒,不能確定某個部分怎麼寫。老是在電腦上寫材料,有各種輸入法作保障,知道拼音的,用拼音找,不知道拼音的,還能上搜索引擎用前後字句搜。連網絡、用電腦、敲鍵盤,都不怎麼親筆寫完整的材料了,這種“失憶”肯定會愈演愈烈。

但“提筆忘字”的根本原因還是不確定字的寫法,總有一些細節相對模糊。常用電腦輸入法會助長這種不確定,與其說它是“元凶”,倒不如說它起了催化作用——根子還是在我們早年的書寫練習上。(本報記者虞金星采訪整理)

書寫傳統,不會因電腦而中斷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陸儉明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橫平豎直,體現民族風骨,撇捺之間,是悠悠華夏文明。書法則是體現漢字之美的載體,其本身也是一種藝術,或行雲流水,或蒼勁挺拔,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能體現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計算機時代,漢字書寫有了新的方式和介質。“字處理”逐漸確定了形碼和聲碼兩大類輸入法。形碼輸入對漢字結構的拆分和音碼輸入都容易造成人們對字形結構和筆法的生疏,從而形成“提筆忘字”。

不過,對於“提筆忘字”造成漢字書寫傳統的斷代、形成喪失傳統文化的“新文盲”的擔憂,其實大可不必:通觀漢字書寫的歷史,書寫工具、方式和介質一直在簡化:甲骨文、金文時代,刻刀是主要工具,骨器、銅器是介質,鑄刻是主要書寫方式;在篆書、隸書到楷書的演進過程中,軟筆成為主要工具,簡冊、絲帛和紙張相繼成為介質,軟筆書法成為書寫方式,而鑄刻演化成一門藝術;近代,硬筆逐漸取代軟筆成為書寫工具,紙張成為主要介質,軟筆書法成為藝術。網絡時代,我們更多地使用鍵盤、軟件、屏幕,紙筆的使用率逐漸降低,或許將來優美的硬筆書法也能成為一種才藝,而我們書寫所用的文字,仍然是漢字。

如果能夠更好地實現漢字的輸入,漢字書寫文化不但不會因電腦的使用而中斷,相反可能會進一步發展。過去我們談到一個人的漢字能力,通常只注意到認字能力、書寫能力、審美能力。而進入網絡時代,將會再增加一種“打字能力(漢字輸入能力)”。打字的成品是比手寫還要“純正”的漢字,而且,電腦輸出的漢字有多種字體選擇。我們都可以輸出和欣賞蘊涵著豐富文化特質的各種漢字字體,這是手寫體無法比擬的。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